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上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492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上药机,其包括:至少两个分离设置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其包括盒装药品收容腔;旋转构件,包括转轴以及设置于转轴上的至少两个旋转臂,每个旋转臂连接有至少一个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旋转臂带动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围绕转轴转动;拨药构件,位于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转动区域下方,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转动区域包括位于拨药构件正上方的拨药位置,拨药构件可作动地穿越位于拨药位置的盒装药品收容腔以使得盒装药品脱离该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以及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式上药机,提高了上药机出药的效率和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上药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医者对医院的要求也进ー步提高,药房作为医院的第一窗ロ,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自动化药房己在医院中广泛使用,上药机作为自动化药房的关键部件,其效率、稳定性以及对不同药盒的适应性直接影响药房自动化设备的运转及功倉^:。目前的上药机多存储不同类型的盒装药品,不同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收容有不同类型的盒装药品,由于上药机中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数目日益増加,为保证出药准确性,只设置较少的拨药装置,并且拨药装置只可针对周侧一定区域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进行拨药操作,因此远离拨药装置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无法及时的进行拨药操作,导致出药错误,每到药房领药的高峰期,易引起药房出药堵塞,导致发药形势严峻。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上药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位置可控制的提拉式上药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上药机,其包括至少两个分离设置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其包括盒装药品收容腔;旋转构件,包括转轴以及设置于转轴上的至少两个旋转臂,每个旋转臂连接有至少ー个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所述旋转臂带动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拨药构件,位于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转动区域下方,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转动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拨药构件正上方的拨药位置,所述拨药构件可作动地穿越位于拨药位置的盒装药品收容腔以使得盒装药品脱离该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支架,支撑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拨药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腔包括盒装药品流出通道,所述盒装药品流出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所述拨药构件通过穿越所述盒装药品流出通道以使得盒装药品脱离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同一旋转臂上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的盒装药品流出通道设置于相同直线并朝向旋转构件的转轴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拨药构件的移动方向包括朝向或远离所述旋转构件的转轴。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臂设置有至少ー个卡持腔构件,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插置于该卡持腔构件。3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周侧设置有卡持凸部,所述卡持腔构件侧壁设置有卡持缺ロ,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自上而下插置于卡持腔构件以使得卡持凸部与卡持缺ロ配合卡持。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旋转臂包括连接转轴的主臂部、和自主臂部延伸出的相互交叉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分别位于所述主臂部所在直线的两侧且与主臂部所在直线夹角相等,所述旋转臂的第一臂与相邻旋转臂的第二臂夹持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旋转臂的第一臂内侧与第二臂内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臂部相平行的第三臂与第四臂,所述相同旋转臂的第三臂与第四臂夹持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提拉构件,所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顶部设置有提拉部,所述提拉构件连接所述提拉部使得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作动地远离或靠近所述拨药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上药机包括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拨药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拨药构件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式上药机,通过设置转轴以及连接转轴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可将远离拨药构件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转动至拨药构件上方的拨药位置,以完成拨药操作,同时可穿越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以将盒装药品顶出盒装药品收容装置的拨药装置可提高拨药过程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上药机出药的效率和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药机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上药机中盒装药品收容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盒装药品收容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图I所示上药机中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与拨药构件配合的立体图;图5为图I所示上药机中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与提拉构件配合的立体图;图6为图I所示上药机中盒装药品收容装置与旋转构件配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參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加药机100包括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 ;拨药构件 20,位于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的下方;支撑前述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以及拨药构件20的支架30。加药机100还包括控制构件40,其连接拨药构件20并带动拨药构件20运动。支架30设置有卡持腔构件60,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自上向下插置于该卡持腔构件60中。加药机100还包括提拉构件50,该提拉构件50连接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以带动其上下运动,从而脱离卡持腔构件60。加药机100还包括旋转构件70,旋转构件70包括轴承71,轴承71连接有旋转臂 72,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设置于旋转臂72,以使得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可以围绕所述转轴 71转动。本技术的加药机100可上、下移动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以及转动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以使得各个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临近拨药构件20以完成拨药操作。參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加药机100中的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包括卡持组件,该卡持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持壁11与第二卡持壁12,第一卡持壁11与第 ニ卡持壁12之间通过连接件13连接,以使得第一卡持壁11与第二卡持壁12之间间距固定,从而保证盒装药品收容装置10的结构稳定。第一卡持壁11内侧与第二卡持壁12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槽道(未图示) 与至少两个第二槽道121,并且第一槽道(未图示)与第二槽道121相互平行。第一卡持壁11与第二卡持壁12之间设置有侧壁,侧壁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 14与第二侧壁15,第一侧壁14与第二侧壁15都垂直于第一卡持壁11与第二卡持壁12,第 ー侧壁14固定于第一卡持壁11与第二卡持壁12之间,第二侧壁15插置于第一卡持壁11 与第二卡持壁12上的第一槽道(未图示)与至少两个第二槽道121,第二侧壁15在不同的槽道之间变化,以使第二侧壁15与第一侧壁14之间间距发生改变。第一侧壁14内侧与第二侧壁15内侧也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槽道141与至少两个第四槽道151,类似的,第三槽道141与第四槽道151相互平行,垂直于第一侧壁14 与第二侧壁15的第三侧壁16与第四侧壁17中至少ー个插置于第三槽道141与第四槽道 151,通过插置于不同的槽道以使得第三侧壁16与第四侧壁17间距发生改变。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4内侧与第二侧壁15内侧设有有与第三槽道141与第四槽道151对应的第五槽道142与第六槽道152,第三槽道141与第五槽道142分置于第一侧壁14两端, 同理,第四槽道151与第六槽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