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善春专利>正文

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60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雾器,由桶体(1)、唧筒(2)、气室(3)及摇杆(5)所组成,唧筒(2)、气室(3)分别安装在桶体(1)内两侧壁上,两者经软管(7)连通,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唧筒(2)中设置一根柱状活塞(4),它由活塞杆及O形活塞环(43)构成,O形活塞环(43)套装在活塞杆的底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农用喷雾器,确切地说是一种手动高效背负式喷雾器。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结构大都是由桶体、气室、唧筒及摇杆所组成,较早的一种气室安装在桶外、唧筒安装在桶内,这种结构其气室在作业中易被农作物挂住而折断且作功效率较低,最近的一种气室和唧筒组合在一起安装在桶内,这种结构相对简单,效率也有所提高,但使用者较费力,因用气室作为一种活塞在唧筒中运动,人们在提、压摇杆时要带动气室中液水一起上、下运动,增加了摇杆的提拉的重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轻便且作功高效的喷雾器。其技术设计方案是由桶体、气室、唧筒及摇杆所组成,唧筒和气室单独分别安装在桶体内两侧壁上,两者经软管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唧筒中设置一根柱状活塞,它由活塞杆及O形活塞环组成,O形活塞环套装在活塞杆底端。所述的活塞杆,为一根圆柱状,上半截为实体,下半截为一个内置圆腔,内置圆腔底端设置一只进水阀,圆腔上端侧壁设置数个出水口。所述的唧筒,为一个中空圆筒状,在上端口内侧设置一只O形皮碗,底部设置有进水阀,侧壁设置一个出水口。其有益效果是该技术与现有相比,因设计的活塞杆内置圆腔容积相对较小,贮藏药水也相对减少,故在提拉摇杆时,手感轻便,同时,由于药水经软管注入到单设的气室中可增加液水的压力及贮液量,从而提高了作功效率。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喷雾器结构剖示图图中1、桶体 2、唧筒 21、进水阀 22、出水口23、O形皮碗3、气室 31、进水32、出水口4、柱状活塞 41、进水阀 42、出水 43、O形活塞环44、内置圆腔 5、摇杆 6、唧筒帽 7、软管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可知,本技术的喷雾器,由桶体1、唧筒2、气室3、柱状活塞4及摇杆5所构成,唧筒2、气室3分别安装在桶体内侧,两者以软管7连通,唧筒2由唧筒帽6固定住,唧筒2中安装有柱状活塞4,且被O形皮碗23紧箍住,柱状活塞4顶端与摇杆5连接,底端套装一只O形活塞环43,当摇杆5作提拉时,柱状活塞4上行,打开进水阀21,使液水注入唧筒2,随着摇杆5下压时,柱状活塞4下行,唧筒中的液水受力迫使进水阀21被关闭,而柱状活塞上的进水阀41被打开,使液水压入内置圆腔44,并经出水口42到达唧筒的上半部内腔,再由唧筒上出水口22经软管7到达气室3的进水口31而注入气室3中,最后由出水口32与外接喷枪喷射而出,这时喷射的液水压力比原有技术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射压力要提高一倍,也就是说喷射的扬程更远。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器,由桶体(1)、唧筒(2)、气室(3)及摇杆(5)所组成,唧筒(2)、气室(3)分别安装在桶体(1)内两侧壁上,两者经软管(7)连通,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唧筒(2)中设置一根柱状活塞(4),它由活塞杆及O形活塞环(43)构成,O形活塞环(43)套装在活塞杆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活塞杆的上半截为实体、下半截为一个内置圆腔(44)的结构,内置圆腔(44)底端设置一只进水阀(41),侧壁设置数只出水口(42)。专利摘要一种喷雾器,由桶体、唧筒、气室、柱状活塞及摇杆所构成,唧筒、气室分别安装在桶体内两侧,由软管把两者连通,其特征在于唧筒中安装有一个柱状活塞,柱状活塞由活塞杆和O形活塞环构成,活塞杆设计成上半截为实体,下半截设计一个内置圆腔,内置圆腔底端设置一只进水阀,柱状活塞顶部与摇杆连接,通过对摇杆的提拉或下压作功,使桶内液水经过两个进水阀,再经软管到达气室,然后由外接喷枪喷射而出,该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拉轻便,液水喷射压力可提高一倍。文档编号B05B9/08GK2584290SQ02261390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善春 申请人:陈善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春
申请(专利权)人:陈善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