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宓丹专利>正文

一种无电解质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794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电解质燃料电池。该无电解质燃料电池包括单或双反应体部件,反应体部件的两外侧面分别设有集电极,反应体部件和集电极位于壳体内,壳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另一侧分别设有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构造单部件反应体或双部件反应体的装置取代传统燃料电池阳极,阴极和电解质三个部件的构造同样达到燃料电池的电能转化。这种新型的燃料(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装置技术可望从根本上解决燃料电池高造价,高难、复杂技术对其商业化的限制,快速实现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转化
,具体涉及一种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所有现行燃料电池都是遵从170年前GROVE专利技术的阳极8-电解质9_阴极10三部件的结构,见图3,所谓MEA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技术。其中电解质是关键部件。它是一种纯的离子导体用于燃料电池的隔膜实现对阳极和阴极的隔离防止燃料电池短路,以及输运离子来实现燃料电池反应和转化电能。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纯度越高越好,通常需要90%-98以上任何电子导电都会带来燃料电池的电能泄露而降低燃料电池的电能转化效率。由于受电解质材料的限制,高和纯的离子电导,以及复杂的3部件构造技术,燃料电池自从1839年专利技术以来,一直没有达到其商业化的目的。现行燃料电池研发一个主流方向是对高温(1000°C)钇稳定的二氧化锆(YSZ)电解质进行减薄制备微米级的薄膜来减少电解质材料的电阻,以达到降低燃料电池操作温度的目的。但是微米级薄膜电解质无法保证燃料电池的性能和重复性,而且由于YSZ电导率的限制,仍然需要700°C以上温度的操作。 电解质成为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瓶颈。如果把电解质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刚朱斌刘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宓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