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功和专利>正文

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11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由壳体、底座、雾化头、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其特征是电路中分左、右两个共集电极的射极输出器输出高频脉冲信号电压,经电容交叉反馈网络构成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两个大功率三极管轮流交替地导通和截止,有效地解决了三极管耗散功率大的难题,降低了大功率管的参数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稳定、耐用可靠、成本低,节约能源,适用于各种超声雾化装置。(*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特别是一种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现有用于超声波雾化装置的电容三点式晶体振荡器,对振荡元件又是功率元件的高频大功率晶体三极管,要求质量、档次很高,成本增大;同时由于耗散功率大,三极管较易损坏,质量比较难掌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降低了耗散功率,可靠耐用的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由壳体、底座、雾化头、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中三极管BG1的射极通过电容C1、电感L4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相接,BG2的射极通过电容C2、电感L3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BG1的基极通过电感L3、电阻R4、二极管D4,BG2的基极通过电感L4、电阻R5、二极管D3都与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壳体上开有散热孔,其内装有线路板,并通过屏蔽线与雾化头相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2,本技术由壳体1、底座2、雾化头3、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电源电路5等组成。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包括三极管BG1~BG3、电感L1~L4、二极管D1~D4、电容C1~C4、电阻R1~R5等;电源电路5包括变压器B1、整流桥Z、电容C5、C6等。电路中用一个小功率管BG3和电阻R1、R2、R3组成一个恒流器,分别给大功率管BG1、BG2的基极提供恒定的偏置电流,从而控制大功率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的工作电流。利用稳压二极管D3、D4的单向导电性能对BD1、BG2的基极起隔离作用。R4、R5是限流保护电阻。线圈L1、L2、L3、L4同绕在一个线圈骨架上,起互感作用。而L1、L2分别是二个大功率三极管BG1、BG2发射极的直流电阻,同时对发射极输出的正弦信号电压起升压作用,阻止高频电流的通过,实质亦是一个高频扼流圈。而稳压二极管D1、D2起支路放电作用。主电路是两个同型配对两普通大功率三极管进行放大,振荡输出。电路中BG1的发射极经C1、L4耦合到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经C2、L3又耦合回BG1的基极,实际上是一个两级交叉耦合的晶体反相器,由于每一级发射极的输出信号总是与基极的输入信号反相的,经过两级反相后得到的输出信号正好与输入信号同相,所以电路的这种连接就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闭合环路。电源一通时,BG1、BG2两管都趋于导通,但其发展不平衡,设BG1的发射极电流ie1增大快些,则L1的压降也就是ue1将增大,经过C1、L4耦合引起BG2的基极ub2上升,经BG2的反相放大,使ue2下降,又经过C2、L3的耦合使BG1的基极ub1下降,经BG1反相放大,导致BG1发射极ue1进一步上升。这种正反馈连锁反应迅速地使电路进入BG1饱和导通,BG2完全截止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不能持久的,因为此后电容C2要被充电,而C1则放电,电源Ee经过BG1的集电极-基极使C2充电到两端电压为Ee(电源电压)。充电的时间常数为C2、L2,而C1则经BG1的集电极-发射极和C4、TD(换能器片)向电源放电,放电时间常数为C4TD.C1,由于基极的偏流电阻大于发射极的电阻,所以放电时间常数大于充电时间常数,亦即放电过程要比充电过程慢,当C1逐渐放完电时,BG2即由集电结承受反向偏置转到正向偏置,于是发射极电流ie开始上升,L2的压降亦即ue2也开始上升,这就引起了正馈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使电路迅速地翻转到BG1截止,BG2饱和导通的状态。这个状态也是不能持久的,此后电容C1开始充电,而C2则开始放电,同样,C2经BG2的集电极-发射极和C3、TD向电源放电,放电时间常数C2C3TD,当C2逐渐放电完了时,BG1的集电结又由反向偏置转为正向偏置,于是电路又发生翻转,就这样,正反馈作用使这个电路维持着自激振荡,BG1、BG2轮流交替地饱和导通和截止。结果在每个管的发射极上输出高频脉冲信号电压,通过TD转变为高频机械振动,由TD在水中的特殊功能(勒内效应)产生超声波喷泉雾化。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大功率管的耗散功率,降低了大功率管的参数要求,工作稳定,耐用可靠。2.线路简单合理,成本较低,节约能源,适合于各种超声雾化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由壳体1、底座2、雾化头3、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电源电路5,其特征在于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中三极管BG1的射极通过电容C1、电感L4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相接,BG2的射极通过电容C2、电感L3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BG1的基极通过电感L3、电阻R4、二极管D4,BG2的基极通过电感L4、电阻R5、二极管D3都与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开有散热孔6,其内装有线路板7,并通过屏蔽线与雾化头3相接。专利摘要一种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由壳体、底座、雾化头、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其特征是电路中分左、右两个共集电极的射极输出器输出高频脉冲信号电压,经电容交叉反馈网络构成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两个大功率三极管轮流交替地导通和截止,有效地解决了三极管耗散功率大的难题,降低了大功率管的参数要求。本技术工作稳定、耐用可靠、成本低,节约能源,适用于各种超声雾化装置。文档编号B05B17/04GK2181998SQ9420095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功和 申请人:李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雾化器,由壳体1、底座2、雾化头3、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电源电路5,其特征在于:自激多谐振荡超声波发生电路4中三极管BG1的射极通过电容C1、电感L4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相接,BG2的射极通过电容C2、电感L3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BG1的基极通过电感L3、电阻R4、二极管D4,BG2的基极通过电感L4、电阻R5、二极管D3都与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功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功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