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571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3:29
一种飞秒脉冲整形装置,由一组沿飞秒脉冲入射方向、平行依次放置的多个周期相同的高密度透射式光栅构成,该光栅组的的每个光栅垂直于所述的飞秒激光入射方向,依次间隔为L1、L2、…、Ln-1,该光栅组固定在调节装置上,该调节装置具有控制所述光栅沿入射脉冲纵向移动和垂直于入射脉冲横向移动的精密微调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和以往装置比较,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易集成化,便于调节,输出光无角色散等优点,在微加工领域、量子动力学控制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秒激光,特别是一种利用高密度透射式光栅堆栈方法来实现飞秒脉冲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飞秒激光脉冲具有极高峰值功率和超短脉冲宽度等优点,在超快过程检测,微纳加工以及科研和工业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飞秒激光脉冲是目前人类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短的一个时间过程,因此飞秒激光脉冲的测量和控制不可能指望通过另一个更快的其它的物理效应来实现。以往通过时空变换技术来实现飞秒脉冲的整形,但这个装置需要空间光调制器在频谱面上对飞秒脉冲的频谱进行所需的调制,而空间光调制器的精度在实际工艺上很难满足要求。并且,时空变换装置中使用的元件(通常是光栅、透镜)使得装置空间结构庞大,成本高,效率低,不易调节。而高密度透射式光栅衍射效率极高,当飞秒脉冲正入射时只有O级,± I级衍射级次,当飞秒脉冲以二次布拉格角入射时,只有O级、-I级、-2级衍射级次或O级、+1级、+2 级衍射级次,若将其用于飞秒脉冲整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利用光栅对对飞秒脉冲进行控制已经被广泛研究,取得相应进展。在先技术I周常河,白冰等,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1325946采用低密度光栅对再接反射镜的结构,实现飞秒激光的共线分束和压缩;在先技术周常河,郑将军,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 200959058提出利用倍密度光栅对进行飞秒脉冲压缩,但脉冲能量利用率低,结构装置大; 在先技术周常河,贾伟,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101187770利用亚波长深刻蚀透射式光栅的高效率和大色散能力来对飞秒脉冲进行有效的压缩。本专利技术提出使用高密度透射式光栅堆栈方法来实现飞秒脉冲的整形。飞秒脉冲垂直于光栅组入射到第一片光栅,经过一系列周期相同的1X3高密度透射式光栅的不断衍射,由最后一片光栅的垂直衍射光再进行叠加。不同的光束路径导致了不同的时间延迟,因此相同时间延迟的衍射光合成为一个脉冲。多个合成脉冲相互重叠,控制脉冲间的时间延迟,从而达到飞秒脉冲整形的目的。通过调节光栅间距,可控制输出脉冲间的时间延迟;优化光栅深度,精确掌握光栅各个衍射级次的效率,控制输出脉冲的强度,从而实现任意波形的输出。这种光栅堆栈结构的设计可以使飞秒脉冲整形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秒脉冲整形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调节,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飞秒激光脉冲垂直入射,通过一组1X3高密度透射式光栅相继发生衍射,其中非零衍射角均为二次布拉格角。在通过最后一片光栅衍射后,相同时间延迟的垂直衍射光合成为一个脉冲。由于光栅间距很小,多个距离很近的飞秒脉冲相互重叠,从而对最终输出的飞秒脉冲形状进行控制。控制光栅间距,使不同衍射级次光在垂直于脉冲入射方向的分开距离微乎其微,可以忽略空间不重合度对合成脉冲强度的影响。通过调节光栅之间的距离,可以精确控制每个衍射级次之间的时间延迟,优化光栅的深度,可以精确掌握每个衍射级次的衍射效率。根据所需要的波形,对每个光栅进行精微控制,可实现任意波形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其特点在于该装置由一组沿飞秒脉冲入射方向、平行依次放置的多个周期相同的高密度透射式光栅构成,该光栅组的的每个光栅垂直于所述的飞秒激光入射方向,依次间隔为L1、L2.....Ln-1,该光栅组固定在调节装置上,该调节装置具有控制所述光栅沿入射脉冲纵向移动和垂直于入射脉冲横向移动的精密微调机构。所述的光栅组的光栅深度的取值范围为O. 2μ < h < I. 8μπ 。所述的光栅组的周期d = I. 368 μ m。所述的光栅组的光栅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O < Li < 2m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调节光栅间距,可以精确控制每个衍射光束之间的时间延迟,使得由于距离产生的时延控制在几百飞秒之内。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忽略空间不重合度对合成光束强度的影响。优化光栅深度,控制光栅的衍射效率;调节光栅间距,改变合成脉冲间的时间延迟, 可以精确掌控输出脉冲的波形,从而实现任意波形的输出。本专利技术和以往装置比较,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易集成化,便于调节,输出光无角色散等优点,在微加工领域、量子动力学控制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束高斯脉冲经过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例I形成的矩形脉冲输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如图I所示,由图可见,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 由一组沿飞秒脉冲入射方向、平行依次放置的多个周期相同的高密度透射式光栅G1, G2,. . . Gn构成,其中η为正整数,该光栅组的Gl,G2,. . . Gn的每个光栅垂直于所述的飞秒激光入射方向,依次间隔为L1、L2.....Ln-I,该光栅组固定在调节装置S上,该调节装置具有控制所述光栅沿入射脉冲纵向移动和垂直于入射脉冲横向移动的精密微调机构。飞秒脉冲整形装置的构成包括一组沿飞秒脉冲入射方向、平行依次放置的光栅, 它们固定在调节装置上,通过该调节装置精密控制脉冲纵向移动和垂直于入射脉冲横向移动的距离。所述的飞秒激光脉冲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光栅的周期d相同,取值范围为λ < d < 2λ , λ为入射的飞秒脉冲的中心波长,d = I. 368 μ m,深度h的取值范围为 0.2ym<h< 1·8μηι。在实施例中先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G1”、“G2”、“G3”和“G4”表示周期相同的高密度透射式光栅,平行依次的固定在调节装置S 上。其中,“G2”、“G3”和“G4”分别装配在二维精密移动台S上,可以朝水平方向Z轴和竖直方向X轴移动。h和d分别为光栅的槽深和周期,L1^ L2> L3分别为第一光栅与第二光栅, 第二光栅和第三光栅,第三光栅和第四光栅的间距,并且LiQ = 1,2,3)产生的时间延迟控制在两个入射脉冲脉宽内。所述的飞秒激光光源是一台脉宽为90fs,输出功率大于250mW,带宽大于50nm,辐射波长为780nm-840nm,中心波长为800nm,重复频率为76MHz的钛宝石激光系统。所述的一组光栅是采用微纳光学技术制作的高密度1X3透射式石英光栅,首先利用全息技术在涂有正光刻胶(Shipley S1818,USA)的铬膜上记录高密度光栅,然后对其进行显影,然后用去铬液将光刻光栅图案转移至铬膜上,并使用化学方法将残留的光刻胶去除。最后,利用微电子刻蚀工艺,将制作的样品放入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中进行刻蚀,再进一步去除石英基片上的剩余铬,制作成所需的I X 3透射式石英光栅。本专利技术飞秒脉冲整形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过程是飞秒激光脉冲A垂直入射到第一光栅发生衍射,B,C和D分别为A光的零级和正负一级衍射光,衍射角分别为O或± Θ。B, C和D衍射光入射到相距第一光栅L处的第二光栅继续分别发生I X 3衍射,衍射光入射到第三光栅、第四光栅继续发生衍射,衍射情况与第二光栅相同,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倩周常河贾伟曹红超王少卿麻健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