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型倒伞曝气机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081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型倒伞曝气机叶轮,包括有曝气叶轮和搅拌叶轮,搅拌叶轮同轴安装在曝气叶轮下方,曝气叶轮安装于减速箱传动轴下端,所述减速箱由电机驱动,曝气叶轮包括有垂直连接于叶轮轴上的中心板,中心板上布置有多个曝气叶片,曝气叶片上端倾斜连接有压水板,压水板的下端连接于中心板上,各个曝气叶片与叶轮径向呈一后倾角α,且与叶轮轴向呈一迎水角β,各个曝气叶片下端分别汇集于底锥台内,中心板、曝气叶片和压水板构成叶轮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水体流量和水跃的高度,使搅起的水体通过抛水口抛出,所形成的液面更新和水幕充分地与空气接触,最大极限地达到曝气的功效。同时,利用搅拌叶轮产生的轴向流的作用,使深沟底部的液体形成向上的流态,防止底部污泥的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中的环保设备,具体属于是一种深水型倒伞曝气机叶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污染,给本已是水资源匮乏的我国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大水污染治理,是当前迫切的任务。污水处理大多采用生物法工艺,此工艺关键技术是生物池的曝气即充氧。另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生物池已向深沟型发展,这就要求曝气机在曝气的同时兼顾到搅拌作用,防止深沟底部的污泥沉降。立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以运行时不挂脏、不堵塞,且充氧能力强的优势得到业内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所生产的立式倒伞表面曝气机,在运行时叶轮抛出的水体未与空气充分接触,未能达到很好的曝气效果,究其原因是曝气机叶轮的结构形式不尽合理,更难达到深水型生物池要求的底部搅拌的效果。叶轮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在一定的功率输入条件下,叶轮旋转时所产生的水跃的大小和水体积的多少。水跃大,与空气接触的水表面积大;水体积多,与空气接触的水量多,这一过程将空气中的氧带入水中,达到曝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氧能力强且适合深沟型的倒伞曝气机叶轮,增强了水体在抛洒的过程中更多地裹入空气,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忠王淦侯红勋郑士良朱甲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