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易自燃煤常温下CO生成速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8303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易自燃炭常温下CO生成速率的测试装置,主要结构由反应釜、釜盖、气体测量仪、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显示屏、电路板、电池、气体调控器组成,是针对易自燃煤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的情况,测定易自燃煤在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及消耗氧气的情况,通过气体测量仪进行数字信息化测量,针对一氧化碳产生的量值、氧气消耗情况、温度变化,得出易自燃煤的一氧化碳生成速率,为制定可行的防灭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测试装置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合理,测试数据由微计算机程序控制,数据翔实准确,测试精度高、可达99%,是十分理想的测量易自燃煤在常温下一氧化碳生成速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易自燃煤常温下CO生成速率的装置,属煤矿火灾预防技术及测量试验设备的

技术介绍
煤炭自燃是煤矿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一大突出灾害,煤炭自燃过程中会产生ー氧化碳、ニ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氢气等指标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是煤炭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最重要的指标气体,常把一氧化碳作为煤自燃的征兆,一旦在煤矿井下风流中检测到ー氧化碳气体,就认为煤炭会发生自燃;但在开采易燃煤的矿井中,正常生产过程中往往没有明显的自燃发火征兆,例如煤焦油味、煤壁渗水、冒汗等,甚至在刚刚揭露煤层很短的时间内,在采掘工作面或回风巷区域能检测到一氧化碳,其浓度甚至超过了 2000X10_6, 此类情况下产生的一氧化碳只需采取措施将其降低到安全浓度ー下就可以了,不必耗费大量的财カ物力来实施防灭火措施,因此,測定易燃煤在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的速率PPm/ (min · g),给煤矿井下防灭火措施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根据
技术介绍
的情況,设计ー种测量易自燃煤在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速率的试验装置,測量易自燃煤在常温下一氧化碳的生成速率,给煤矿井下防灭火措施提供依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结构由反应釜、釜盖、气体测量仪、温度传感器、ー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显示屏、箱体、控制面板、电路板、电池、指示灯、气体调控器、温度调控器組成;反应釜呈圆筒形,反应釜上部为釜盖,在釜盖上由左至右并排设置ー氧化碳传感器及一氧化碳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出气ロ、氧气传感器及氧气显示屏;在反应釜内底部为易燃煤、在反应釜内上部为ー氧化碳气体,在反应釜右侧部设置气体测量仪,在气体测量仪的前部为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显示屏、指示灯、电源开关、气体调控器、温度调控器;在气体测量仪是我后部为箱体,在箱体内为电路板,并由4个螺栓固定,在电路板上设有电池,电路板上为控制电路。所述的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由微计算机信息处理电路IC1、震荡电路IC2、温度信号转换电路IC3、氧气信号转换电路IC4、一氧化碳信号转换电路IC5、模数转换电路IC6、 时钟电路IC7、显示器电路IC8、+12V电源电路IC9、+5V电源电路IClO组成整体电路,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联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易自燃煤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的实际情況,将易自燃煤破碎成粉粒置于反应釜内,并由传感器收集温度信息、ー氧化碳气体信息及氧气消耗信息,通过气体測量仪进行数字信息化測量,针对ー氧化碳产生的量值、 氧气消耗情况、温度变化,得出易自燃煤的一氧化碳生成速率,为制定防灭火措施提供科学控制,此测试装置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合理,测试数据由微计算机程序控制,数据翔实准确, 测试精度高、可达99%,是十分理想的測量易自燃煤在常温下一氧化碳生成速率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测量装置整体结构2为图1的A-A剖面3为气体測量仪电路板电路4为反应釜内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记录表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1、反应釜,2、釜盖,3、温度传感器,4、ー氧化碳传感器,5、ー氧化碳显示屏,6、氧气传感器,7、氧气显示屏,8、导线,9、易自燃煤,10、ー氧化碳气体,11、气体测量仪,12、显示屏,13、电源开关,14、气体调控器,15、箱体,16、电路板,17、螺栓,18、电池,19、指示灯,20、 控制面板,21、温度控制器,22、出气ロ。IC1、微计算机处理器电路,IC2、振荡电路,IC3、温度信号转换电路,IC4、氧气信号转换电路,IC5、一氧化碳信号转换电路,IC6、模数转换电路,IC7、时钟电路,IC8、显示器电路,IC9、+12V电源电路,IC10、+5V电源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图1、2所示,为测量装置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反应釜1呈圆筒形,反应釜1上部为釜盖2,在釜盖2上由左至右并排设置ー氧化碳传感器4及一氧化碳显示屏5、温度传感器3、出气ロ 22、氧气传感器6及氧气显示屏7 ; 在反应釜1内底部为易燃煤9,在反应釜1内上部为ー氧化碳气体10 ;在反应釜1右侧部设置气体测量仪11,在气体测量仪11的前部为控制面板20,在控制面板20上设置显示屏12、 指示灯19、电源开关13、气体调控器14、温度调控器21 ;在气体测量仪11的后部为箱体15, 在箱体15内为电路板16,并由4个螺栓17固定,在电路板16上装有电池18,电路板16上为控制电路。图3所示,为气体測量仪电路板电路图,由10个分电路组成整体电路,由直流电池 18供电,各分电路由导线联接,并进行程序化控制测量。图4所示,为反应釜内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记录表,表中可知在温度20. 1下,在 600min吋,一氧化碳量值为400ppm,氧气消耗剩余量为15%。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易自燃煤生成CO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反应釜、釜盖、气体测量仪、温度传感器、ー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显示屏、箱体、控制面板、电路板、电池、指示灯、气体调控器、温度调控器組成;反应釜呈圆筒形,反应釜上部为釜盖,在釜盖上由左至右并排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及一氧化碳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出气ロ、氧气传感器及氧气显示屏;在反应釜内底部为易燃煤、在反应釜内上部为ー氧化碳气体,在反应釜右侧部设置气体测量仪,在气体测量仪的前部为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显示屏、指示灯、电源开关、气体调控器、温度调控器,在气体测量仪是我后部为箱体,在箱体内为电路板,并由4个螺栓固定,在电路板上设有电池,电路板上为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1所述的ー种测量易自燃煤生成CO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由微计算机信息处理电路(IC1)、震荡电路(IC2)、温度信号转换电路 (IC3)、氧气信号转换电路(IC4)、一氧化碳信号转换电路(IC5)、模数转换电路(IC6)、时钟电路(IC7)、显示器电路(IC8)、+12V电源电路(IC9)、+5V电源电路(IClO)组成整体电路, 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联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易自燃炭常温下CO生成速率的测试装置,主要结构由反应釜、釜盖、气体测量仪、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显示屏、电路板、电池、气体调控器组成,是针对易自燃煤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的情况,测定易自燃煤在常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及消耗氧气的情况,通过气体测量仪进行数字信息化测量,针对一氧化碳产生的量值、氧气消耗情况、温度变化,得出易自燃煤的一氧化碳生成速率,为制定可行的防灭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测试装置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合理,测试数据由微计算机程序控制,数据翔实准确,测试精度高、可达99%,是十分理想的测量易自燃煤在常温下一氧化碳生成速率的装置。文档编号G01N25/00GK102590258SQ20111046261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吴玉国, 周春山, 王俊峰, 邬剑明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国邬剑明王俊峰周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