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616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包括:冲头,其设有一凸伸部;以及模扭,其设有一第一收容孔,用以收容所述冲头的凸伸部,所述冲头及模扭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冲孔组件还包括两个螺套,所述螺套设有一第二收容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冲头及模扭可活动延伸入螺套的第二收容孔中,并分别与螺套螺接。通过在冲孔组件中增加两个螺套,可满足不同直径的CH孔的冲压需求,便于冲孔组件的更换,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孔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在汽车覆盖件制造领域中,所使用的拉延模的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H孔是指研模用工艺孔,研模时采用CH孔进行制件定位,可以保证拉延模前后序定位的一致性,从而达到保证制件精度的目的。CH孔非最终产品上的功能孔,在拉延模调试稳定后,CH孔需堵上,以防止在制件上留下痕迹,影响汽车覆盖件的表面质量。CH孔普遍用于制造汽车覆盖件的拉延模中,它是模具调试时核对前后工序模具型面尺寸偏差的定位基准。因此,在实际生产出来的制件并非最终的成型件,其具有一定的回弹、变形、或者R角放大,后序研磨就需要这个CH孔作为基准,进行调试。参图I至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CH孔的冲孔组件100包括冲头10,该冲头10 具有一凸伸部101,以及模扭11,模扭11设有一与冲头10的凸伸部101相配套的收容孔 (未图示)。当需要冲CH孔时,先冲压出拉延件3,然后在上模座I中装上冲头10,在下模座 2中装上模扭11,再将已经冲压出的拉延件3重新放入拉延模100内冲出CH孔。目前,常用的CH孔的冲孔组件100为D6或D10,其分别代表可以冲出直径为6mm 和IOmm的CH孔。但是,如果需要变更CH孔直径时,则需要人工将CH孔的冲孔组件从上模座I、下模座2中分别取出冲头10与模扭11。但是冲头10与模扭11与上模座I及下模座 2 一旦固定后就很难被取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CH孔的冲组件100存在着使用不方便,更换困难,生产效率较低等缺点。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CH孔的冲孔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其可满足不同直径的CH孔的冲压需求,便于冲孔组件的更换,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包括冲头,其设有一凸伸部;以及模扭,其设有一第一收容孔,用以收容所述冲头的凸伸部,所述冲头及模扭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冲孔组件还包括两个螺套,所述螺套设有一第二收容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冲头及模扭可活动延伸入螺套的第二收容孔中,并分别与螺套螺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套的第二收容孔至少包括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冲孔组件中增加两个螺套,可满足不同直径的CH孔的冲压需求,便于冲孔组件的更换,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 CH孔的冲孔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不的CH孔的冲孔组件在拉延|旲中的首I]面不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装配前的立体示意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5为图4中所示的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的冲头的主视图6为图4中所示的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的模扭剖面示意图7为图3所示的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中用于收容冲头或模扭的螺套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 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图3至图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200,包括冲头30,其设有一凸伸部301 ;以及模扭40,其设有一第一收容孔402,用以收容所述冲头的凸伸部301,所述冲头30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302, 模扭40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401。结合参照图7,该冲孔组件200还包括两个螺套20,所述螺套20设有一第二收容 201,其内壁设有内螺纹202,所述冲头30及模扭40可活动延伸入螺套20的第二收容孔201 中,并分别与螺套20螺接。配合参照图2,两个螺套20可分别设置在上模座I的螺套收容孔(未图示)及下模座2的螺套收容孔(未图示)中。然后将冲头30通过其一端的外螺纹302与螺套20的第二收容孔201中的内螺纹202螺接固定。同样,模扭40也可通过其一端设置的外螺纹401与螺套20的的内螺纹202螺接固定。螺套20的第二收容孔202可以为盲孔,也可为贯穿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冲头 20与模扭40的规格可以为D6,也可为D10,其可分别冲压出直径为6mm或IOmm的CH孔。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包括冲头,其设有一凸伸部;以及模扭,其设有一第一收容孔,用以收容所述冲头的凸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及模扭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冲孔组件还包括两个螺套,所述螺套设有一第二收容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冲头及模扭可活动延伸入螺套的第二收容孔中,并分别与螺套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H孔的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的第二收容孔至少包括盲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H孔的冲孔组件,包括冲头,其设有一凸伸部;以及模扭,其设有一第一收容孔,用以收容所述冲头的凸伸部,所述冲头及模扭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冲孔组件还包括两个螺套,所述螺套设有一第二收容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冲头及模扭可活动延伸入螺套的第二收容孔中,并分别与螺套螺接。通过在冲孔组件中增加两个螺套,可满足不同直径的CH孔的冲压需求,便于冲孔组件的更换,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1D28/34GK102601216SQ20121005989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孙浩, 赵盛林, 邵杰, 陈江, 雷雨成, 黎华清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成黎华清陈江邵杰赵盛林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