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7976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及施工方法,涉及电力设施及施工工艺。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由硬铝线、不锈钢管光单元和光纤构成;在不锈钢管光单元内设置有光纤;不锈钢管光单元的截面排列方式是:中心有一条不锈钢管光单元,中心的不锈钢管光单元的周围环绕有六条不锈钢管光单元形成梅花形结构;在梅花形排列的不锈钢管光单元周围环绕有两层硬铝线。施工方法步骤是:步骤一:原材料入厂检验;步骤二:着色工序;步骤三:光单元工序;步骤四:复绕工序;步骤五:铠装工序;步骤六:成品检验;步骤七:包装及标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光电复合缆结构抗弯曲、扭转性能差,以及光电复合缆施工方式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光电复合缆(OPGW 0PPC)作为电力系统通信用具有普通架空地线/相线和光纤通信能力双重功能的复合线。光电复合缆常见的有两种结构形式层绞式光电复合缆(单管、 复合管、不锈钢管)可双层或三层;中心管式光电复合缆(单管、复合管、不锈钢管)可单层或双层。光纤单元是有一根中心光缆缆芯,或置放多根光纤或缆芯的骨架和保护管组成。保护光缆免受由于挤压、弯曲、扭转、拉伸应力和潮气所引起的损伤。光纤一般都选用单模光纤,因为单模光纤衰减小,频带宽,能提供较大的系统传输容量,满足大跨距和长距离传输, 可减少线路的中继器的数量。现有的光电复合缆结构抗弯曲、扭转性能差,光电复合缆施工方式复杂,成本较尚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光电复合缆结构抗弯曲、扭转性能差,以及光电复合缆施工方式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由硬铝线1、不锈钢管光单元2和光纤3构成;在不锈钢管光单元2内设置有光纤3 ;不锈钢管光单元2的截面排列方式是中心有一条不锈钢管光单元2,中心的不锈钢管光单元2的周围环绕有六条不锈钢管光单元2形成梅花形结构;在梅花形排列的不锈钢管光单元2周围环绕有两层硬铝线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施工方法,工艺步骤是步骤一原材料入厂检验1、纤采用GB/T 9771. 1-2008中的Bl类光纤,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2、铝包钢线采用GB/T 17937-2009中的LB20A型铝包钢线,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3、纤膏采用YD/T 839. 3-2000中的LTQ冷应用型光纤填充复合物,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4、不锈钢带采用符合GB/T 4239-1991的钢带,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5、硬铝线采用符合GB/T 17048-2009中的硬铝线,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步骤二着色工序1、使用设备M04光纤着色色环机;2、色谱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色环3、光纤着色色泽应均勻、不退色、不迁移;4、光纤采用符合GB/T 9771. 1—2008中的Bi. 1类光纤;步骤三光单元工序1、使用设备不锈钢焊管生产线;2、采用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 2mm的304型不锈钢带;3、单元结构尺寸不锈钢焊管内径/外径为2.0/2.2mm,光纤数为16芯,光纤余长控制为0. 25% ;4、不锈钢管不允许有漏焊现象,涡流检测设备报故障点应做好标记,以便复绕工序检查;步骤四复绕工序1、使用设备复绕机;2、按制造长度对铝包钢线、硬铝线进行复绕配盘;3、对光单元进行复绕,对上工序标记处进行检查,若有问题应分盘处理;步骤五铠装工序1、使用设备OPGW成缆机;2、内层采用1+6结构,中心为直径Φ2. 25mm、导电率为20. 3% IACS的铝包钢线, 外面由1根Φ2. 2mm光单元和5根直径Φ2. 25mm、导电率为20. 3% IACS的铝包钢线,其参考外径为6. 75mm;次外层由11根直径Φ2. 5mm硬铝线组成,其参考外径为11. 75mm;外层由17根直径Φ 2. 5mm硬铝线组成,其参考外径为16. 75mm。9. 5. 3 OPPC绞合应符合Q/HKL 09-2011的规定,导线外层绞合节径比为10 12,任一绞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相邻内层的节径比,整根导线节距应均勻一致;3、绞合时,设备上线嘴,导轮应完整灵活,严禁在线运行时刮伤光单元及铝包钢线表面;4、绞线应预扭绞合,使所有单线有序地按规定节距绞合在一起。