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市空间规划与建设,特别是涉及城市的街道、街巷的一种建设构成。
技术介绍
街道是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人日常生活中必然接触的交往场所。街巷特指街道中空间尺度较小,适于机动车慢行或步行的街道空间,一般出现于居住集中的历史街区与现代的商业步行街区之中。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受西方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影响,已经基本形成了现代城市笔直顺畅类似棋盘式的道路网系统。为强调街巷空间的围合感,往往限定街道两侧连续界面的贴线率至较高水平(一般为70%以上),其优点在于能够保持街道强烈的连续感和围合感,但缺点是缺乏丰富的空间变化与体验。且不能十分适应于多风沙地区的环境需要,往往难以阻挡强风沙对城市住区公共环境的侵扰。反观国内外大部分居住密集的历史街区,由于发展过程中大多并未得到统一的规划,因而往往形成曲曲折折的幽深街巷,为人们提供了趣意盎然的行走体验。尤其是在多风沙气候地区,曲折的街巷为阻挡与减缓风沙的侵害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现代城市街巷空间设计理应继承这种传统所展现的优点,但尚未形成一套可运用的模式,尤其在多风沙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环境下,急需提供一种适宜的城市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树鑫,何强,董衡苹,邵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