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盘三男专利>正文

零余子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11979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6 18:19
零余子的培育方法【课题】培育作为薯蓣类的叶的腋芽而长出的零余子,实施中不耗工而防止虫害,将零余子直接肥大化成大块状。【解决方案】栽植到室外的耕地而在生长的薯蓣开的花枯萎时,通过将相比茎3之上方部分的长度a更短的长度b的茎3之下方部分与叶4一同用由有遮光性的片材构成的包被材6包被,将片材之上端部和下端部用绳材7扎住,而将零余子5遮光,抑制零余子5与外部气体的接触,经过夏季而在秋初时,除去包被材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培育作为薯蓣类(长薯、银杏薯、佛掌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山药(Dioscorea aponica Thunb)等)的叶的腋芽而长出的零余子的方法的

技术介绍
零余子经收获而其自体可作为食材而被利用,同时作为薯蓣等的栽植的种薯被利用,由于是小块状,作为食材的商品价值低,使其成长至可将薯蓣等上市的大小耗数年。从而,期盼将零余子肥大化成大块状的培育方法的开发。以往、作为,例如,已知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方法。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生长的薯蓣类长出零余子之时,通过将零余子用土覆盖而从零余子生出吸收根,将零余子作为薯蓣类生长的。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旨在通过将长出的零余子立即如薯蓣等的栽植的种薯一样栽培,将薯蓣等成长至可上市的大小而缩短年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特开2009-2472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中,由于将零余子如薯蓣等的栽植的种薯一样栽培,存在不可将零余子自体作为食材收获的问题。另外,形成用于将零余子用土覆盖的苗床,由于不得不管理对零余子的土的包被状态,存在实施中耗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以提供实施中不耗工而可将零余子直接肥大化成大块状的作为课题。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采用专利权利要求的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方法。S卩,实施方式I是,其特征在于,在生长的薯蓣类开的花枯萎时,除去一部分茎、叶而遮光地在温度15 50°C、湿度60%以上的环境下培育7 100天。此方法中,通过遮光而管理温度、湿度,可使长出的零余子成为与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同样地覆盖到土中的状态,通过避免一部分的遮光,可使长出的零余子接受由叶的光合成所致的淀粉的供给。另外,实施方式2是实施方式I的,其特征在于,在生长的薯蓣类开的花枯萎而零余子长出之时,最迟遮光至零余子成长到直径5mm而调整温度、湿度的环境。3此方法中,不是在生长的薯蓣类开的花枯萎之后立即,而是可实行遮光等至达到零余子长出的程度的大小。另外,实施方式3是实施方式I或2的,其特征在于,栽植到室外的耕地而在生长的薯蓣类开的花枯萎时,通过除去一部分茎、叶而用包被材包被而将零余子遮光而避免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的急剧的变化,在经过夏季之后,在秋初除去包被材。此方法中,在室外生长时,作为实施遮光的设施和管理温度、湿度的设施而选择包被材。另外,实施方式4是实施方式3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包被材使用遮光率有20 80%的遮光性的片材,将覆盖茎、叶的片材之上端部和下端部用绳材扎住。此方法中,通过用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和绳材进行包被,从而成农作业中一般地进行的包被处理作业。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由于通过遮光而管理温度、湿度,可使长出的零余子成为与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同样地覆盖到土中的状态,通过避免一部分的遮光,可使长出的零余子接受由叶的光合成所致的淀粉的供给,有可将零余子直接肥大化成大块状的效果。