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膜、偏振片、图像显示器和制备防眩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2929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眩膜,其包括:透明支持体;和由包含可固化的树脂化合物(A)和透光性颗粒(B)的组合物形成的防眩层。通过用厚度除以透光性颗粒(B)的平均颗粒直径获得的数值为1.1-3.0。防眩膜的总光雾度值为0.5%-5.0%且内光雾度值为1.5%或更低。透光性颗粒(B)在防眩层中的上分布比例为45%-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各种图像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在其表面上使用防眩膜和防眩防反射膜,以防止由于外部光线的反射和图像的眩光导致的对比度变差。随着这样的图像显示器在办公室和家庭中的广泛使用,要求改善显示器的防眩性质防止室内荧光灯和观看者的图像进入和映照在显示器的表面。此外,要求在明亮的地方显示器对比度的进一步改善(参见例如JP-A-2005-316450)。防眩膜利用防眩功能和光散射功能,所述防眩功能通过将透光性颗粒添加至防眩层从而在防眩层表面形成不规则体而导致光的散射(表面散射),所述光散射功能通过防眩层中存在的透光性颗粒和透光性树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而发生(内散射)。在表面散射用于使防眩膜具有防眩功能的情况下,图像显示器表面可能看起来是浅褐色,这使黑色的生动性变差,并且使由于表面不规则体而由它们的透镜效应导致的眩光变糟。将内散射用于改善眩光和对比度的观看角度性质等。然而,过大的内散射导致显示对比度变差。同时,小的内散射不足以克服由于表面不规则性而产生的眩光。在两种情况下,内散射都面对两难的问题。JP-A-2010-191412和JP-A-2010-256850描述了防眩膜,其用于抑制图像的眩光,不带来任何超过防止涂覆膜被增白所需的防眩性质,从而抑制对比度的变差。这些文献还描述了用于制备防眩膜的多个因素,例如优选的粒径、厚度、光雾度值和不规则形状(Sm值)。然而,在光雾度为5%或更低的极低的区域,眩光极大地变化,这取决于涂覆膜中存在的颗粒的聚集和位置。由于这些原因,因此很难说JP-A-2010-191412和JP-A-2010-256850中描述的防眩膜具有足够抑制眩光的能力。具体而言,JP-A-2010-191412描述了在I. 0%至5. 0%的光雾度值和10 μ m至150 μ m的Sm值(不规则体之间的平均间隔)下可以克服眩光。由于Sm值是通过将不规则体之间的间隔平均而计算,因此在相同的Sm值下可能有许多表面形状。因此,尽管设计了 I. O %至5. O %的光雾度值和10 μ m至150 μ m的Sm值,但防眩膜不必然具有足以抑制眩光的能力。此外,JP-A-2010-256850定义了十点平均粗糙度和中心线平均粗糙度。由于与JP-A-2010-191412中相同的原因,眩光不能被充分地控制。如同从上述内容可知晓的,
技术介绍
中的防眩设计未能成功地获得能够在足够地获得高对比度的同时抑制眩光的防眩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高对比度并抑制眩光的防眩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所述防眩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所述防眩膜的方法。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实现。<1>防眩膜,其包括透明支持体;和由包含可固化的树脂化合物(A)和透光性颗粒(B)的组合物形成的防眩层,其中所述防眩层具有厚度,其中通过用所述厚度除以所述透光性颗粒(B)的平均颗粒直径获得的数值为I. 1-3. O,所述防眩膜的总光雾度值为O. 5% -5. 0%且内光雾度值为I. 5%或更低,且所述透光性颗粒(B)在所述防眩层中的上分布比例通过下式计算为45% -99% 上分布比例)=(在所述防眩层的厚度方向自所述防眩层的中心起与所述透明支持体侧相反的一侧的50%区域中存在的所述透光性颗粒(B)的数目)/(所述防眩层中存在的所述透光性颗粒(B)的总数目)X100。〈2>如项目I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透光性颗粒⑶的上分布比例为70% -99%。〈3>如项目〈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透光性颗粒(B)的平均颗粒直径为2. O μ m 至 6. O μ m。〈4>如项目〈1>至〈3>之一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防眩层中的透光性颗粒(B)的颗粒聚集程度通过下式计算为I. 0-2. O 颗粒聚集程度=(面内方向中所述防眩层中存在的所述透光性颗粒(B)的总数目)/(该面内方向中所述防眩层中存在的由所述透光性颗粒形成的域的数目)。<5>如项目〈1>至〈4>之一所述的防眩膜,其中通过非接触光学干涉表面轮廓测定法测量,所述防眩膜在与所述透明支持体侧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具有不规则波形的形状,在所述测定法中通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不规则波形而获得的振幅在50 μ m波长下为O. 001 μ m-0. 004 μ m,且在 100 μ m 波长下为 O. 001 μ m_0. 003 μ m。〈6>如项目〈1>至〈5>之一所述的防眩膜,其中用于所述防眩层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胺值为lmgKOH/g至30mgK0H/g的共聚产物。〈7>如项目〈1>至〈6>之一所述的防眩膜,其中用于所述防眩层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有机聚合物增稠剂。〈8>如项目〈1>至〈7>之一所述的防眩膜,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防眩层上或上方的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低于所述防眩层。<9>偏振片,其包括起偏振器(polarizer);和保护膜,其中所述保护膜中的至少一个是项目〈1>至〈8>之一的防眩膜。〈10>偏振片,其包括起偏振器;和保护膜,其中所述保护膜中的一个是项目〈1>至〈8>之一的防眩膜且另一个是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膜。<11>图像显示,在其显示屏上包含项目〈1>至〈8>之一的防眩膜或项目〈9>或<10>的偏振片。<12>制备项目く 1>至〈8>之一的防眩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透明支持体上涂覆、干燥和固化组合物以形成所述防眩层,所述组合物包括所述可固化的树脂化合物(A)和所述透光性颗粒(B)。<13>如项目〈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涂覆和干燥在这个状态下进行其中待涂覆的表面的法线相对于竖直向下的方向形成0° -40°的角。<14>如项目 〈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组合物被涂覆之前所述组合物的粘度为ImPa s至30mPa S。<15>如项目〈12>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组合物被涂覆之后20秒内,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变为70%或更高。<16>如项目〈12>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进ー步包含两种或多种溶剂,且所述溶剂中的至少ー种的沸点为80°C或更低,并且基于所有溶剂的总重量,所述沸点为80°C或更低的至少ー种溶剂的量为30重量% -80重量%。<17>如项目〈12>至〈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为30重量% -70重量%。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具有高对比度并且抑制眩光的防眩膜。此外,可以提供使用所述防眩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器。现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文使用的用于用数值表示物理性质和特性的描述“(数值I)至(数值2) ”指“(数值I)或更多及(数值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明茨木绚子水贝欣树朝仓彻也国安谕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