当电缆被切断时, 所有单线应保持自然绞合位置;5、绞合时应控制各单线问放线张力,其张力均为50N 60N,使其均勻一致;6、在整根OPPC上,所有单线及光单元不允许有任何型式的接头;7、绞线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缺陷,例如明显的划痕、压痕等,并不得有与良好工业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步骤六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按照Q/HKL 09-2011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出具性能检验报告;步骤七包装及标志成品包装及标志按Q/HKL 09-2011标准要求执行。本专利技术选用试制的产品是由多根铝包钢单丝或铝合金单丝或硬铝线和一根光单元绞合而成的不锈钢管式光电复合缆(层绞)。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抗弯曲、抗扭转性能强,光电复合缆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电复合缆的截面图。图中符号说明硬铝线1、不锈钢管光单元2、光纤3。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由硬铝线1、不锈钢管光单元2和光纤3构成;在不锈钢管光单元2内设置有光纤3 ;不锈钢管光单元2的截面排列方式是中心有一条不锈钢管光单元2,中心的不锈钢管光单元2的周围环绕有六条不锈钢管光单元2形成梅花形结构;在梅花形排列的不锈钢管光单元2周围环绕有两层硬铝线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施工方法,工艺步骤是步骤一原材料入厂检验1、纤采用GB/T 9771. 1-2008中的Bl类光纤,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2、铝包钢线采用GB/T 17937-2009中的LB20A型铝包钢线,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3、纤膏采用YD/T 839. 3-2000中的LTQ冷应用型光纤填充复合物,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4、不锈钢带采用符合GB/T 4239-1991的钢带,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5、硬铝线采用符合GB/T 17048-2009中的硬铝线,检验项目按该标准执行;步骤二着色工序1、使用设备M04光纤着色色环机;2、色谱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色环3、光纤着色色泽应均勻、不退色、不迁移;4、光纤采用符合GB/T 9771. 1-2008中的Bi. 1类光纤;步骤三光单元工序1、使用设备不锈钢焊管生产线;2、采用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 2mm的304型不锈钢带;3、单元结构尺寸不锈钢焊管内径/外径为2.0/2.2mm,光纤数为16芯,光纤余长控制为0. 25% ;4、不锈钢管不允许有漏焊现象,涡流检测设备报故障点应做好标记,以便复绕工序检查;步骤四复绕工序1、使用设备复绕机;2、按制造长度对铝包钢线、硬铝线进行复绕配盘;3、对光单元进行复绕,对上工序标记处进行检查,若有问题应分盘处理;步骤五铠装工序1、使用设备OPGW成缆机;2、内层采用1+6结构,中心为直径Φ2. 25mm、导电率为20. 3% IACS的铝包钢线, 外面由1根Φ2. 2mm光单元和5根直径Φ2. 25mm、导电率为20.3% IACS的铝包钢线,其参考外径为6. 75mm ;次外层由11根直径Φ2. 5mm硬铝线组成,其参考外径为11. 75mm ;外层由17根直径Φ 2. 5mm硬铝线组成,其参考外径为16. 75mm。9. 5. 3 OPPC绞合应符合Q/HKL 09-2011的规定,导线外层绞合节径比为10 12,任一绞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相邻内层的节径比,整根导线节距应均勻一致;3、绞合时,设备上线嘴,导轮应完整灵活,严禁在线运行时刮伤光单元及铝包钢线表面;4、绞线应预扭绞合,使所有单线有序地按规定节距绞合在一起。当电缆被切断时, 所有单线应保持自然绞合位置;5、绞合时应控制各单线间放线张力,其张力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强启姜新斌王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信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