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030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采用双组份体系,一是A组份: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得到异氰酸根含量3%~8%的预聚物;二是B组份:主要采用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催化剂组成。A组份与B组份以体积比100∶90~110混合,浇注、硫化成型,得到制品硬度为邵A20~60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能够用于轮胎的填充,并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节约能源的特点。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具有弹性好、不用充气、不怕扎刺、不会爆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广泛适合于各种大型承重轮胎和对刺扎要求极高的车辆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橡胶一直是轮胎制造工业的首选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由于轮胎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爆胎现象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在矿山使用的承重型轮胎,由于载荷很重并且地面崎岖不平,极易发生爆胎现象。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具有橡胶高弹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与橡胶相比具有更方便的加工性能,不需要像橡胶那样炼胶和硫化,同时制品具有更宽的硬度调整范围,可以制作比橡胶硬度更低的制品,从而使轮胎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好,如果采用这种聚氨酯弹性体浇注到轮胎内部,就会形成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回弹性的实心轮胎,从而提高轮胎的承载性能,即便轮胎被刺破也不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矿山和煤矿等作业场所具有重大的安全及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该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能够用于轮胎的填充,并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节约能源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由两种组份组成A组份以重量百分数计,二异氰酸酯10% 35%、聚醚多元醇30% 50%与增塑剂15% 60%在70°C 90°C反应,得到异氰酸根含量在3% 8%的预聚物,其中,二异氰酸酯选自TDI、MDI-50、MDI-100或液化MDI中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选自官能度为2 或3,数均分子量在1000 4000范围内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B组份以重量百分数计,将数均分子量为1000 6000,官能度为2或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89. 95% 99. 9%、3,3' -二氯_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0% 10%,催化剂0. 05% 0. 1%,在100 110°C,-0. 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 05%,得到B组份,其中催化剂选自有机铅、有机铋、有机锌或有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时,将A组份与B组份按照体积比100 90 110混合浇注,混合温度15°C 45°C,混合后的使用期在30 120分钟,在室温下硫化成型,得到硬度为邵A20 60的聚氣酷弹性体制品。所述的增塑剂优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或柠檬酸酯类增塑剂。所述的B组分中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优选由环氧乙烷封端。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冲击回弹大于4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能够用于轮胎的填充,并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节约能源的特点。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具有弹性好、不用充气、不怕扎刺、不会爆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广泛适合于各种大型承重轮胎和对刺扎要求极高的车辆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列举如下。实施例中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PPG1000 数均分子量1000,聚环氧丙烷醚二元醇。PPG2000 数均分子量2000,聚环氧丙烷醚二元醇。PPG3000 数均分子量30000,聚环氧丙烷醚二元醇。PPG4000 数均分子量40000,聚环氧丙烷醚二元醇。MN3050 数均分子量1000,聚环氧丙烷醚三元醇。EP-330N 数均分子量5000,伯羟基含量75%,聚环氧丙烷醚三元醇。PPG3600 数均分子量6000,伯羟基含量75%,聚环氧丙烷醚三元醇。MDI-100 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液化MDI 炭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2,4_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50%。TDI甲苯二异氰酸酯。M0CA3,3' -二氯 _4,4'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实施例1 :(1)A组份是以2官能度、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 15%、2官能度、 分子量1000的聚醚多元醇(PPG1000)35%、MDI-5035%、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 在70°C反应2小时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8. 0%的A组份。(2)B组份官能度3、分子量5000的聚醚多元醇(330N) 59. 45%、官能度2、分子量 1000的聚醚多元醇(PPG1000)30. 5%,3,3' -二氯_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0%和催 化剂(异辛酸铋)0. 05%,在100°C,-0. 095MPa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 05%,得到B组份。(3)使用时,将A与B组份以100 100的体积比例混合,混合温度为15°C,然后 按照通常方式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混合后的使用期在30分钟,常温硫化成型,得到 硬度为邵A60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实施例2:(1) A组份是以2官能度、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 50 %、 MDI-10010%和MDI-50 10%、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30%,在90°C反应2小时得到异 氰酸根含量为4. 5%的A组份。(2)B组份官能度3、分子量6000的聚醚多元醇(PPG3600) 60. 9%、官能度2、分子 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35.0%,3,3' -二氯_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催 化剂(异辛酸铋)0. 1 %,在110°C,-0. 095MPa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 05%,得到A组份。(3)使用时,将A与B组份以100 105的体积比例混合,混合温度为25°C,然后 按照通常方式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混合后的使用期在60分钟,常温硫化成型,得到 硬度为邵A50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实施例3 (I)A组份是以2官能度、分子量4000的聚醚多元醇(PPG4000) 50%,液化MDI 16%,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4%,在70°C反应2小时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3. 5%的 A组份。(2)B组份官能度2、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 34. 0%和官能度3、分子量5000的聚醚多元醇(330沁65.9%、催化剂(异辛酸铅)0. 1%在110°C,-0. 095MPa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 05%,得到B组份。(3)使用时,将A与B组份以100 100的体积比例混合,混合温度为35°C,然后按照通常方式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混合后的使用期在90分钟,常温硫化成型,得到硬度为邵A35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实施例4 (I)A组份是以2官能度、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 30%, TDI 10%, 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60%在90°C反应2小时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3. 0%的A组份。 (2) B组份2官能度、分子量4000的聚醚多元醇(PPG4000) 20 %、2官能度、 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00) 30 %和3官能度、分子量6000的聚醚多元醇 (PPG3600)49. 9%,催化剂(异辛酸锡)0. 1%,在110。。,-0. 095MPa下脱水至水分小于 0. 05%,得到B组份。(3)使用时,将A与B组份以100 100的体积比例混合,混合温度为45°C,然后按照通常方式浇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混合后的使用期在120分钟,常温硫化成型,得到硬度为邵A20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聚氨酯弹性体工艺及制品性能如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良陈由亮张芳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大一诺威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