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9725 阅读:5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包括3D光栅显示屏,所述3D光栅显示屏还包括偏光片、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偏光片黏结于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黏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灌装有液晶,所述面ITO玻璃基板与底ITO玻璃基板上分别设计有对应的1种以上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使得用户可依据不同需求,通过控制器选择对应开口率比值的光栅条纹,选择性的遮挡TFT-LCD显示屏的像素显示的面积大小,动态调整最适合的开口率,获取最佳的3D显示效果及3D娱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3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据研究,人类在现实世界观察物体时,由于两眼处于不同的水平位置上,即存在瞳间距,使得左、右眼观察到的实体图像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存在视差,由于视差的存在,通过头脑神经的处理,使得我们可以感知三维世界的深度立体变化,这就是所谓的3D视觉原理。一般存在于立体显示模式下,应该由左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右眼;同理,应该由右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左眼,通过将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使观者看到3D图像,根据这一原理,现有技术通过图形空间分离法使平板显示器实现裸眼3D显示功能,通过3D光栅显示屏上的光栅条纹对平板显示器的像素进行选择性遮挡,背光源的光线经各个像素透射后,由光栅条纹上的电极宽和电极间隙控制奇、偶数的列像素,透射的光线分别进入人的左、右眼,形成视觉差,再经人大脑神经合成形成立体效果,其中光栅电极宽和电极间隙的大小与平板显示器像素的大小密切相关,由于两眼对光栅的观察角位不同,因而两眼会看到两个不同的图像,其中左眼看到由奇数列像素所构成的图像,而右眼则看到由偶数列像素所形成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就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裸眼3D显示模块上所用的3D光栅显示屏,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是由一根COM驱动电极加一根SEG驱动电极构成,而其在单个光栅条纹Pitch (线宽+线缝)一定的情况下,线缝占Pitch的比值是固定的,即开口(透过)率单一不变无法动态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观看者、不同类型产品对开口率大小的差异性需要。因此,有必要实现一种让不同的观看者据个人需求特点,动态选择自己适应、满意的3D显示效果,使其观看到的3D界面更加清晰、逼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开口率单一不可动态调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包括3D光栅显示屏,所述3D光栅显示屏还包括偏光片、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偏光片黏结于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黏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灌装有液晶,所述面ITO玻璃基板与底ITO玻璃基板上分别设计有对应的I种以上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电路及控制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向3D光栅显示屏输出驱动电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口率的选择,并根据不同的开口率显示指令控制驱动电路向3D光栅显不屏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上的光栅条纹的Pitch为对应TFT-IXD显示屏的像素的数倍,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上的驱动电极具有上电极COM和下电极SEG双层,所述上电极引出单个引脚C0M,所述下电极分别引出一个以上引脚SEG,根据控制所述驱动电极的宽度决定开口率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为黑白液晶显示屏,所述上电极呈现块状,下电极呈梳条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3D光栅显示屏、黏接材料、TFT-LCD显示屏及背光,所述黏接材料黏附在LCD显示屏上,所述3D光栅显示屏通过黏接材料与所述TFT-IXD显示屏黏合,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上设计有I种以上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所述背光位于TFT-IXD显示屏的背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还包括驱动电路及控制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3D光栅显示屏输出驱动电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口率的选择,并根据不同的开口率显示指令控制驱动电路向3D光栅显示屏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3D光栅显示屏还包括偏光片、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所述偏光片黏结于面ITO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ITO玻璃基板和底ITO玻璃基板黏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灌装有液晶,所述面ITO玻璃基板与底ITO玻璃基板上分别设计有对应的I种以上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上的光栅条纹的Pitch为对应TFT-IXD显示屏的像素的数倍,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上的驱动电极具有上电极COM和下电极SEG双层,所述上电极引出单个引脚C0M,所述下电极分别引出一个以上引脚SEG,根据控制所述驱动电极的宽度决定开口率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I种以上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为4种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所述上电极呈现块状,下电极呈梳条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3D光栅显示屏为常白型的黑白液晶显示屏,所述黏接材料为口字胶或UV胶等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3D光栅显示屏上设计多个可动态选择开口率比值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用户可依据不同需求通过控制器选择对应开口率比值的光栅条纹选择性的遮挡TFT-LCD显示屏的像素显示的面积大小,动态调整最适合的开口率,获取最佳的3D显示效果及3D娱乐体验;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3D光栅显示屏为常白型的黑白液晶显示屏,观看普通2D图像时,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均不受影响。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光栅显示屏的上电极COM示意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栅显示屏的下电极SEG示意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栅显示屏上、下电极的贴合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3D光栅显示屏与TFT-LCD显示屏粘合时光栅显示屏的光栅条纹显示示意 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开口率在Xl%时光栅条纹的驱动电极示意 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开口率在X2%时光栅条纹的驱动电极示意 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开口率在X3%时光栅条纹的驱动电极示意图; 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开口率在X4%时光栅条纹的驱动电极示意 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3D光栅显示屏的光栅条纹摭挡像素在人眼形成3D图像的光路几何原理 附图11是TFT-IXD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可动态选择开口率的裸眼3D显示模块包括3D光栅显示屏I、驱动电路(图未示)及控制器(图未示),其中,3D光栅显示屏I为一常白型的黑白液晶显示屏,具体还包括偏光片11、面ITO玻璃基板12和底ITO玻璃基板13,偏光片11黏结于面ITO玻璃基板12的上方,面ITO玻璃基板12和底ITO玻璃基板13黏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灌装有液晶,面ITO玻璃基板12与底ITO玻璃基板13上分别设计有对应的I种以上的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驱动电路用于向3D光栅显示屏I输出驱动电压,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口率的选择,并在接收用户输入的开口率显示指令后,控制驱动电路根据显示指令向3D光栅显示屏I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设计有4种可控制开口率的横向或竖向光栅条纹,开口率分别为X1%、X2%、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良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