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洪哲专利>正文

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521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内酰脲、烷基多醣苷、乙二醇苯醚、氨基乙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仲醇聚氧乙烯醚、苯甲酸苄酯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涤纶及混纺(纱线)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加工方式,将纱线及织物的前处理包括纱线及针织品的除油、梭织布的退浆、轻减量、涤棉织物的漂白处理等与染色工序合成一浴处理,并降低了同浴染色的染色温度,免除大部分染色织物的还原清洗工序,节水60%以上、节电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纯涤纶、涤棉、涤粘、涤氨纶、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等涤纶混纺纱线及织物、PTT、PBT等混纺纱线及织物的印染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针织、梭织的涤纶及混纺织物在染色前需经过高温前处理,去除纺织油迹、污溃、浆料等,前处理加工后再经过水洗、中和工序才能进入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织物在高温高压染色机中采用130°C的高温染色,染色结束后对中深色织物还 需经过还原清洗加工以去除浮色提高水洗牢度。传统的前处理、染色加工的工序长,使用大量的水、电、蒸汽,同时排除大量的污水和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纱线及织物的前处理包括纱线及针织品的除油、梭织布的退浆、轻减量、涤棉织物的漂白处理等与染色工序合成一浴处理,并降低同浴染色的染色温度,免除大部分染色织物的还原清洗工序,节水、节电、节省蒸汽,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9000 O. 5-10%、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 0.5-5%、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 0.5-6%、 乙内酰脲6-20%、 烷基多醣苷O. 5-5%、 乙二醇苯醚O. 5-1%、 氨基乙酸钠5_15%、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1_5%、苯甲酸苄酯O. 5-1.5%、纯净水含盐量低于IOppm余下量,上述组分总和为100%。所述的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先在安装有不锈钢搅拌器的乳化分散机中加入全部配方量的纯净水,然后启动设备,将各组分按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内酰脲、烷基多醣苷、乙二醇苯醚、氨基乙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苯甲酸苄酯、纯净水组分顺序依次加入,全部组分加完后再继续乳化分散0. 5-2小时,待溶液呈现透明的淡棕色后停止搅拌,加工完成。为了提高织物的低温洗涤性能,使助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所述原料组分中还包括仲醇聚氧乙烯醚,其重量百分比为0. 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涤纶及混纺(纱线)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加工方式,将纱线及织物的前处理包括纱线及针织品的除油、梭织布的退浆、轻减量、涤棉织物的漂白处理等与染色工序合成一浴处理,并降低了同浴染色的染色温度,免除大部分染色织物的还原清洗工序,节水60 %以上、节电30 %以上、节省蒸汽在30%以上,缩短生产时间35%以上,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9000 5%、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1%、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0.5%、 乙内酰脲15%、烷基多醣苷3%、 乙二醇苯醚0. 5%、 氨基乙酸钠10%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2%、仲醇聚氧乙烯醚0.5%、 苯甲酸苄酯1%、 纯净水含盐量低于IOppm 61. 5%。此染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先在安装有不锈钢搅拌器的乳化分散机中加入全部配方量的纯净水,然后启动设备,将各组分按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内酰脲、烷基多醣苷、乙二醇苯醚、氨基乙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仲醇聚氧乙烯醚、苯甲酸苄酯、纯净水组分顺序依次加入,全部组分加完后再继续乳化分散0. 5-2小时,待溶液呈现透明的淡棕色后停止搅拌,加工完成。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9000 6%、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2%、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3%、 乙内酰脲6%、烷基多醣苷5%、乙二醇苯醚1%、 氨基乙酸钠1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5%、仲醇聚氧乙烯醚3%、苯甲酸苄酯1.5%、 纯净水含盐量低于IOppm 52. 5%。此染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以涤纶针织物为例,将涤纶针织坯布不经过前处理除油加工,直接入缸染色,先加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或实施例2中的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I. 5-3g/l,再加入分散染料自60°C起控制升温速率在O. 6-I0C /分钟,直接升温到120-125°C后保温20-50分钟,然后以1-2°C /分钟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75°C以下再排液水洗,染色后的中浅色经过1-2次水洗即可,深色需经过80°C以上热水洗一次,再冷水洗即可出缸,即完成前处理和染色的同浴加工。结果1)两实施例与传统的涤纶针织物前处理、染色加工相比,均省略了传统加工需加入除油剂、螯合分散剂、纯碱、烧碱等在100-130°C左右的前处理加工和随后的水洗、中和工序。2)与传统的涤纶针织物染色工序相比,不加入醋酸、高温匀染剂,不需要130-135°C的高温染色,直接在120-125°C染色,上色率比传统染色均提高10%以上,节省了分散染料使用量、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免除了中深色织物传统工艺中采用不环保的含硫还原剂的还原清洗工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色牢度略高于传统工艺,颜色鲜艳,织物手感柔软蓬松。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9000 0. 5%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4%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1.5% 乙内酰脲20% 烷基多醣苷5% 乙二醇苯醚1% 氨基乙酸钠5%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1% 苯甲酸苄酯0.5% 纯净水含盐量低于IOppm 61. 5%。此染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先在安装有不锈钢搅拌器的乳化分散机中加入全部配方量的纯净水,然后启动设备,将各组分按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内酰脲、烷基多醣苷、乙二醇苯醚、氨基乙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苯甲酸苄酯、纯净水组分顺序依次加入,全部组分加完后再继续乳化分散0. 5-2小时,待溶液呈现透明的淡棕色后停止搅拌,加工完成。以涤纶/粘胶混纺梭织物为例,涤纶/粘胶混纺梭织物不经过前处理退浆、除污加工,坯布直接入缸染色,先加入本专利技术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2-4g/l,再加入高温分散剂或元明粉、分散染料自60°C起控制升温速率在0. 6-l°C /分钟,直接升温到120-125°C后保温20-50分钟,然后以1_2°C /分钟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75°C以下再排液水洗,染色后的中浅色经过1-2次水洗即可,深色需经过80°C以上热水洗一次,再冷水洗即可出缸,完成前处理和染色的同浴加工。结果1)与传统的涤纶/粘胶混纺梭织物的前处理退浆、染色加工相比,省略了传统加工需加入除油剂、螯合分散剂、精炼剂、渗透剂、纯碱、烧碱等在100-130°C左右的前处理退浆加工和随后的水洗、中和工序。2)与传统的涤纶/粘胶混纺梭织物染色工序相比,不加入醋酸、高温匀染剂,不需要130-135°C的高温染色,直接在120-125°C染色,上色率比传统染色提高10%以上,节省分散染料、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色牢度略高于传统工艺,颜色鲜艳,织物手感柔软蓬松。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短流程低温染色助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洪哲
申请(专利权)人:祝洪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