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新专利>正文

气吸式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30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吸式喷雾器,主要包括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喷嘴组件、电动轴流风机、液体材料容器和喷雾量调节阀,其特点是:壳体的前端有一个前盖,喷嘴组件由前喷嘴和后喷嘴组成,在前喷嘴出口周围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喷孔径向成一定夹角的叶片,这些叶片抵压在前盖上形成了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喷雾时,外界空气被吸入到壳体内并被压缩,当压缩空气通过前喷嘴的多个空气通道后产生了高速的空气涡流,因而在前喷嘴出口处产生了一定的负压,液体材料被吸出并在该处与空气涡流会聚,并相互产生碰撞而高效雾化,通过喷雾量调节阀调节液体流量可以改变喷雾中的液气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雾化效果好、能够满足高质量喷雾作业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尤其是一种气吸式喷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业与医疗卫生行业中广泛采用的喷雾器大致可分为液压式和气力式两类,液压式喷雾器的喷雾量调节大多采用更换喷头的方法进行,其雾化效果不够理想,射程较小,当工作压力不稳定时,在喷头出口处还会产生液滴。而气力式喷雾器,雾化效果好、贮液容器不需承受较高的压力,除农业生产中应用外,在喷漆等行业中多有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喷雾器,其喷嘴结构简单,能高效的雾化贮存在容器中的流体材料,并有较大的射程。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嘴结构可以改变的气吸式喷雾器,从而可以调节喷雾雾粒大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多个喷嘴的气吸式喷雾器,这样可以达到更大喷雾范围。为了达到上述首要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气吸式喷雾器,主要包括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喷嘴组件、电动轴流风机、液体材料容器和喷雾量调节阀。上述液体材料容器与壳体固连,电动轴流风机安装在壳体内的后端,喷雾量调节阀安装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有一个前盖,所述前盖与壳体固连;所述喷嘴组件由前喷嘴和后喷嘴组成,在所述前喷嘴出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地设有10~14个与喷孔径向成60°~80°夹角的叶片,所述后喷嘴与前喷嘴套装在一起并一同固连在前盖的内侧,所述前喷嘴上的叶片抵压在前盖上形成了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所述喷雾调节阀的液体材料进口端和出口端还分别连接着软管,与进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液体材料容器中,与出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与后喷嘴连接。为了达到上述进一步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气吸式喷雾器的喷嘴组件还包括1个或2个中间喷嘴,所述中间喷嘴进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的制有7~9个与中心孔径向成30°~40°夹角的叶片,中间喷嘴套装在前喷嘴和后喷嘴之间,其叶片抵压在后喷嘴出口的端面上。为了达到上述另一个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气吸式喷雾器前盖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2~5个喷嘴组件。使用本技术的气吸式喷雾器进行喷雾时,先给电动轴流风机通电,风机运转后,外界空气源源不断被吸入到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内,并被压缩产生一定的正压,当压缩空气通过前喷嘴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后产生了高速的空气涡流,并流向前喷嘴出口处,从而在该处产生一定的负压,由于负压的作用,液体材料被从容器中吸出,在前喷嘴出口处与空气涡流会聚并相互产生碰撞而高效地雾化,随后经雾化后的液体材料和气流一道从前喷嘴出口处喷出,能够达到较大的射程。通过喷雾量调节阀,可以调节液体材料的流量,从而改变喷雾中的液气比。在本技术气吸式喷雾器的喷嘴组件的前喷嘴和后喷嘴之间增加了1个中间喷嘴后,气室增加了另一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出口,压缩空气通过这些空气通道在后喷嘴的出口处产生了高速的空气涡流,从而在该处也产生了一定负压,被吸出的液体材料在这里就与空气涡流先行会聚并相互产生碰撞而被雾化,增加了雾化机会,雾化效果会提高。若在前、后喷嘴之间叠加套装了2个中间喷嘴,那么气室又增加了1个环行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这样液体材料雾化的机会就更多,雾化效果会更好。当在本技术气吸式喷雾器的前盖上安装了多个对称布置的喷嘴组件,便可增加喷雾量并达到更大喷雾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盖与喷嘴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D-D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中间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E-E剖视图。