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及其触控屏面盖和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6251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LCD显示技术,具体公开一种电子产品及其触控屏防眩面盖和制作方法。该触控屏防眩面盖在透明面盖上镀有一层硬质保护膜,其通过蚀刻液的腐蚀形成磨砂雾化的表面。该制作方法包括:a、在透明面盖上镀一层硬质保护膜;b、将镀有硬质保护膜的透明面盖放入蚀刻液中进行腐蚀,待硬质保护膜形成磨砂雾化的表面后取出。该电子产品触控屏采用所述的触控屏防眩面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在面盖上镀一层硬质保护膜形成防眩面盖,由于镀膜的厚度很小,使触控屏在具有防眩功能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普通防眩贴膜给屏幕带来的厚度。采用二氧化硅这类材料所形成的硬质镀膜,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防眩面盖的表面硬度,有效地加强防眩膜的防刮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XD显示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防眩膜的表面呈微粒状的凹凸,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能度,减少屏幕反光;另一方面,防眩膜可以对屏幕提供多一层的保护,所以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的屏幕上都会多贴附一层防眩膜。而目前市面上所用的防眩膜大多为含有银的PS205T防眩膜,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同时,这种防眩膜的厚度大多在0. 3mm,贴附时会增加屏幕的厚度,而在接触到较硬的物体时虽然保护了屏幕,但自身很容易受到刮蹭而留下痕迹,需要经常更换以保持外观的光洁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屏幕贴膜的厚度、还能增强防眩膜的表面硬度、提高防刮能力。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屏防眩面盖,在透明面盖上镀有一层硬质保护膜,该硬质保护膜通过蚀刻液的腐蚀,使硬质保护膜形成磨砂雾化的表面。所述防眩面盖的厚度在0. 5mm 2mm,所述硬质保护膜的雾化达到5% 15%。所述硬质保护膜为二氧化硅膜。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屏防眩面盖制作方法,包括a、在透明面盖上镀一层硬质保护膜;b、将镀有硬质保护膜的透明面盖放入蚀刻液中进行腐蚀,待硬质保护膜形成磨砂雾化的表面后,将透明面盖取出。所述硬质保护膜为二氧化硅薄膜,蚀刻液为氢氟酸溶液。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100-500埃,蚀刻温度为20_40°C,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2-30%,等待的时间为5min-100min。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150-350埃;蚀刻温度为22-35°C,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11-28%,等待的时间为15min-75min。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0-300埃;蚀刻温度为24-30°C,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18-26%,等待的时间为25min-50min。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50±10埃;蚀刻温度为25± I°C,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25±1%,等待的时间为34±lmin。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触控屏,所述触控屏采用上述的触控屏防眩面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透明面盖上直接镀一层硬质保护膜,之后蚀刻成雾面。由此形成的防眩面盖中,由于镀膜的厚度很小,使触控屏在具有防眩功能的同时可有效地避免外加贴膜给屏幕带来的厚度。特别地,采用二氧化硅这类材料形成的硬质镀膜,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防眩面盖的表面硬度,有助于加强防眩膜的防刮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防眩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防眩面盖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1-2中,附图标记为1、面盖;2、二氧化硅薄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透明面盖上镀硬质保护膜,之后蚀刻成雾面,由此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面盖表面硬度、加强防刮能力。