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20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分离机,它有一个离心转鼓(1)和一组分离盘(21),分离盘与转鼓同轴安装在分离室(13)内。分离室的入口是引入通道(20),分离盘转动时其顶端朝向它。引入通道(20)形成于所述端壁和隔离部件(18,19)之间。已分离的液体的流出口由一定数量的通道(22)组成,该通道通过隔离部件(18,19)和通过管件(23)的对准的通道与引入通道(20)相连接。穿过管件(23)的通道横过引入通道(20)并与转鼓端壁上方的通道(24)相连接,通道(24)也构成液体出口的一部分。(*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某种混合液体中的两种组分分离的离心分离机。这种离心分离机包括一个由一个中心引入室和一个分离室组成的转鼓,分离室有一个混合液入口,以及至少一个为混合液的已分离组分流出的出口,在分离室内有一组圆锥形的分离盘与转鼓同轴,这样它们转动时底部朝向分离室的一端,而顶部朝向分离室的另一端,在分离盘和转鼓的部件之间装置了一个隔离部件,它可以划出一条连结中心引入室和分离室一端的输送液体的通道,分离盘转动时其顶部朝向这个通道。这种类型的分离机曾有1904年瑞典第19666号的先例,但不知它是否生产和使用过。本世纪以来,这种类型分离机的分离室入口位于分离室的端部,分离盘转动时其底部朝向这个入口。一种常规的这种离心机可以美国专利US3.986.663为例。离心分离机的主要优点是,混合液引入分离室的一端,而分离盘的顶部对着这一端转动,其结果是,在混合液未进入分离室之前,在引入通道里已经发生了预分离,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此,混合液中一部分较重的组分例如固体物质,在混合液流经中心引入室和分离室入口之间的引入通道的途中就已经分离出去。输入的混合液中较重的组分在引入通道分离后,可以沿着引入通道的外壁直接滑出或径向进入分离盘外面的分离室的最外面部分,在不受余下的混合液扰动或不扰动余下混合液的情况下进入分离室。常规的分离机和上述的不同,混合液经引入通道进入分离室的一端,分离盘转动时它们的底部朝向这一端(例如US3.986.663)。在引入通道内,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组分被迫穿过流进分离室的余下的混合液,这是引入通道向转鼓轴心倾斜的结果,而圆锥分离盘恰好又环绕着转鼓轴心。这样,在引入通道预分离的成果就全部或部分被破坏了。当混合液全部进入分离室时,分离室在靠近引入通道的分离盘的外边缘,交叉流的不良效应将更大。为什么1904年已经设计出这种产品而没有被普遍接受,可能的原因是在转鼓内部进入分离室的混合液和已分离的液体组分流出的通道之间的交叉流的密封存在着实际的困难。在已知的设计中,以前曾提到的隔离部件在转鼓内相对着中心柱作同轴的动作,当转鼓运转时,将顶着隔离部件径向封住其内边缘。因此,隔离部件的内边缘和密封处紧密靠着分离室排出分离液组分的出口。由于隔离部件每次不得不与圆柱分开,离心转鼓必须卸开以便将分离的渣液排出,而圆柱和隔离部件之间的密封又成为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流入的混合液漏泄到流出的分离过的液体里面当然会破坏分离的成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离心分离机,它以上面提及的专利说明书的原理为基础,将混合液引入转鼓,该转鼓已有一种设计能以简单而实用的办法解决上面所述的密封问题。用最初定义的那种离心机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按照专利技术的设想,隔离部件有一些通孔,而在所述的转鼓的部件也有相对应的开孔,管子将围绕着隔离部件和转鼓的各自的开孔连通,把二者连结起来。因此从分离室的出口形成封闭的排液通道,它们的方向与位于引入室和分离室入口之间的引入通道交叉。如果按这种方法设计的离心转鼓将包括以前述及的中心圆柱和这种圆柱与隔离部件之间的密封装置。这种密封装置的要求低于已公布的1904年设计的相应的密封装置。这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对分离液体组分的分离室的出口位置作了新的安排。这个出口不必置于邻近隔离部件的内边缘,而可放在轴向和径向隔离部件的安全位置。最好隔离部件有一个中心套筒形状的部件径向位于分离盘的内侧,而轴向则延伸经过若干个盘。这样,从所述的分离室的出口处就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安排密封。如果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在密封处出现少量混合液泄漏,这些泄漏的混合液将有时间经受足够离心力的作用,以便在到达分离室出口以前,将其中的悬浮颗粒物分离出来。