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56109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19:24
一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将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电解单元安装在机舱,从机舱海水主管路取水电解,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加药管路中向上穿过主甲板至泵舱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注入到泵舱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实现活性物质的加药。中和单元安装在机舱或上层建筑,其加药管路也是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上方,向下穿过主甲板连接到泵舱的压载水排水主管路,实现中和试剂的添加。为防止危险区的压载水、活性物质以及中和试剂流向安全区,在加药管路上安装逆止阀,确保管路中的溶液是从后向前单向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满足了船的防爆要求,降低了整套系统的造价和安全风险,压载水管理系统运行良好,处理水达到排放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属于船舶领域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船作为压载水量最大的一类远洋船舶,其压载水也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需要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由于油船防爆的要求,船上的处所划分为危险区和安全区,其中机舱和上层建筑是安全区域,泵舱和货仓是危险区域。安装在危险区域的所有电气设备或转动的机械设备均需要进行防爆处理,并且危险区域的液体(包括压载水、药剂等)不允许流向安全区域。压载水管理系统中有很多电气设备,也需要使用药剂溶液,因此,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安装设计就成为一个难题。现有的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安装结构有两种一是将压载水主管路引至主甲板,将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在主甲板上;二是将整套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在泵舱,所有设备进行防爆处理。上述两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安装结构存在的缺点是(I)对于将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在主甲板上的方法,需要将压载水主管路引至主甲板,需要改动压载水主管路,施工过程非常麻烦、复杂,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造成压载系统较大的压力损失,增加压载泵的负荷;(2)对于将整套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在泵舱的方法,要求所有设备都是防爆的,必然增加系统制造成本,也增添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过程非常麻烦、复杂,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造成压载系统较大的压力损失,增加压载泵的负荷;以及增加系统制造成本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舱内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电解单元,该电解单元的一端通过机舱内的海水主管路与安装在机舱海底门的机舱海水泵的出口连接;该电解单元的另一端通过加药管路向上穿过主甲板,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与泵舱内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连接;在机舱或上层建筑内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中和单元,该中和单元通过加药管路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上方,向下穿过主甲板与泵舱内的压载水排水主管路连接,在电解单元的加药管路和中和单元的加药管路上均串联有逆止阀。在所述电解单元的加药管路和中和单元的加药管路上对应于主甲板和泵舱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的逆止阀。本技术的优点是完全满足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的需要和处理水质指标要求,满足油船的防爆要求。同时,该方法避免了将压载水主管路引至主甲板,避免改动压载水主管路,简化了施工过程,缩小了压载水主管路占用的空间,减小了压载系统的压力损失和压载泵的负荷,也解决了泵舱设备需要防爆的问题。因此可以降低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制造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解单元;2、机舱;3、机舱海水主管路;4、电解单元加药管路;5、主甲板;6、泵舱;7、压载舱装水主管路;8、中和单元;9、上层建筑;10、中和单元加药管路;11、压载舱排水主管路;12、逆止阀;13、机舱海底门;14、泵舱海底门;15、机舱海水泵;16、泵舱压载泵;17、艉尖舱;18、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参见图1,对于一艘76000吨的油船,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将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电解单元I安装在机舱2,电解单元I从机舱海水主管路3取水,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加药管路4中向上穿过主甲板5,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5注入到泵舱6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7,实现活性物质的加药。该电解单元I的一端通过机舱内的海水主管路3与安装在机舱海底门13的机舱海水泵15的出口连接。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中和单元8也安装在机舱2,中和单元8的加药管路10和电解单元I的加药管路一样,向上穿过主甲板5,在主甲板5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5注入到泵舱6的压载水排水主管路11,实现中和试剂的加药。在电解单元I和中和单元8的加药管路上,于主甲板5和泵舱6的位置分别设置逆止阀12,防止水从危险区流向安全区。采用本技术的安装结构,满足了油船的防爆要求,同时,压载水管理系统运行良好,处理水达到排放要求。实施例2:参见图2,对于一艘30万吨的油船,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将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电解单元I安装在机舱2,电解单元I从机舱海水主管路3取水,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加药管路4中向上穿过主甲板5,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5注入到泵舱6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7,实现活性物质的加药。该电解单元I的一端通过机舱内的海水主管路3与安装在机舱海底门13的机舱海水泵15的出口连接。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中和单元8安装在上层建筑9,中和单元8的加药管路10,在主甲板5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5注入到泵舱6的压载水排水主管路11,实现中和试剂的加药。在电解单元I和中和单元8的加药管路上,于主甲板5和泵舱6的位置分别设置上部逆止阀12,防止水的从危险区流向安全区。采用本技术的安装结构,满足了油船的防爆要求,同时,压载水管理系统运行良好,处理水达到排放要求。本技术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7和压载水排水主管路11分别通过一个阀门18与泵舱压载泵16的出口连接,泵舱压载泵16入口安装在泵舱海底门14。该电解单元I、海水主管路3、机舱海底门13和机舱海水泵15,以及水装水主管路7、压载水排水主管路11、阀门18、泵舱压载泵16和泵舱海底门14的安装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从上面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既不需要将压载水主管路引至主甲板,避免了主管路的改动,减小了占用的空间和压载系统的压力损失,又不需要对压载水管理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防爆处理,降低了整套系统的造价和安全风险,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改动压载水主管路,只要将电解单元和中和单元的加药管路引至上 甲板即可,再用逆止阀来保证压载水、次氯酸钠溶液以及中和药剂溶液只能从安全区流向危险区,而不会倒流,加药管路比压载水主管路细得多,因此施工简单。同时,由于压载水管理系统都安装在安全区域,不需要对系统进行防爆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舱(2)内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电解单元(I),该电解单元(I)的一端通过机舱(2)内的海水主管路(3)与安装在机舱海底门(13)的机舱海水泵(15)的出口连接;该电解单元(I)的另一端通过加药管路(4)向上穿过主甲板(5),在主甲板(5)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然后向下穿过主甲板(5)与泵舱(6 )内的压载水装水主管路(7 )连接;在机舱(2 )或上层建筑(9 )内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中和单元(8),该中和单元(8)通过加药管路(10)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上方,向下穿过主甲板(5)与泵舱(6)内的压载水排水主管路(11)连接,在电解单元的加药管路(4)和中和单元的加药管路(10)上均串联有逆止阀(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船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电解单元安装在机舱(2),中和单元安装在机舱(2)或上层建筑(9),电解单元的加药管路(4)和中和单元的加药管路(10)在主甲板上面水平走管至泵舱(6),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付洪田刘光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