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本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朝向集热器内部的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串接的液体传热流道模块;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集热器的传热效率,保证了平板式集热器进出口处的水温差较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热效率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集热器的每单位采光面积的集热量远远高于现有集热器的每单位采光面积的集热量,也即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节省材料,由此显著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不但太阳能产业在技术和性能上的不断进步,而且客户也对太阳能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不只是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与建筑物实现有机地结合,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有相同的使用寿命,还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达到较高的传热效率和实现较低的传热功耗。现有的平板式集热器如图I所示,在加热板I的上端设置上集管2,下端设置下集管4,并在上集管2和下集管4之间设置若干根并接的集热管3 ;当集热器工作时,冷水由下集管4进入,并经由下集管4进入各个集热管3,再由集热管3进入上集管2以得到热水。由于水在集热器中的流程较短,因此水在集热器中的加热时间也较短,从而使得现有的平板式集热器存在着传热效率低、进出口处的水温差较小、驱动马达功耗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能够保证平板式集热器进出口处的水温差较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朝向集热器内部的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串接的液体传热流道模块;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至少两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组成。优选的,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设置为三个,每一个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组成;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设置在集热板的下端,且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与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以及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均通过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设置在集热板上端的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中的液体传热流道彼此平行排布;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和连通管的排布方向彼此平行。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在集热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串接的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从而大大增加了液体传热流道的管程,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加热管程大大增加,进而使得水在液体传热流道中的加热时间得以大大延长,从而使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处的水温得以提高。实践表明,当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的水温为5°C时,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处的水温可达33°C乃至更高,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集热器的传热效率,保证了平板式集热器进出口处的水温差较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2)、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效率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集热器的每单位采光面积的集热量远远高于现有集热器的每单位采光面积的集热量,比如本专利技术中的2平方米采光面积的集热器所采集到的热量相当于现有技术的3平方米采光面积的集热器所采集到的热量,也即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节省材料,由此显著地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平板式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3均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I-加热板2-上集管3-集热管 4-下集管10-集热板20-液体传热流道20A-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C-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30-连通管40-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50-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3所示,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10,所述集热板10的朝向集热器内部的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串接的液体传热流道模块;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之间通过连通管30相连。优选的,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至少两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组成。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设置为三个,每一个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组成;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设置在集热板10的下端,且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与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的出口与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的进口以及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的出口与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C的进口均通过连通管30相连,所述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C的出口与设置在集热板10上端的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相连。在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中,冷水依次流经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中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中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C中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并在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处得到热水。 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设置为两个,每一个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组成;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设置在集热板10的上端,且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与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的出口与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的进口通过连通管30相连,所述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的出口与设置在集热板10上端的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相连。在图3所示的技术方案中,冷水依次流经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A中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20B中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并在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处得到热水。 优选的,如图2、3所示,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中的液体传热流道20彼此平行排布;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和连通管30的排布方向彼此平行。权利要求1.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10)的朝向集热器内部的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和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串接的液体传热流道模块;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之间通过连通管(3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至少两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设置为三个,每一个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由三根彼此并接的液体传热流道(20)组成;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设置在集热板(10)的下端,且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与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以及第二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进口均通过连通管(30)相连,所述第三液体传热流道模块的出口与设置在集热板(10)上端的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50)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效率高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热流道模块中的液体传热流道(20)彼此平行排布;所述液体传热流道进口段(40)、液体传热流道出口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格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毛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