另外,由于不要如将零余子用土覆盖的麻烦的作业等,有实施中不耗工的效果。再者,作为实施方式2,因为可不是在生长的薯蓣类开的花枯萎之后立即,而是可实行遮光等至达到零余子长出的程度的大小,有可根据薯蓣类的品种而选择遮光等的适宜的实行时机的效果。再者,作为实施方式3,在室外生长时,由于作为实施遮光的设施和管理温度、湿度的设施而选择包被材,有在室外的实施中不耗工的效果。再者,作为实施方式4,由于通过用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和绳材进行包被,从而成为农作业中一般地进行的包被处理作业,有实施容易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的形态的第I例的生长的薯蓣类的侧面图,(A)示薯蓣的本来的生长状态,(B)示相对于薯蓣的生长状态而经包被处理的状态(含部分扩大截面)。图2是示实施图I(B)的包被处理之时期的日历。图3是由图I培育的零余子的照片。图4是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的形态的第2例的培育设备的侧面截面图。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的形态。图I 图3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的形态的第I例。第I例示适用于薯蓣的零余子5的在室外的培育。薯蓣如图I㈧所示,从在初春栽植到耕地I的种薯2伸出茎3而叶4变得繁茂,则在初夏开的白色的花黄化而枯萎,作为叶4的腋芽而长出小块状的零余子5。第I例是对于薯蓣的生长,将茎3用直立的支柱诱引到上方,优选为了使后述的包被材6的包被变得容易而张设网,从而避免将茎3的侧茎(子蔓)向侧方诱引。在生长的薯蓣长出零余子5之时(最迟零余子5的直径成长至5mm左右),如图 I(B)所示,束缚茎3之下方部分(主茎、侧茎)而与叶4 一同用包被材6包被。此时,对于垂到下方的茎3而言,提起而用包被材6包被。此结果,零余子5也被包被材6包被。再有, 在未用包被材6包被的茎3之上方部分,留下一定程度的零余子5露出。再有,通常而言,不长出作为腋芽的零余子5的品种中,成花枯萎的状态之时实施包被材6的包被。另外,长出作为腋芽的零余子5的品种中,也可能在长出零余子5之前的花变枯萎的状态之时,实施包被材6的包被。任何的情况中,成通过由包被材6的遮光而长出零余子5。从而,可根据薯蓣类的品种而选择遮光等的适宜的实行时机。包被材6由例如,由合成树脂材、布材、纸材构成的白色的表面材料6a上积层黑色的铝箔的内衬材料6b的有遮光性(遮光率是20 80% )的片材构成(参照图I (B)扩大截面)。对于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6而言,优选有防水性、隔热性。此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 6适宜于包被成包裹茎3、叶4。包被茎3、叶4的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6由上端部、下端部被绳材7束缚而保持包被。绳材7以不损伤茎3、叶4的程度扎住包被材6之上端部、下端部,抑制外部气体流入包被材6内部。通过由这样的片材构成的包被材6和绳材7的包被成为农作业中一般地进行的包被作业。从而,不要求特别的作业技术而容易实施。再有,由包被材6包被的茎3之下方部分的长度b设定得比未被包被材6包被的莖3之上方部分的长度a更短。优选使长度a对长度b成为2对I左右。再有,在从耕地 I的40 50cm左右的高度c的茎3中,由于仅主茎不长出零余子5,所以不包被包被材6。由包被材6的包被在夏季期间继续。然后,在日照时间变短而气温降低而零余子5的成长变得不可期待的秋初卸下包被材6,根据需要,收获由包被材6包被的零余子5。收获的零余子5,如图3所示,由球形的小块状肥大化成草袋形的大块状。在图3, 示开放由片材构成的包被材6的状态,确认在上下延伸的茎3上多个零余子5以成串状生长。相比不实施由包被材6的包被的情况,此零余子5肥大化到2 3倍的大小。再有,如图3所示,由包被材6包被的叶4枯萎或黄化。零余子5的肥大化认为是与专利文献I中涉及的同样地如被土覆盖地遮光而淀粉蓄积功能提高(但是,由于无培养基,从而仅有微少的吸收根、储藏根的生根),同时可通过将由茎3之上方部分的叶4的光合成而生成的淀粉通过茎3充分地受供给来实现。另外,包被材6的包被防止零余子5的周围的温度、湿度的急剧的变动也有用于提供如被土覆盖的环境。即,使未被包被材6包被的茎3之上方部分的长度a变短,则确认零余子5的肥大化无法充分进行。另外,当包被材6的遮光率不满20%时,确认零余子5 的颜色不变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盘三男
申请(专利权)人:常盘三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