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956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它包括有灭弧罩,灭弧罩内设置有由电磁系统控制的至少一对动触头和静触头,每对动、静动触头的触点前方设置有一个灭弧栅片组;每个灭弧栅片组由竖直设置并平行排列的多片栅片组成,每一片栅片下端边缘设置有锯形齿,其中最靠近上述触点的一片栅片下端的高度高于同一组的其他栅片下端。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提高了整个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灭弧效果好,使触头电寿命大大增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电寿命,而 电寿命的长短与灭弧系统的灭弧效果有直接关系。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由电磁系统、灭弧系统、动触头与静触头以及外壳等组成,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灭弧室内设置有一排栅片,栅片下端开有缺口。前端的栅片主要引导电弧向着后面的栅片的方向移动,但是由于这种交流接触器的栅片上设置的缺口高度基本平行,栅片在引导电弧在沿着缺口向后面的栅片的方向移动过程中,电弧会由于栅片的阻挡而逐渐减弱,所以位于前端的栅片较多地将电弧引向了自身而不是后面的栅片,电弧引导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存在着灭弧效果欠佳、电寿命较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灭弧能力的交流接触器灭弧>J-U ρ α装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有灭弧罩,灭弧罩内设置有由电磁系统控制的至少一对动触头和静触头,每对动、静动触头的触点前方设置有一个灭弧栅片组;每个灭弧栅片组由竖直设置并平行排列的多片栅片组成,每一片栅片下端边缘设置有锯形齿,其中最靠近上述触点的一片栅片下端的高度高于同一组的其他栅片下端。所述栅片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锯形齿栅片,第一片栅片下端的高度高于其他栅片,在来灭弧过程中可引导电弧沿着缺口向后面的栅片的方向移动,使电弧能够较均匀的散布在各个栅片之间,提高了灭弧效果;栅片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增强气体流动,提高了对电弧的气吹冷却作用。由此设置提高了整个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灭弧效果好,使触头电寿命大大增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栅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有灭弧罩I,灭弧罩内设置有由电磁系统控制的多对动触头2和静触头3,每对动、静动触头的触点前方设置有一个灭弧栅片组;每个灭弧栅片组由竖直设置并平行排列的多片栅片4组成,每一片栅片下端边缘设置有锯形齿5,其中最靠近上述触点的一片栅片4下端的高度高于同一组的其他栅片下端。栅片4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6,增加了对电弧的气吹冷却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有灭弧罩(I),其特征在于灭弧罩内设置有由电磁系统控制的至少一对动触头(2)和静触头(3),每对动、静动触头的触点前方设置有一个灭弧栅片组;每个灭弧栅片组由竖直设置并平行排列的多片栅片(4)组成,每一片栅片下端边缘设置有锯形齿(5),其中最靠近上述触点的一片栅片(4)下端的高度高于同一组的其他栅片下端。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片(4)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它包括有灭弧罩,灭弧罩内设置有由电磁系统控制的至少一对动触头和静触头,每对动、静动触头的触点前方设置有一个灭弧栅片组;每个灭弧栅片组由竖直设置并平行排列的多片栅片组成,每一片栅片下端边缘设置有锯形齿,其中最靠近上述触点的一片栅片下端的高度高于同一组的其他栅片下端。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提高了整个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灭弧效果好,使触头电寿命大大增加。文档编号H01H9/34GK202363321SQ20112045105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金泉, 徐素梅, 朱霞, 韩畅 申请人: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泉徐素梅朱霞韩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