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巧玲专利>正文

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06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由药桶、摇杆、泵组件、蓄电池、电源开关及两套喷射组件组成,两套喷射组件包括手动喷射组件和电动喷射组件,手动喷射组件与泵组件的出液口相连,电动喷射组件包括控制阀门、喷杆及设有直流电机的喷雾头,喷雾头通过导液管与药桶的出液口相连,导液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手动喷雾器的基础上,在药桶上增加了一套电动喷雾装置,使用者可自由选择喷雾的方式,即可采用摇杆式手动喷雾,也可采用电动喷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省力、省时、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尤其是一种农业生产使用的农用喷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喷雾器有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其中,手动喷雾器由药桶、摇杆、泵组件及喷射组件组成,使用时,将药桶背负在身上,一只手不停地压水、另一只手手持喷杆喷洒,该泵组件则是在摇杆连接的柱塞的不停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压力,将药液吸入并输送到喷射组件中。其不足之处是,需要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电动喷雾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手动喷雾器所存在的问题,现有电动喷雾器,包括汽油机式喷雾器和电动式喷雾器,两者均需外接市电,带动泵体,实现喷洒,其不足之处是需外接电源,动力及泵体积大、携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既可手动操作,也可采用电动操作,具有携带与操作方便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其电动喷雾装置中的喷雾头可使药液充分雾化,且喷雾均匀、柔和,对植物或农作物无损坏。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由药桶、摇杆、泵组件、蓄电池、电源开关及两套喷射组件组成,两套喷射组件包括手动喷射组件和电动喷射组件,手动喷射组件与泵组件的出液口相连,电动喷射组件包括控制阀门、喷杆及设有直流电机的喷雾头,喷雾头通过导液管与药桶的出液口相连,导液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控制阀门。上述的控制阀门设置在药桶的底座上。上述的电源开关设置药桶的底座上或设在喷杆的手柄开关上。上述的电动喷雾头包括夹套式壳体、微型直流电机及雾化罩,微型直流电机卡持在夹套式壳体的腔内,电机和雾化罩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壳体侧壁设有流道;雾化罩罩在电机上壳体上,两者相配合而留有一定的间隙;雾化罩内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雾化导槽。上述的电动喷雾头的壳体与雾化罩设有双层环状凸凹卡合结构。本技术在原有手动喷雾器的基础上,在药桶上增加了一套电动喷雾装置,使用者可自由选择喷雾的方式,即可采用摇杆式手动喷雾,也可采用电动喷雾。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在电池充足的情况下,可使用电动喷雾器,具有省力、省时、效率高的优点,若电量不足,或者喷洒目标高于桶内的药液液面,即可将手动喷射组件旋接在泵组件的出液口上,采用手动操作。另,其电动喷雾装置中的喷雾头可使药液充分雾化,且喷雾均匀、柔和,对植物或农作物无损坏。本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牧草业、林业、环保业、防疫业等行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药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药桶的局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药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手动喷雾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喷雾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泵组件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动喷雾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动喷雾头的立体组合图;图9为本技术的电动喷雾头的雾化罩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电动喷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由药桶1、摇杆2、泵组件3、蓄电池4及两套喷射组件组成。