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少京专利>正文

雾化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636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管结构,该雾化管包括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所述分流管通过朝向所述喷雾管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喷雾管连通,所述喷雾管朝向所述防滴管的一端具有多个小孔,所述喷雾管通过所述小孔与防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的多级管道结构实现雾化,其中,分流管用于连接烟雾机燃烧室喷管口,烟雾机喷出的药液经过分流管第一次喷雾并进行分流后进入喷雾管,经过喷雾管雾化后,未充分雾化的散落液体颗粒经过喷雾管前端正下方与防滴管连接的多个小孔送入防滴管,经过防滴管的二次雾化后形成均匀细致的雾化颗粒喷出,雾化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管结构
技术介绍
雾化管结构在多种领域均有应用。现有的雾化管结构是将药液通过烟雾机出药口从喷管口直接喷出,虽然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将水性药液雾化成水雾状态,但是产生的水雾颗粒较粗,雾滴直径大小不均匀,防治效果差,药液浪费也比较严重。尤其当烟雾机功率不足时,从喷管口喷出的小水滴会直接散落地面,无法达到均匀细微,弥漫飘散的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多级雾化、雾化效果好的雾化管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管结构,包括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 喷雾管和防滴管,所述分流管通过朝向所述喷雾管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喷雾管连通,所述喷雾管朝向所述防滴管的一端具有多个小孔,所述喷雾管通过所述小孔与防滴管连通。其中,所述分流管通过焊接支撑点焊接在所述喷雾管内。分流管与喷雾管保持同心的结构,且分流管与喷雾管之间保持畅通,无障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管结构,采用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的多级管道结构实现雾化,其中,分流管用于连接烟雾机的燃烧室喷管口,烟雾机喷出的药液经过分流管进行分流后进入喷雾管,经过喷雾管雾化后,未充分雾化的散落液体颗粒经过喷雾管前部正下方的多个小孔直接流入防滴管内,经过防滴管的二次雾化后形成均匀细致的雾化颗粒喷出,雾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雾化管结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I、分流管2、喷雾管3、防滴管4、小孔 5、焊接支撑点 6、喷雾口7、药液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为了方便清晰地表达,本申请采用透视关系表达各部件的位置关系。 其中,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均为空心的管体,一般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使用耐腐蚀的其它金属材料制作。图中,本技术的雾化管结构,包括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I、喷雾管2和防滴管3,分流管I通过朝向喷雾管2的液体出口与喷雾管2连通,喷雾管2朝向防滴管3的一端具有多个小孔4,喷雾管2通过小孔4与防滴管3连通。其中,防滴管通过喷雾口 6喷出均匀细致的雾化颗粒,药液入口 7同时为本喷雾管的安装固定孔。安装方法是药液入口 7垂直位于喷管的正上方,与喷雾管前端最下方的多个渗漏孔相对应。药液入口 7与喷雾管的多个小孔中点呈180度。在本实施例中,分流管I通过冲压翻边的120度方向上的三个焊接支撑点5焊接在喷雾管2内,两管圆心保持同心,两管壁之间保持通风透气,畅通无阻。当然,分流管I也可以通过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在喷雾管2内,如钢丝支撑或者不锈钢薄板折弯支撑方式,只要是采用多层金属管同心固定连接方式,使得分流管I通过朝向喷雾管2的液体出口与喷雾管2连通,且喷雾管2通过小孔4与防滴管3连通的雾化管结构,均是对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管结构,采用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的多级管道结构实现雾化,其中,分流管用于连接烟雾机燃烧室喷管口,烟雾机喷出的药液经过分流管进行分流后进入喷雾管,经过喷雾管雾化后,未充分雾化的散落液体颗粒经过喷雾管前端正下方的三个小孔漏入防滴管,经过防滴管的二次雾化后形成均匀细致的雾化颗粒喷出,雾化效果好。本高效喷水雾化管由三部分三个零件组成,分别为分流管,喷雾管,防滴管。因为燃烧室喷管口短于喷雾管口,在机器工作时,燃烧室喷管喷出的高温气流在喷雾管的作用下会产生烟 效应,拉风并促使气流快速通过.本喷雾管三级式的结构设计,每一级喷管口在气流通过时,喷管口除了形成强烈的烟囱效应外,还会在外围产生一种向内"卷气" 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将前级未经充分雾化的散落液体颗粒吸入喷管内经过下一级喷管进行二次雾化,最终使机器所喷出的液体都能充分均匀雾化。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雾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所述分流管通过朝向所述喷雾管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喷雾管连通,所述喷雾管朝向所述防滴管的一端具有多个小孔,所述喷雾管通过所述小孔与防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通过焊接支撑点焊接在所述喷雾管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管结构,该雾化管包括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所述分流管通过朝向所述喷雾管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喷雾管连通,所述喷雾管朝向所述防滴管的一端具有多个小孔,所述喷雾管通过所述小孔与防滴管连通。本技术采用依次内外嵌套的分流管、喷雾管和防滴管的多级管道结构实现雾化,其中,分流管用于连接烟雾机燃烧室喷管口,烟雾机喷出的药液经过分流管第一次喷雾并进行分流后进入喷雾管,经过喷雾管雾化后,未充分雾化的散落液体颗粒经过喷雾管前端正下方与防滴管连接的多个小孔送入防滴管,经过防滴管的二次雾化后形成均匀细致的雾化颗粒喷出,雾化效果好。文档编号B05B1/34GK202343357SQ201120443848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朱少京 申请人:朱少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京
申请(专利权)人:朱少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