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窥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903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窥膜,所述防窥膜包括:PET层、树脂底层、UV树脂层;UV树脂层包括若干列UV树脂单元;所述树脂底层的一面设有PET层,另一面铺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的UV树脂单元。所述UV树脂单元为长方体,各UV树脂单元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防窥膜,应用光学偏光原理技术,使电脑屏幕专供使用者从正面60度视角阅读,即左右30度以外在两侧看不清屏幕上的资料(30度以外不可见是指从左边看时,距屏幕最左边30度以外不可见,从右边看时,距屏幕最右边30度以外不可见),保护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权,使用电脑更为自由自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偏光
,涉及ー种防窥膜,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屏幕的防窥膜。
技术介绍
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当中,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人们通过电子产品的屏幕浏览信息时,浏览的信息很容易被他人获取(由于目前屏幕的可视角较大);尤其对于ー些机密性的信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更不希望上述信息被他人看到。现有的屏幕保护膜通常不具有防窥功能,使得屏幕信息的保密性很差,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具有防窥功能的屏幕保护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窥膜,可有效地保护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权,使用电脑更为自由自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窥膜,所述防窥膜包括PET层、树脂底层、UV树脂层;UV树脂层包括若干列UV树脂单元;所述树脂底层的一面设有PET层,另一面铺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的UV树脂单J Li o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V树脂单元为长方体或棱柱体,各UV树脂単元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之间为空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间隔距离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単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为5-200微米。进ー步地,各UV树脂单元间隔距离为25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为100微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之间设有与UV树脂单元折射率不同的第二 UV树脂单元。进ー步地,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第二 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第二 UV树脂单元的高度相同,为5-200微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微米,各第二 UV树脂単元的宽度为25微米;各UV树脂单元、第二 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为100微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防窥膜,应用光学偏光原理技木,使电脑屏幕专供使用者从正面60度视角阅读,即左右30度以外在两侧看不清屏幕上的资料(30度以外不可见是指从左边看时,距屏幕最左边30度以外不可见,从右边看时,距屏幕最右边30度以外不可见),保护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权,使用电脑更为自由自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防窥膜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窥膜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ニ中防窥膜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參阅图I、图2,本技术掲示了一种防窥膜,所述防窥膜包括PET层10、树脂底层20、UV树脂层;UV树脂层包括若干列UV树脂单元30 ;所述树脂底层20的一面设有PET层10,另一面铺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的UV树脂单元30。本实施例中,所述UV树脂单元30为长方体或棱柱体,各UV树脂单元30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UV树脂单元30之间部分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第二 UV树脂单元40 (为UV成型树脂);uv树脂单元30之间部分为第二 UV树脂单元40时,第二 UV树脂单元40的折射率与UV树脂单元30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如,可以为0. 1-1之间)。各UV树脂单元30间隔距离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单元30的宽度为5-100微米、高度为5-200微米。本实施例中,各UV树脂单元30间隔距离为25微米,各UV树脂单元30的宽度为50微米、高度为100微米。UV树脂单元30之间部分为第二 UV树脂单元40时,各UV树脂单元30、第二 UV树脂単元40的高度可以相同,为5-200微米。优选地,各UV树脂单元30的高度一致、宽度一致、间距一致;当然,各UV树脂单元30的高度、宽度、间距也可以分别不一致。实施例ニ请參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UV树脂单元30的截面结构为梯形,如可以为等腰梯形,也可以为普通的梯形、不规则的梯形。相应地,第二 UV树脂単元40 (本部分也可以为空气)的截面则为倒置的梯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防窥膜,应用光学偏光原理技术,使电脑屏幕专供使用者从正面60度视角阅读,即左右30度以外在两侧看不清屏幕上的资料(30度以外不可见是指从左边看时,距屏幕最左边30度以外不可见,从右边看时,距屏幕最右边30度以外不可见),保护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权,使用电脑更为自由自在。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 其它变形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膜包括=PET层、树脂底层、UV树脂层; UV树脂层包括若干列UV树脂单元; 所述树脂底层的一面设有PET层,另一面铺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的UV树脂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UV树脂单元为长方体或棱柱体,各UV树脂单元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之间为空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间隔距离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単元的高度为5-20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干 各UV树脂单元间隔距离为25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为10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之间设有与UV树脂单元折射率不同的第二 UV树脂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第二 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100微米;各UV树脂单元、第二 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为5-200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微米,各第二 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为25微米;各UV树脂单元、第二 UV树脂单元的高度相同,为100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之一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的高度一致。10.根据权利要求I至8之一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各UV树脂单元的宽度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防窥膜,所述防窥膜包括PET层、树脂底层、UV树脂层;UV树脂层包括若干列UV树脂单元;所述树脂底层的一面设有PET层,另一面铺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的UV树脂单元。所述UV树脂单元为长方体,各UV树脂单元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本技术提出的防窥膜,应用光学偏光原理技术,使电脑屏幕专供使用者从正面60度视角阅读,即左右30度以外在两侧看不清屏幕上的资料(30度以外不可见是指从左边看时,距屏幕最左边30度以外不可见,从右边看时,距屏幕最右边30度以外不可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煜袁顺年郑喜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