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包及具有该药包的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892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7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包及具有该药包的治疗仪,药包包括至少一药物层以及将药物层夹在中间的至少两可透气药物承载层,可透气药物承载层与药物层形成层叠结构以将药物层分别夹在可透气药物承载层之间,药物层和所述透气药物层中浸有液态燃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包和治疗仪可通过透皮技术进入人体深层的可调控能量,且可以利用过细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人体疾病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药包及具有该药包的治疗仪,所述药包中的药物被由治疗仪供应的能量加热而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入人体内,从而使人体内的毒素和病菌从人体内排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加热药包中的药物,使药物渗透入人体皮肤内来 治疗疾病的各种治疗仪。但是,这些治疗仪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效,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仪及其所使用的药包,所述治疗仪在药包形成压差和温度差,并在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同时使所提取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内部,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包,药包包括至少一药物层以及将药物层夹在中间的至少两可透气药物承载层,可透气药物承载层与药物层形成层叠结构以将药物层分别夹在可透气药物承载层之间,药物层和所述透气药物层中浸有液态燃料。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药包的治疗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I.本专利技术的药包中可以设置原生态药物并将药包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通过在常温下几乎同时进行药物的提取、制备和使用等工艺,可以使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过程和有效成分向人体皮肤内渗透的过程几乎同时进行,从而极大加强了药物渗透入人体深层的能量,也极大增加了药物的有效性和活性,使得可以利用过细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2.药包中可以装入各类针对不同病患所需的药物和液态类制剂,例如可以装入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植物药并配以各种辅剂,也可以用单独的原生态植物药填入药包而不配加辅剂,也可以对常规性植物药配方加以发挥利用。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是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能量输出释放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释放件为涡形螺旋蒸汽管;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释放件为环形蒸汽管;图4A是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能量输出释放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释放件为环形蒸汽管;图4B是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能量输出释放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释放件为涡形螺旋蒸汽管;以及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仪及药包。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仪包括药包、设置在药包中的温度检测器、对药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和控制药包工作部温度的控制装置。由于本专利技术药包和加热装置的独特设计,在药包的工作部形成有多个温差区域,并在药包中形成压差区域,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仪可以采用透皮技术将药包中的活性成分充分地渗透到人体中,从而可以获得较好地疗效。 下文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几个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仪进行描述。实施例一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是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能量输出释放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和图2A、图2B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的治疗仪包括药包10、治疗仪本体20、设置在药包10中的温度检测器50、设置在药包10中并包裹在药物中的电加热管40以及设置在治疗仪本体20中的控制装置60。药包10包括外壳11以及容纳在外壳11中的药物12。药物12可以为原生态植物药。为了增加药包10的工作性能,外壳11由锥形的上盖以及由高渗透性亚麻布制成的下盖构成(图未示),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由拉链或者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由高渗透性亚麻布制成的下盖可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药物活性成分的利用率。锥形的上盖有利于使电加热管40产生的热量向药包10的工作部13 (即药包10在工作时与人体相接触的部分)聚集。药包10的锥形上盖可开启的盖合在下盖上,这样在药包温度过高时,操作者可以将锥形上盖打开以散发热量。电加热管40设置在药包10中并通过电源线30与设置在治疗仪本体20中的电源电连接。电源线30可以通过一个可以通过插头插座的配合方便的与电解热管40连接或者断开连接。电加热管40优选整体上为如图2A所示的涡形螺旋管形状。涡形螺旋管形状的电加热管40可以在药包10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即工作部13)之间形成纵向温度差异区域(即,药包的上下方向的温度差异区域),同时在工作部13中也形成多个横向温度差异区域(即,药包的水平方向的温度差异区域),所述纵向温度差异区域和所述横向温度差区域可以充分的实现人体能量和药包能量的交流互换,从而更容易排出人体内的毒素并使得药物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渗透入人体皮肤。另外,涡形螺旋管形状的电加热管40会在药包10中形成纵向温度差异区域,空气受热后会从工作部13向药包10的顶部流动,从而会在药包10中形成局部压差而在药包10中形成一局部真空区域,从而有利于将人体中的病气从人体从拔出。如图2B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电加热管40可以为上下排列的至少两个圆环状加热管。这种结构的电加热管40更有利于在药包10内形成横向温度差区域和纵向温度差异区域。 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管40并不以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形状为限,只要可以在药包10中形成温度差异区域和压差区域就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范围内任意调整。温度检测器50设置在药包10中并靠近药包10的工作部13,用以检测工作部13的温度。温度检测器50优选为可以同时对工作部13中形成的横向温度差异区域和纵向温度差异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多路温度检测器。另外,也可以在靠近电加热管40和靠近工作部13的区域同时设置温度检测器50,这样就既可以检测电加热管40附件的温度,又可以检测工作部13附件的温度。控制装置60与温度检测器50电连接以接收温度检测器50的检测信号并与所述加热装置40电连接以控制加热装置40的加热时间和控制所述工作部13的温度。在由温度检测器50传来的检测信号表示加热部11温度过高时,控制装置60可以自动断开电加热管40的电力供应以停止加热;在温度检测器50传来的信号表示加热部11温度已经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控制装置60可以自动恢复电加热管40的电力供应以继续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在为多路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器50传来的信号表示在药包10中的纵向温度差异区域和工作部13中的横向温度差异区域由于连续加热已经消失时,控制装置60可以自动断开电加热管40的电力供应以停止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在药包10和工作部13的温度降低至一定水平之后,控制装置60可以恢复电加热管40的电力供应以重新在药包10中形成纵向温度差异区域和在工作部13中形成横向温度差异区域。根据所述第一优选实施例,通过在常温下几乎同时进行药物的提取、制备和使用等工艺,可以使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过程和有效成分向人体皮肤内渗透的过程几乎同时进行,从而极大加强了药物渗透入人体深层的能量,也极大增加了药物的有效性和活性,使得可以利用过细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季藩郭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金福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星国际有限公司春天有限公司法国金金太平洋企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