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839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加热烘干设备,它包括保温箱体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保温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湿口,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电热板和循环风机,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外循环补风口、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回风口,所述外循环补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机对应循环出风口设置,进风口和排湿口分别安装有进风门和排湿门;所述保温箱体中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进风门和排湿门分别是电控进风门和电控排湿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两个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控进风门和电控排湿门的控制端。该烘干设备具有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烘干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电加热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农副产品的烘烤加工中,很多电加热烘干设备安装了自动控制器,然而由于烘干设备结构不合理、工作循环设置不当、控温不准以及控制器安装位置不当等原因, 很容易造成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的情况,给农副产品的烘烤带来不便。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ー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的电加热烘干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电加热烘干设备,它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湿ロ,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电热板和循环风机,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外循环补风ロ、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回风ロ,其中,所述外循环补风ロ连通所述进风ロ,所述循环风机对应所述循环出风ロ设置,所述进风ロ和所述排湿ロ分别安装有进风门和排湿门。基于上述,它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保温箱体中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进风门和所述排湿门分别是电控进风门和电控排湿门,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两个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控进风门和所述电控排湿门的控制端。基于上述,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ー侧壁内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外循环补风ロ是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一侧壁的同一风ロ,所述内循环回风口和所述循环出风ロ 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上下部,所述排湿ロ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侧壁上部。基于上述,所述电热板包括有温控装置,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的控制端。基于上述,所述电热板包括有温控装置。基于上述,所述保温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保温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装料门。基于上述,所述电热板是环氧树脂碳晶电热板。基于上述,所述保温箱体是聚氨酯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为无缝卡槽拼接。基于上述,所述保温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合理的双循环结构、科学的控温措施,有效解决了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的问题,实现了烘烤双循环智能控制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保温箱体,2.加热室,3.电热板,4.循环风机,5.温湿度传感器,6.智能控制系统,7.进风ロ,8.排湿ロ,9.外循环补风ロ,10.循环出风ロ,11.内循环回风ロ, 12.检修门,13.装料门,14.万向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ー种电加热烘干设备,它包括保温箱体I,所述保温箱体I上设置有进风ロ 7和排湿ロ 8,所述保温箱体I内设置有加热室2,所述加热室2中设置有电热板3和循环风机4,所述加热室2上设置有外循环补风ロ 9、循环出风ロ 10和内循环回风ロ 11,其中,所述外循环补风ロ 9连通所述进风ロ 7,所述循环风机4对应所述循环出风ロ 10 设置,所述进风ロ 7和所述排湿ロ 8分别安装有进风门和排湿门。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6,所述保温箱体I中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进风门和所述排湿门分别是电控进风门和电控排湿门,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的两个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控进风门和所述电控排湿门的控制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将所述保温箱体I内的温湿度情况传送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使用者可以根据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上的显示数据,结合烘烤物烘烤需求,设定烘烤曲线,实现智能控制。所述加热室2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I ー侧壁内侧,所述进风ロ 7和所述外循环补风ロ 9是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一侧壁的同一风ロ,所述内循环回风ロ 11和所述循环出风ロ 10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室2的上下部,所述排湿ロ 8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I的侧壁上部。所述电热板3包括有温控装置,当所述电热板3表面温度达到临界温度时,所述温控装置会自动断电保护,停止加热。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板包括有温控装置,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电热板的温度。所述保温箱体I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12,所述保温箱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装料门13。所述电热板3是环氧树脂碳晶电热板;环氧树脂碳晶制成的电热板,面状发热、散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通过红外辐射和传导方式加热空气,制热效率达90%以上。所述保温箱体I是聚氨酯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为无缝卡槽拼接。聚氨酯制成的保温箱体,热导系数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闭孔率在90%以上,防水、 保温性能良好。所述保温箱体I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以便于移动。设备开启运行后,所述电热板3加热空气介质,并通过所述循环风机4将热空气经所述循环出风ロ 10吹入所述保温箱体I内,热风将热量传导给物料,并将物料蒸发的水分带走,再经由所述内循环回风ロ 11回到所述加热室2,再次进行加热,形成内循环。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实测湿度高于设置湿度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6自动开启所述电控进风门和所述电控排湿门,室外干燥新风通过所述进风ロ 7进入所述加热室2,參与循环,同时,部分高湿气体经由所述排湿ロ 7排出,以达到除湿干燥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回风ロ安装有电动回风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回风丨I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回风丨I的控制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湿口,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电热板和循环风机,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外循环补风口、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回风口,其中,所述外循环补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机对应所述循环出风口设置,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湿口分别安装有进风门和排湿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加热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保温箱体中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进风门和所述排湿门分别是电控进风门和电控排湿门,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两个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控进风门和所述电控排湿门的控制端。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加热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一侧壁内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外循环补风口是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一侧壁的同一风口,所述内循环回风口和所述循环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上下部,所述排湿口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侧壁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板包括有温控装置,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的控制端。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加热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板包括有温控>j-U ρ α装直。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志阎小毛谢德平谢松彬岳占正白杨刘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