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086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21:23
一种平面显示器,于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上贴上一倒梯型的光学放大元件,其入射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同,而出射面则可覆盖显示面板以及边框的最外侧的边界所形成的面积。光学放大元件以等比例放大的方式将显示面所产生的一第一画面放大输出为一第二画面,且该第二画面与显示面板以及边框的最外侧边界所形成的面积相当,因此经由光学放大元件所输出的画面可遮蔽平面显示器的边框,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显不器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以光学放大元件放大显示区域以产生无边框效果的平面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FPD)几乎已全面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成为现今家庭以及商业娱乐的显示技术主流。相对于传统CRT显示器笨重的体积,平面显示器具有低耗电量、低辐射量,以及在体积上占尽优势的薄型化特征。同时平面显示器的尺寸扩大亦带动薄型化数位电视在消费娱乐领域的普及,例如一般家庭观赏、户外广告、展览用途等。目前在资讯家电(informationapparatus) 中最普遍使用的平面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以及电衆显示器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也由于包含数位电视、液晶荧幕等平面显示器越来越具有融入环境以及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显示器也趋向窄边框的设计方向以增加显示区域,或降低边框对显示画面造成的干扰与突兀感。另一方面,在大型电视墙或户外广告等使用多部显示器组合来显示大尺寸的画面的应用场合,在现有的技术中,平面显示器的边框无疑地造成了大尺寸画面的干扰,即使以目前最新的技术将显示器边框缩到最小,仍无法完全将边框所造成的视觉破坏完全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其包含有一边框、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光学放大元件。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该边框是包覆于该显示面板周围,该显示面板于该显示面输出一第一画面。该光学放大元件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一侧且覆盖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边框上,该光学放大元件具有一入射面以及一出射面,该第一画面自该入射面进入该光学放大元件,且自该出射面输出一第二画面,其中该第二画面为该第一画面的放大。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面、该第一画面以及该入射面具有一第一面积, 该显示面加上该边框、该第二画面以及该出射面具有一第二面积。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第二面积为该第一面积的N倍,且N介于I. I I. 2 之间。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光学放大元件是以水胶贴合于该显示面上。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光学放大元件为一光纤透镜放大器,具有复数个锥形光纤锥。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光学放大元件具有对称梯型的剖面。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另包含一外框,设置于该光学放大元件周围与该边框之间。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边框具有突出边,与该光学放大元件接合。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光学放大元件具有对称梯型的剖面以及一矩型突出部,该矩型突出部设置于该显示面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另提供一种使用于平面显示器的光学放大元件,设置于一显示面板的一显示面一侧且覆盖于该显示面板以及一边框上。该光学放大元件具有一入射面以及一出射面。该入射面与该显示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面积,且自该显示面接受一第一画面,该出射面具有一第二面积,该显示面加上该边框具有该第二面积,且该出射面输出一第二画面,其中该第二画面为该第一画面的放大。所述的光学放大元件,其中,该第二面积为该第一面积的N倍,且N介于I. I I. 2 之间。所述的光学放大元件,其是以水胶贴合于该显示面上。所述的光学放大元件,其为一光纤透镜放大器,具有复数个锥形光纤锥。所述的光学放大元件,其具有对称梯型的剖面。所述的光学放大元件,其具有对称梯型的剖面以及一矩型突出部,该矩型突出部设置于该显示面一侧。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光学放大元件,设置于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上,使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所输出的显示画面经由光学放大元件等比例放大后,可完全覆盖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以及平面显示器的边框,使平面显示器呈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且在多显示器的组合画面中,呈现完整的接合效果。光学放大元件利用锥形光纤锥对显示画面进行等比例放大,更可避免画面失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平面显示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平面显示器第一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图3为光学放大元件的示意图。图4为光学放大元件的其中一光纤锥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光学放大元件放大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6为两部平面显示器水平合并后,透过光学放大元件等比例放大输出画面并可产生无缝接合的示意图。图7为平面显示器一第二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图8为平面显示器一第三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图9为平面显示器一第四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1、2、3、4平面显不器10、10,边框11突出边20显示面板21显示面30,60光学放大元件31入射面32出射面33,34光纤锥41第一画面42第二画面50外框61突出部331,341光锥入射面332,342光锥出射面333光纤束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I以及图2,图I为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器I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则为平面显示器I的侧剖面示意图。平面显示器I包含一边框10、一显示面板20以及一光学放大元件30,其中为方便图示说明,光学放大元件30与显示面板20分开,而实际上光学放大元件30是以水胶或其它固定方式贴合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1上。如图所示,平面显示器I的显示面板20加上边框10之后,边框10包覆在显示面板20的周围,而显示面板20则露出其显示面21。光学放大元件30设置在显示面21的一侧,且覆盖在显示面板20以及边框10之上。更正确地说,光学放大元件30具有一入射面 31以及一出射面32,入射面31与显示面21贴合固定,而出射面32的面积至少可覆盖整个边框10最外侧的边界所形成的面积。请参考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光学放大元件30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光学放大元件30较佳地为光纤透镜放大器,其具有复数个锥形的光纤锥以将光线自入射面 31导向出射面32。如图3所示,光学放大元件30的光纤锥可为圆锥型的光纤锥33、六角锥型的光纤锥34或其他外型的锥状体,在图3的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在同一个光学放大元件30同时呈现不同外型的光纤锥,而在实际的光学放大元件30中,其所据以构成的光纤锥则不受限于图示所描绘的态样;例如,光学放大元件30内的光纤锥可全部为圆锥型光纤锥 33所构成,或全部为六角型光纤锥34所构成,或为圆锥型光纤33和六角型光纤锥34彼此交错排列构成。光纤锥33或光纤锥34均具有光锥入射面331、341以及光锥出射面332、 342,所有的光锥入射面331、341主要形成光学放大元件30的入射面31,所有的光锥出射面332、342则主要形成光学放大元件30的出射面32。而每一个光锥入射面331、341的面积皆小于光锥出射面332、342,而形成如图上所显示的倒立的锥体。请参考图4,在图4的光纤锥33的放大图中,光纤锥33皆由复数条光纤束333所构成,且光纤束333自光锥入射面331向光锥出射面332呈发散延伸的走向。而六角型的光纤锥34的光纤束也类似。因此当平面显示器I自显示面板20所产生画面的光线,将透过光纤束333的导光特性,自光锥入射面331、341进入(由于显示面板20每一个像素约为60 70微米,而每一光纤束约 10微米,因此实际上是多个光纤束会对应到一个像素)时,光线沿着各光纤锥33、34的光纤束向外发散行进,而产生影像放大的效果。且由于光学放大元件30上所有的光纤锥33、 34皆对各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平山赖蔚齐吴正佳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