两套喷射组件包括手动喷射组件5和电动喷射组件6,所述的两套喷射组件可根据使用需求,即时拆卸安装。本技术可设计为手持型、手提型、肩挂型、胸挂型、背负型,手推车型等。本实施例采用背负型,药桶1为一方型的桶身,设有一底座11,桶身上面一端设有加水口,该加水口上方旋接有一盖子12,并内设一滤网;其另一端设有泵组件3的固定孔,该桶身的前面形成一凹面,以利于背负,其底部相对于泵组件3的底端设有出液口13,该出液口13还可设在药桶1底部的另一侧。药桶底座11上还设有电源插孔14、充电插孔15和电源开关16,该充电插孔15可选择性设置,也就是说电源插孔14也可兼作充电插孔15。蓄电池4可采用现有的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的专用电池,将其安装在药桶底座11内,也可以装配在药桶的任意位置,装配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方式。上述的泵组件3为已知的公知技术,且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的泵组件3如图6所示,包括吸筒31及气筒32,该气筒32内置在吸筒31内,可起到活塞的作用,其上端设有出液33,并与摇杆2相固接,气筒32下端的进液口接近吸筒31的底部,该吸筒31的底部还设有单向阀34。工作时,扳动摇杆2,通过杠杆作用,使气筒32在吸筒31内上下运动,当气筒32上升时,吸筒31内容量增大,压力下降,药桶1里的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单向阀34,进入吸筒31;当气筒32下降时,药液被压进气筒32内。该泵组件3采用塑料制成。请再参阅图4,手动喷射组件5包括一软管51、手柄52及喷头53,通过软管51与泵组件3的出液33相连。请再参阅图5,电动喷射组件6包括控制阀门61、喷杆62及设有直流电机的喷雾头63,喷杆可采用金属材料或其它材料,喷雾头63固定于喷杆62上,并通过导液软管64与底座11上的控制阀门61相连。为使用方便,该控制阀门61通过一引流管14与药桶出液口13相接。如图7、8所示,上述的电动喷雾头63包括夹套式壳体631、微型直流电机632及雾化罩633,微型直流电机632卡持在夹套式壳体631的腔内,并通过两根电线7与蓄电池4及电源开关16相接。所述的电线7和导液软管64均包含在喷杆62内。夹套式壳体包括上壳体6311和下壳体6312,由螺钉635固定,其结合部设有密封垫636。雾化罩633固定安装在电机转轴的连接部件634上,该连接部件的顶部设有固定凹槽6341,与雾化罩顶部的固定插销6331配合,两者固定方式采用卡合固定。上述的雾化罩633罩在电机上壳体6311上,两者相配合而留有一定的间隙。如图9所示,为保证在旋转过程中不出现偏心,在壳体631和雾化罩633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双层环状凸凹卡合结构6313、6332,以利于固定。雾化罩633内表面还设有雾化导槽6333,其边缘呈波形或尖齿状,导液软管64的一端直通到壳体流道6314端口。上述的电源开关16也可是直接设置在喷杆62的手柄开关621上,如图10所示。使用时,可选择手动喷雾方式,也可采用电动喷雾方式。采用手动喷雾时,上下压动摇杆2,药桶1内的药液被吸入气筒32内,并从出液口33进入手动喷杆装置的喷头53。采用电动喷雾时,首先打开控制阀门61,药桶1内有的药液从出液口13流入到引流管14,通过控制阀门61,同时打开电源开关16,电动喷雾头63的直流电机632开始运转,导液软管64内的药液流入壳体的流道6314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旋转,雾化罩633的雾化导槽6333使该药液向外喷射,并形成雾状。以上所给出的电动喷雾头,也不仅限于此,可选用其他已知的电动喷雾头。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喷雾器由药桶、摇杆、泵组件、蓄电池、电源开关及两套喷射组件组成,两套喷射组件包括手动喷射组件和电动喷射组件,手动喷射组件与泵组件的出液口相连,电动喷射组件包括控制阀门、喷杆及设有直流电机的喷雾头,喷雾头通过导液管与药桶的出液口相连,导液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控制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门设置在药桶的底座上,通过引流管与药桶出液口相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开关设置药桶底座上或设在喷杆的手柄开关上。4.如权利要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喷雾器由药桶、摇杆、泵组件、蓄电池、电源开关及两套喷射组件组成,两套喷射组件包括手动喷射组件和电动喷射组件,手动喷射组件与泵组件的出液口相连,电动喷射组件包括控制阀门、喷杆及设有直流电机的喷雾头,喷雾头通过导液管与药桶的出液口相连,导液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控制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巧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