然而,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在转鼓内隔离部件应紧靠中心圆柱径向密封。由于转鼓的引入室位于隔离部件的一侧,而分离室位于隔离部件的另一侧,隔离部件不需任何中心孔使流往分离室的混合液通过。绻陌礁鲋饕考谧闹芪Ч餐3种嵯颍庋恢稚杓剖呛芎鲜实摹 不管转鼓的两个部件彼此在周边相连结还是通过中心圆柱相连结,隔离部件最好与上述转鼓的部件用管件牢固连结,这样,例如在清洗时转鼓要卸开,隔离部件就可以与一个主要部件结合在一起,与另一个主要部件分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管件应与隔离部件或转鼓形成一个整体。最好隔离部件和转鼓至少有一项是用塑料制造,这样,围绕着每个管件的那些转动部件之间,可以容易实现所谓“碰锁”(snaplock)连接。按照现在的专利技术,这个设计建议生产一种价格低廉的小型离心分离机是有可能的。更紧密地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于下。图1所示为按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离心分离机。图2所示为图1离心分离机部件的详图。参见图1从上方看去。图3所示为按图1和图2作了某些修改的轴剖面详图。图4所示为修改的图1分离离心机部件的实施方案。图1所示离心机有一个转鼓1,支持转鼓的一根垂直的传动轴2与传动轴接合的一个传动装置3,保护着传动装置3的下机壳4,罩着转鼓的上机壳5。上机壳5装有一个引入管6,供含有两种不同比重的液体及悬浮颗粒的混合液流入。上机壳5还有一个接收室7,其上有一个出口8,供分离出来的比重较轻的液体流出,以及接收室9,其上有一个出口10供分离出来的比重相对重的液体流出。转鼓1包括两个转动件11和12,两者轴向地互相紧压着,并环绕着分离室13。转动件11形成分离室的底部并与传动轴2相连,它的中心柱14的上部通过一个环形定位件15限制转动件12。转动件12实质上形成转鼓的圆柱形环绕壁和顶盖。引入管6的窄端经定位件15延伸入中心引入室16构成中心柱14的管状的上部。中心柱14的这个管状部分在其周围壁面上有几个开孔17。定位件15形成引入室16的环形顶壁。环绕中心柱14装置了隔离部件,它包括套筒形部件18和圆锥件19。套筒形部件18位于开孔17的下面,围绕着中心柱14。一个环形密封圈封于套筒形部件18和中心柱14之间。圆锥件19靠着转鼓的顶壁,其径向凹槽和转鼓顶壁之间形成若干通道20,通道20连接着开孔17和分离室13。在下部的转动件11和圆锥件19之间,装置有与转鼓同轴的一组截头圆锥形状的分离盘21,分离盘的外缘基本位于圆锥件19外缘的同一径向水平面。分离盘的内缘与套筒形部件18的外侧径向相距较远,这样分离室13内的分离盘内侧径向地形成了一个中心空隙。这个空隙被径向和轴向延伸的叶片(这些叶片由套筒形部件18支撑)分成若干平行的轴向通道。圆锥件19有一定数量的(例如3个)轴向通道22,并在其顶侧支持着同样数量的管件23,管件23的内部与通道22相接。转动件12恰好有一组同样数量的轴向通道24,它们分别与管件23,相连,再经23与轴向通道22相连。环绕着互相连通的通道的转动件12和管件23之间装有环形垫片密封。在转动件12的上部装有环形件25,它与转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小室26,在小室中,穿过转动件12的通道24是敞开的。小室有1个或数个外缘出口27。在分离室13的下部装了一个环形件28,它径向向内密封,且轴向向下紧靠着转动件11,它在分离室13内径向向外延伸的距离比分离盘长一些。在环形件28的底边有一定数量径向的槽,它组成一个通道29,该通道在转动件11内同样数量的中心径向通道30与分离室13之间延伸。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离混合液中两种组分的离心分离机包括:—一个转鼓构成一个中心引入室(16)和一个分离室(13),后者有一个混合液的入口和至少一个分离出来的组分的出口;—一组圆锥形的分离盘(21)与转鼓同轴地装置在分离室(13)内,这样它们转动时底部 朝向分离室的一端,而顶部朝向分离室的另一端,和—一个隔离部件(18,19)装置于分离盘(21)和转鼓一个部件之间,这样可以划定一条引入通道(20),它连结中心引入室(16)和分离室的一端,分离盘转动时其顶部朝向这一端;其特征在于 —隔离部件(18,19)有一定数量的通道(22)和所述的转鼓的部件有相对应的通道孔(24),和一管件(23)与隔离部件(18,19)以及转鼓的各自的通道(22,24)相连结,因此形成了分离室(13)的封闭出口通道,这个通道的方向与引入室 (16)和分离室(13)的入口之间的引入通道(20)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斯特劳肯
申请(专利权)人:艾尔费拉瓦尔分离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