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防眩面盖的一个较优实施例。该防眩面盖,在透明材质的面盖I上镀有一层硬质的保护膜,其中,透明材质的面盖可以是钢化玻璃或塑料等;硬质保护膜是一层以二氧化硅这类材料为原料的镀膜。在室温条件下,二氧化硅薄膜2通过蚀刻液的腐蚀,使二氧化硅薄膜2的表面形成磨砂雾化的效果,其中蚀刻液为氟化氢溶液,也可以为氟化铵与硫酸或盐酸的混合溶液。经过蚀刻液的腐蚀,二氧化硅薄膜表面的雾化值达到5% 15%,蚀刻防眩面盖厚度在0. 5mm 2mm。参见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防眩面盖制作方法流程,该防眩面盖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201、在透明面盖上镀一层硬质保护膜;S202、准备蚀刻液;S203、在室温下,将步骤S201中镀有硬质保护膜的透明面盖放入步骤S202中准备好的蚀刻液中进行腐蚀,使硬质保护膜形成磨砂雾化的表面;S204、等待蚀刻液将步骤S203中的透明面盖上的硬质保护膜腐蚀一段时间后取出;S205、检测步骤S204中透明面盖上所镀硬质保护膜的雾度值。上述实施例中S201与S202的先后顺序并非固定,两者的顺序可以颠倒,也可同时进行。该流程中,根据硬质保护膜的厚度,溶液、参数可以选用多种实施例,兹举几例说明。实施例一S201-1、在玻璃面盖上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该薄膜的厚度为100-500埃;S202-1、准备浓度为2-30%的氢氟酸溶液;S203-1、温度在20_40°C的条件下,将步骤S201-1中镀有二氧化硅薄膜的玻璃面盖放入步骤S202-1中准备好的氢氟酸溶液中,二氧化硅薄膜开始被氟化氢腐蚀;S204-1、等腐蚀5-100min后,取出步骤S203-1中的玻璃面盖;S205-1、检测步骤S204-1中透明面盖上所镀二氧化硅薄膜的雾度值。实施例二 S201-2、在玻璃面盖上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该薄膜的厚度为150-350埃;S202-2、准备浓度为11-28%的氢氟酸溶液;S203-2、温度在22_35°C的条件下,将步骤S201-2中镀有二氧化硅薄膜的玻璃面盖放入步骤S202-2中准备好的氢氟酸溶液中,二氧化硅薄膜开始被氟化氢腐蚀;S204-2、等腐蚀15_75min后,取出步骤S203-2中的玻璃面盖;S205-2、检测步骤S204-2中透明面盖上所镀二氧化硅薄膜的雾度值。实施例三S201-3、在玻璃面盖上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该薄膜的厚度为200-300埃;S202-3、准备浓度为18-26%的氢氟酸溶液;S203-3、温度在24_30°C的条件下,将步骤S201-3中镀有二氧化硅薄膜的玻璃面盖放入步骤S202-3中准备好的氢氟酸溶液中,二氧化硅薄膜开始被氟化氢腐蚀;S204-3、等腐蚀25_50min后,取出步骤S203-3中的玻璃面盖;S205-3、检测步骤S204-3中透明面盖上所镀二氧化硅薄膜的雾度值。实施例四S201-4、在玻璃面盖上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该薄膜的厚度为250埃;S202-4、准备浓度为25%的氢氟酸溶液;S203-4、温度在25°C的条件下,将步骤S201-4中镀有二氧化硅薄膜的玻璃面盖放入步骤S202-4中准备好的氢氟酸溶液中,二氧化硅薄膜开始被氟化氢腐蚀;S204-4、等腐蚀34min后,取出步骤S203-4中的玻璃面盖;S205-4、检测步骤S204-4中透明面盖上所镀二氧化硅薄膜的雾度值。该实施例中,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50±10埃;蚀刻温度为25±1°C,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25±1%,等待的时间为34±lmin。雾化效果较为显著,整个蚀刻防眩面盖厚度在0. 1±0. 01mm,雾化值可达到10度。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式为Si02+6HF = H2 +2H20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防眩面盖可以用作触控屏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触控屏幕的面盖。本专利技术直接在面盖上镀一层硬质保护膜形成防眩面盖,由于镀膜的厚度很小,使触控屏在具有防眩功能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贴膜给屏幕带来的厚度。而采用二氧化硅这类材料所形成的硬质镀膜,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防眩面盖的表面硬度,有效地加强防眩膜的防刮能力。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景河吕以森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