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和包含该蒸汽阀的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069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阀和包含该蒸汽阀的电饭煲。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阀包括:阀体(10),具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孔(101);阀盖(30),设置在阀体(10)的上端,对应排气孔(101)处设置有开口;阀座(20),设置在阀体(10)的下端,阀座(2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201),在进气孔(201)上设置有可回位的阻气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阀,能够有效破泡,防溢效果好,可以使电饭煲内产生压差,增加米饭烹煮口感。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饭煲,包括上述的蒸汽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电加热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阀和包含该蒸汽阀的电饭煲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产品中,安装在电饭煲面盖上的蒸汽阀一般由阀盖、阀体组成,阀盖扣装在阀体上,阀体周壁设有进气孔,在阀体底部设有回流孔,在煮饭时,内锅中的米汤蒸汽从进气孔进入阀体内,米汤气泡经过气孔时破裂成米汤,再通过回流孔流入到内锅中,如此循环,防止水分流失。但这样的结构,由于米汤气泡从进气孔进入到阀体内时,仅对较大的气泡破泡效果良好,小碎气泡直接进入到阀体内,在阀体内聚集较多时,会通过阀盖上的孔直接排出。同时采用单个回流孔进行回流,如有米粒堵塞,容易导致米汤从蒸汽阀体中溢出,而且米汤蒸汽还会从回流孔进入,重新形成气泡,气泡在阀体内聚集较多时,也会通过阀盖上的孔排出,达不到防溢的效果。另外,由于阀体上设置的通道与外部相通,无法在电饭煲内形成微压,锅内米饭因为水分失去过多而口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蒸汽阀和包含该蒸汽阀的电饭煲,能够有效破泡,防溢效果好,可以使电饭煲内产生压差,增加米饭烹煮口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阀,包括阀体,具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孔;阀盖,设置在阀体的上端,对应排气孔处设置有开口;阀座,设置在阀体的下端,阀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在进气孔上设置有可回位的阻气件。进一步地,阀座的底部具有凹陷结构,进气孔设置在凹陷结构上,阻气件为滚动体。进一步地,阀座的底部倾斜设置,在阀座底部末端设置进气孔,滚动体为滚柱,设置在进气孔上。进一步地,在阀座的中部位于滚柱的上方设置有一端悬空的通道盖板。进一步地,阀座的进气孔为向上凸起的锥形孔,在锥形孔的上端设置有压盖。进一步地,在排气孔和阀盖的开口之间设置有可上下浮动的指示帽。进一步地,指示帽的最大端外径大于阀盖的开口。进一步地,在阀体底部的回流孔上设置有回流挡片。进一步地,阀体底部向回流孔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上述的蒸汽阀。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蒸汽阀的进气孔上设置有可回位的阻气件,当气泡通过进气孔时,进气孔对大的气泡具有良好的破泡效果,小的气泡从进气孔进入阀座内时,会经过阻气件,由于阻气件靠气体压力顶开,间隙较小,因此,经过的气泡会因为流速与空间发生变化而被破泡。由于阻气件可以回位,正常状态下受到重力作用阻气件会挡住进气孔,使得锅内产生微压差,从而增加米饭烹煮口感。在阀体的排气孔上还设置有指示帽,当阀座内气泡聚集较多时,气压会将指示帽顶起,气泡从指示帽与排气孔的间隙排出,再次经历一次破泡,然后进入阀体内。在阀体一侧的回流孔上设置有回流挡片,防止了米粒堵塞回流孔,能够保证良好的回流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工作过程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蒸汽阀包括阀体10,具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孔101 ;阀盖30,设置在阀体10的上端,对应排气孔101处设置有开口 ;阀座20, 设置在阀体10的下端,所述阀座2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201,在进气孔201上设置有可回位的阻气件。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座20的底部具有凹陷结构,进气孔201设置在凹陷结构上,设置在进气孔201上的阻气件为滚动体。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阀座20的底部倾斜设置,在阀座20的底部末端最低处开设有进气孔201,在该进气孔201上设置有滚动体,滚动体为圆柱状的滚柱或者圆球体结构,材料可以为橡胶或者塑料。该滚动体可以沿阀座20 的倾斜底面自由滚动,正常状态下由于重力作用滚动体滚到阀座20的底部末端位置,刚好挡住进气孔201,使得锅内能够产生微压。当锅内压差增大,蒸汽就会克服滚动体的重力,将滚动体顶开,然后从进气孔201 进入阀座20内。当锅内压差在蒸汽进入阀座20内变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体又滚动回原位,重新挡住进气孔201。从图I中可以看出,滚动体为滚柱203,滚柱203可以实现较好的阻气作用,从而能够防止蒸汽从进气孔201大量泄入阀座20,进而防止泄漏蒸汽降低滚动体所能产生的微压作用。此外,滚柱203也能够实现与阀座20之间的良好配合,使得滚柱203与阀座20的内壁之间具有均匀的间隙,对通过滚柱203与阀座20之间的间隙的气泡起到较好的破泡作用。如图2所示,在阀座20的中部位置位于滚柱203的上方设置有一端连接在阀座20 上、一端悬空的通道盖板202,该通道盖板202平行于阀体20的底面设置,除悬空侧外,其它部分均连接在阀座20的内壁上。通道盖板202连接在阀座20的一端位于进气孔201 — 侧,当蒸汽从进气孔201进入阀座20后,沿着通道盖板202斜向上流动,然后从悬空侧的开口处流入阀座20内部。优选地,通道盖板202通过超声波焊接在阀座20的侧壁上。这种设置可以防止气体从进气口 201进入阀座后直接沿竖直方向进入设置在其上的排气孔101内,避免直接对设置在排气孔101上的阻挡结构造成冲击,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也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压力,使气泡在缓慢的流动过程中破裂,重新形成汤液,从回流孔中回流入锅内,减少了水分的流失,使米饭或者其它烹煮食品保持较好的口感。如图2所示,在排气孔101和阀盖30的开口之间还设置有可上下浮动的指示帽 102,在排气孔101和阀盖30之间具有供指示帽102上下运动的间隙。优选地,排气孔101 为小端在上的锥形孔,指示帽102具有与排气孔101相适应的结构,并套设在排气孔101 上,在排气孔101的外壁与指示帽的内壁之间具有移动间隙。当蒸汽沿排气孔101向上运动时,指示帽102在蒸汽的上冲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对用户起到蒸汽指示的功能。同时, 当蒸汽将指示帽102顶起后,气泡进入指示帽102与排气孔101的间隙,并通过该间隙进入到阀体10内,在这个过程中,指示帽102与排气孔101的间隙较小,经过其中的气泡会由于流速和空间发生变化而被破泡,从而形成二次破泡,具有较好的防溢效果。优选地,指示帽102的底部最大端外径大于阀盖30的开口,当蒸汽将指示帽102 顶起时,由于有阀盖30的阻拦作用,指示帽102不会从排气孔101上掉落,仍然可以保持在排气孔101上上下浮动,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在阀体10的一侧底部的回流孔上设置有回流挡片103,回流挡片103卡设在回流孔内,且可以在回流孔内上下浮动。在回流孔与回流挡片103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供气泡破裂后形成的汤液流过。优选地,阀体10的底部向回流孔方向倾斜,有利于使形成在阀体10内的汤液向回流孔处集中,并从回流孔处流入锅内。如图3所示,为蒸汽阀的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蒸汽的流动方向。首先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敏李锦彬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