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校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5714 阅读: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钢丝校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以及置于下固定板顶部的压板,压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活动滚轮固定板,活动滚轮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调节螺丝连接压板,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下固定板;所述的活动滚轮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排直滚轮和下排直滚轮,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上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为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对钢丝进行校直,并且通过调节活动滚轮固定板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操作简便,解决了钢丝在进入压扁工艺时精度不高的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エ装,具体的说是ー种钢丝校直エ装。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行业中,传统的钢丝在压扁前没有校直エ艺,从而导致了钢丝压扁精度不高,并且在使用时导致钢丝易打结,易拉断等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提供一种在钢丝进行压扁前对其进行校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钢丝校直エ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钢丝校直エ装,其特征在干包括下固定板,以及置于下固定板顶部的压板,压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活动滚轮固定板,活动滚轮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调节螺丝连接压板,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下固定板;所述的活动滚轮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ー侧分别设有上排直滚轮和下排直滚轮,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上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为交错排列。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对钢丝进行校直,并且通过调节活动滚轮固定板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操作简便,解决了钢丝在进入压扁エ艺时精度不高的缺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エ装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I的背面示意图。參见图I和图2,1为下固定板;2为压板;3为活动滚轮固定板;4为调节螺丝;5为压缩弹簧;6为上排直滚轮;7为下排直滚轮;8为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下固定板1,以及置于下固定板I顶部的压板2,压板2与下固定板I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活动滚轮固定板3,活动滚轮固定板3的上表面通过调节螺丝4连接压板2,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下固定板I ;所述的活动滚轮固定板3与下固定板I的ー侧分别设有上排直滚轮6和下排直滚轮7,上排直滚轮6与下排直滚轮7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上排直滚轮6中的各滚轮与下排直滚轮7中的各滚轮为交错排列。本技术通过调节螺丝4和压缩弹簧5确定活动滚轮固定板3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将钢丝8从上排直滚轮6与下排直滚轮7之间的空隙处的一端导入,从另 一端导出通过上下直排滚轮的压カ对钢丝进行校正。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校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1),以及置于下固定板(I)顶部的压板(2),压板(2)与下固定板(I)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活动滚轮固定板(3),活动滚轮固定板(3 )的上表面通过调节螺丝(4 )连接压板(2 ),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5 )连接下固定板(I);所述的活动滚轮固定板(3)与下固定板(I)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排直滚轮(6)和下排直滚轮(7 ),上排直滚轮(6 )与下排直滚轮(7 )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上排直滚轮(6 )中的各滚轮与下排直滚轮(7)中的各滚轮为交错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钢丝校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以及置于下固定板顶部的压板,压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活动滚轮固定板,活动滚轮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调节螺丝连接压板,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下固定板;所述的活动滚轮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排直滚轮和下排直滚轮,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上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与下排直滚轮中的各滚轮为交错排列。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排直滚轮与下排直滚轮对钢丝进行校直,并且通过调节活动滚轮固定板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操作简便,解决了钢丝在进入压扁工艺时精度不高的缺点。文档编号B21F1/02GK202367112SQ20112054650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友芳 申请人:上海大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