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速效功能的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6086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速效功能的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及制备方法。在一般复合肥中添加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和一定比例的硝态氮肥硝铵磷。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可以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对NH4+向NO3-的转化有专一的抑制,能够有效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供氮肥的稳定性供应,延长了肥效,还降低了植物体本身能量的消耗,使作物抗盐碱、抗病能力得到提高;也减少了氮淋溶造成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作为带正电荷的铵态氮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土壤吸附,提高了土壤对铵态氮肥的吸附,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2-氯-6-三氯甲基吡啶添加量少,在水体生物和植物中残留量非常低,对土壤和水体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效复合肥,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长效复合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复合肥氮肥利用率低,氮肥损失严重,主要损失途径在硝态氮肥的转化途径上。经细菌反硝化作用每年排放约200万吨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相当于6亿吨CO2的排放量;未被植物利用而浪费的氮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标煤4000万吨以上,排放1500万吨CO2 ;细菌硝化作用形成的硝态氮经淋溶进入各种水系,占到水体富营养化氮源的60%以上。根据氮肥的转化方式,目前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方面有以下三种情况 1、包膜法采用硫磺包衣或树脂包衣,通过控制包衣的溶解速度从而控制养分的释放;其缺点是包衣的溶解受温度和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影响很大,养分释放不稳定,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化学法目前最常见的是脲甲醛法,采用尿素和甲醛反应生成亚甲基氮,通过亚甲基氮的层层释放,控制氮肥的释放;其缺点是满足长期养分需求,而前期养分供应不足;只能延长肥效,不能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3、生化法采用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DCD,脲酶抑制剂只能控制氮肥的释放速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氮肥的流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龙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弗兰德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