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型的镜筒和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232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6:41
变焦型的镜筒和摄像设备。镜筒能够增大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间隔而不增大限制透镜单元的转动的直进筒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当保持第二组透镜的第二透镜单元在与保持第一组透镜的第一透镜单元相对远离的方向上移动时,第二透镜单元的移动从被第一直进引导单元直进引导切换到被第二直进引导单元直进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安装于比如数字式照相机等摄像设备(image pickup apparatus)的变焦型的镜筒(lens barrel),并且涉及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安装于比如数字式照相机等摄像设备的变焦型的镜筒中,保持透镜的多个透镜单元通过凸轮筒的转动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同时通过直进筒限制透镜单元在转动方向上的移动。近年来,随着拍摄倍率增大的要求,透镜单元的数目已增加并且透镜单元的伸出全长也已增大,由此趋于使镜筒大型化。另一方面,要求数字式照相机薄型化,因此要求最大可能地减小镜筒在缩回时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例如,已经提出了如下一种镜筒,其中,在一个凸轮筒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设置凸轮槽,并且跟随相应凸轮槽的多个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以改变拍摄倍率(见日本特开2006-078537号公报)。另外,已经提出了如下一种镜筒,其中,前组透镜单元和后组透镜单元以三段的方式与形成于凸轮构件的相应凸轮槽凸轮接合并且被保持于相应凸轮槽(见日本特开2006-078537号公报)。另外,已经提出了如下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在透镜单元的光轴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设置从动件,并且从动件随着变焦透镜的移动而在同一凸轮筒上移动以确保透镜单元的移动行程(见日本特开2007-114531号公报)。另外,根据日本特开2006-07853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114531号公报两者,如果为了增大拍摄倍率而使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间隔增大,则限制透镜单元的转动的直进筒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将增大。结果,镜筒在缩回时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将增大,这妨碍了摄像设备的薄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一种镜筒,该镜筒能够增大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间隔,而不增大限制透镜单元的转动的直进筒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镜筒,该镜筒包括第一透镜单元,其被构造为保持第一组透镜;第二透镜单元,其被构造为保持第二组透镜;第一凸轮构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凸轮接合,并且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被构造为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第二凸轮构件,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二凸轮构件凸轮 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轮构件被构造为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直进筒,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转动;第一直进引导单元,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直进引导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直进地引导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二直进引导单元,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与所述直进筒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直进引导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直进地引导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其中,当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在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相对地远离的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移动从被所述第一直进引导单元直进引导切换到被所述第二直进引导单元直进引导。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具有通过在拍摄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改变拍摄倍率的变焦型的镜筒,所述变焦型的镜筒为以上所述的镜筒。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增大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间隔而不增大限制透镜单元的转动的直进筒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够增大镜筒的拍摄倍率,同时能够通过减小镜筒在缩回时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而实现摄像设备的薄型化。根据下面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摄像设备的数字式照相机的从正面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I中的数字式照相机的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用以说明数字式照相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示出镜筒处于广角位置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镜筒处于远摄位置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一直进筒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I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摄像设备的数字式照相机的从正面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I中的数字式照相机的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参考图I和图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字式照相机15被构造成使得取景器20、用于测光和测距的辅助光源19、闪光灯21和镜筒30被布置在正面。镜筒30为变焦型的镜筒,其通过在光轴方向上在拍摄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而改变拍摄倍率。释放钮16、电源开关钮18和变焦开关17被布置在数字式照相机15的顶面。如图2所示,操作钮24至29、比如L CD等显示器23、以及取景器目镜(finder ey印iece)22被布置在数字式照相机15的背面。图3是用以说明数字式照相机15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3中所示,CPU46、R0M45、RAM47、释放钮16、操作钮24至29以及显示器23被连接到总线44。另外,电源开关钮18、变焦开关17、存储器40、压缩/解压缩单元41、存储卡驱动器42和驱动电路43被连接到总线44。对镜筒30进行变焦驱动的变焦驱动机构31、驱动聚焦透镜5的聚焦驱动机构32、驱动快门33的快门驱动机构34和驱动光圈35的光圈驱动机构36被连接到驱动电路43。比如CCD传感器或者CMOS传感器等摄像器件11、和闪光灯21被连接到驱动电路43。基于来自CPU46的信号经由驱动电路43来控制与驱动电路43连接的单元的操作。各种控制程序和其它程序被存储于R0M45,并且各种控制程序所需要的数据被存储于RAM47。模拟信号处理单元37对从摄像器件11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模拟处理,并且将图像数据输出到A/D转换器38。A/D转换器38将从摄像器件11获取的模拟数据转换成为数字数据,并且将数字数据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39。数字信号处理单元39对通过A/D转换器38的转换所获得的数字数据进行预定处理,并将所得到的数据作为图像数据输出到存储器40。 存储器40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由压缩/解压缩单元41进行比如JPEG或者TIFF等压缩处理,然后被输出到安装于存储卡驱动器42的存储卡并被存储。另外,存储器40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和存储卡驱动器42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能够由压缩/解压缩单元41进行解压缩处理,然后经由总线44显示于显示器23。下面参考图4至图6,详细描述镜筒30。图4是示出镜筒30处于广角位置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镜筒30处于远摄位置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第一透镜单元I、第二透镜单元2和第一直进筒7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和图5所示,镜筒30具有保持第一组透镜的第一透镜单元I、保持第二组透镜的第二透镜单元2和保持第三组透镜的第三透镜单元3。另外,镜筒30具有保持第四组透镜的第四透镜单元4和保持第五组透镜的第五透镜单元5。第五透镜单元5的第五组透镜是聚焦透镜。器件保持件12保持摄像器件11,固定凸轮筒10被布置在器件保持件12的被摄体侧。固定凸轮槽IOa形成在固定凸轮筒10的内周部,并且第二移动凸轮筒8的跟随固定凸轮槽IOa的从动销与固定凸轮槽IOa凸轮接合。第二移动凸轮筒8以可转动的方式被驱动,使得从动销跟随固定凸轮槽IOa并且从动销在相对于固定凸轮筒10转动的同时在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