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喷雾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非限制性的提供了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吸式喷雾器,主要由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4、喷嘴组件6、电动轴流风机2、液体材料容器1和喷雾量调节阀5等组成。液体材料容器1与壳体4固连,且两者的内部空间不相通。壳体4的后端设有后盖3,电动轴流风机2嵌装在壳体4的后端止口和后盖3之间。壳体4的前端有一个前盖7,它与壳体4前端固连。喷嘴组件6由前喷嘴6-1、中间喷嘴6-2和后喷嘴6-3组成,结合图3至图9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壳体4前端安装了对称布置的3个喷嘴组件6,3个前喷嘴6-1和3个后喷嘴6-3分别被制成一体,在前喷嘴6-1出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地制有与喷孔径向成70°夹角的12个叶片,在中间喷嘴6-2进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地制有与中心孔径向成35°夹角的8个叶片,后喷嘴6-3、中间喷嘴6-2和前喷嘴6-1依次套装在一起并一同固连在前盖7的内侧,前喷嘴6-1上的叶片抵压在前盖7上形成了一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中间喷嘴6-2上的叶片抵压在后喷嘴6-3的端面上形成了另一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喷雾量调节阀5安装在壳体4上,结合图10可以看出喷雾量调节阀5由阀体5-1、阀芯5-2和O形密封圈5-6组成,控制阀体5-1进液口开度的阀芯5-2的端头为楔状,阀体5-1上有1个液体材料进口5-4和3个出口5-3,进出口端分别连接着软管5-5,与进口端连接的软管5-5的另一端插入在液体材料容器1中,在管口设有一个过滤器,与3个出口端连接的3根软管5-5的另一端分别与3个后喷嘴6-3连接。使用本实用例的气吸式喷雾器进行喷雾时,先给电动轴流风机2通电,风机运转后,外界空气源源不断被吸入到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4内,并被压缩产生一定的正压,压缩空气通过中间喷嘴6-2进口处环形布置的8个空气通道和前喷嘴6-1出口处环形布置的12个空气通道后,分别在后喷嘴6-3出口处和前喷嘴6-1出口处产生了高速的空气涡流,并产生一定的负压,由于负压的作用,液体材料被从容器1中吸出,并先后在后喷嘴6-3出口处和前喷嘴6-1的出口处与空气涡流会聚,并相互产生碰撞而充分地被雾化,通过喷雾量调节阀5改变液体材料的流量,从而改变喷雾中的液气比、控制形成喷雾的湿度。从上述可知,本技术提出的气吸式喷雾器的优点在于雾化喷雾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能高效雾化,雾粒细小均匀,射程远,能够满足高质量喷雾作业要求;结构紧凑,喷雾强度易控制,操作轻便;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动植物保护,公共场所的环境消毒、空气净化及对喷雾(如雾粒大小、雾径均匀性等)有较高要求的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气吸式喷雾器,主要包括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喷嘴组件、电动轴流风机、液体材料容器和喷雾量调节阀,液体材料容器与壳体固连,电动轴流风机安装在壳体内的后端,喷雾量调节阀安装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有一个前盖,所述前盖与壳体固连;所述喷嘴组件由前喷嘴和后喷嘴组成,在所述前喷嘴出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地设有10~14个与喷孔径向成60°~80°夹角的叶片,所述后喷嘴与前喷嘴套装在一起并一同与前盖的内侧固连,所述前喷嘴上的叶片抵压在前盖上形成了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所述喷雾调节阀的液体材料进口端和出口端还分别连接着软管,与进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液体材料容器中,与出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与后喷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吸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还包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吸式喷雾器,主要包括形成气室空间的壳体、喷嘴组件、电动轴流风机、液体材料容器和喷雾量调节阀,液体材料容器与壳体固连,电动轴流风机安装在壳体内的后端,喷雾量调节阀安装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有一个前盖,所述前盖与壳体固连;所述喷嘴组件由前喷嘴和后喷嘴组成,在所述前喷嘴出口周围的端面上均匀地设有10~14个与喷孔径向成60°~80°夹角的叶片,所述后喷嘴与前喷嘴套装在一起并一同与前盖的内侧固连,所述前喷嘴上的叶片抵压在前盖上形成了环形布置的多个空气通道;所述喷雾调节阀的液体材料进口端和出口端还分别连接着软管,与进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液体材料容器中,与出口端连接的软管的另一端与后喷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唐义锋孙啸萍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新唐义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