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864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栅灯具,包括灯具底座和反光侧板,在所述灯具底座和所述反光侧板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所述反光底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底部,所述反光侧板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相匹配的凸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格栅灯具,通过所述反光侧板与所述反光底板的配合,消除所述反光侧板与所述反光底板之间的间隙,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尽可能的反射回去;在照明时,光通量能够尽可能释放,较多的光线能够反射出去,尽可能减少了光线的损失,提高了反光率,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灯具,具体涉及ー种节能、提高照明效率的格栅灯具
技术介绍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在日常生活中,人对灯具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照亮使用区域,对于光的柔和舒适度,节能概念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现有市场上的照明器具(如图I和如图2),反光底座I具有一定的反光功能,相当于是反光底板,所述反光底座I底部与反光侧板2相隔一段距离,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没有完全贴合,光线从缝隙中射出,不会形成反射,这部分的光就会损失掉,损失在灯体里(尤其是向上的光通),所以市场上的灯具具有效率低下、眩光刺目等问题。因此,一种能够減少光通损失,节能,提高照明效率的格栅灯具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減少光通损失,节能,提高照明效率的格栅灯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栅灯具,包括灯具底座和反光侧板,在所述灯具底座和所述反光侧板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所述反光底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底部,所述反光侧板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相匹配的凸沿。优选的,所述凸沿上开设有便于定位、用干与所述反光底板配合紧密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干与所述反光底板相接触的所述凸沿一面。优选的,在所述反光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块。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凸块的数量相等,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凸块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反光底板的横截面为波浪圆弧形或者是折弯圆弧形。优选的,所述反光底板与所述反光侧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者是铆接。优选的,在所述反光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除尘的网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格栅灯具,包括灯具底座和反光侧板,在所述灯具底座和所述反光侧板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所述反光底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底部,所述反光侧板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相匹配的凸沿;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格栅灯具,通过所述反光侧板与所述反光底板的配合,消除所述反光侧板与所述反光底板之间的间隙,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尽可能的反射回去;在照明时,光通量能够尽可能释放,较多的光线能够反射出去,尽可能減少了光线的损失,提高了反光率,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传统灯具光学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I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I的光学不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I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2反光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格栅灯具实施例3反光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I.灯具底座 2.反光侧板 3.反光底板 4.网板 5.凸沿 6.腔室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光通损失,节能,提高照明效率的格栅灯具。实施例1,如图3、如图4、如图5和如图6所示,一种格栅灯具,包括灯具底座I和反光侧板2,在所述灯具底座I和所述反光侧板2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3,所述反光底板3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2底部,所述反光侧板2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3相匹配的凸沿5 ;所述反光底板3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凸沿5与所述反光侧板2的圆弧面相接触。在所述反光侧板2上设置用于除尘的网板4 ;所述反光底板3与所述反光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铆钉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此,本技术不做任何限定,以能够实现本技术且不影响反射效率为主。其装配过程是所述灯具底座I内开设有腔室6,将所述反光底板3安装于所述腔室6内,接着将灯管安装于腔室6内的灯座(未示出)上;在灯具底座上设置有卡扣(未示出),在所述反光侧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7,再将反光侧板2与所述灯具底座I卡接,则所述反光底板3与所述反光侧板2贴合。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反光侧板2与所述反光底板3的配合,消除所述反光侧板2与所述反光底板3之间的间隙,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尽可能的反射回去;在照明时,光通量能够尽可能释放,较多的光线能够反射出去,尽可能減少了光线的损失,提高了反光率,节约了能源。实施例2,如图7所示,其余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沿5上开设有便于定位、与所述反光底板3配合紧密的凹槽(未示出),所述凹槽设置于与所述反光底板3相接触的所述凸沿5—面,在所述反光底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块(未示出),所述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凸块的数量相等,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凸块的位置相对应;同时,所述反光底板3的横截面呈折弯圆弧形,通过折弯设备,将反光底板3按照规定的尺寸进行折弯,从而形成一定的圆弧状。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相配合,可以使得所述反光底板3和所述反光侧板2配合更紧密,使得光线能够尽可能的全部反射,不会造成光线的浪费,从而达到提闻反射效率,节约电能的目的。实施例3,如图8所示,其余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反光底板3的横截面呈波浪圆弧形,同样可以达到減少光通损失,节能,提高照明效率的目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格栅灯具,包括灯具底座I和反光侧板2,在所述灯具底座I和所述反光侧板2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3,所述反光底板3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2底部,所述反光侧板2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3相匹配的凸沿5 ;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格栅灯具,通过所述反光侧板2与所述反光底板3的配合,消除所述反光侧板2与所述反光底板3之间的间隙,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尽可能的反射回去;在照明时,光通量能够尽可能释放,较多的光线能够反射出去,尽可能減少了光线的损失,提高了反光率,节约了能源。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格栅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底座和反光侧板,在所述灯具底座和所述反光侧板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反光底板,所述反光底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反光侧板底部,所述反光侧板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反光底板相匹配的凸沿。2.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岌孙海正汪竹琨
申请(专利权)人:万阳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