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振港专利>正文

红外线反射装置及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025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反射装置,可用于反射来自红外线发射管的红外线信号或将红外线信号反射至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反射装置是由红外线不可穿透的材料制成,其朝向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的外表面用于反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反射装置为圆锥或圆锥台形,其尺寸较小的一端与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相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可以以很小的损耗全方位反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反射装置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或电镀处理,具有良好的红外线反射效果,可以以较小的发射功率实现红外线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装置和红外线发射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红外线发射和接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红外线信号全方位发射或接收的红外线反射装置,以及使用该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红外线接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红外线接收管10和由红外线可穿透材料制成的中空红外线反射装置20。请参阅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红外线信号从光疏介质空气进入由作为光密介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红外线反射装置20 后,经红外线反射装置20的反射面202反射后传输到红外线接收管10,并被红外线接收管 10接收。除了采用红外线发射管代替红外线接收管以及红外线的传输路径不同外,现有技术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另行描述。但是,现有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中的红外线反射装置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红外线信号的传输需要穿过红外线反射装置,因此对红外线反射装置材料的透红外光性和红外线反射装置的形状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会增加材料的采购成本,而且在注塑红外线反射装置时,即使模具精度满足要求,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缩水的影响,透明材料很难做到厚度均一,红外线反射装置的形状很难保证,造成废品率提升,浪费材料和人工。其次,红外线信号穿过红外线反射装置时的损耗很大,需要加大发射功率(造成电能的浪费)才能实现较远的红外线信号传输。最后,日常使用的日光灯或太阳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红外线信号,此红外线信号可能会饱和或影响需要传输的红外线信号,造成采用现有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为了阻隔日光灯或太阳光产生的红外线信号,还需要另外设置红外线遮挡板,如图1中所示的红外线遮挡板30。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红外线信号全方位反射的红外线反射装置, 以及采用该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红外线信号全方位反射的红外线反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反射装置,可用于反射来自红外线发射管的红外线信号或将红外线信号反射至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反射装置是由红外线不可穿透的材料制成,且其朝向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的外表面用于反射红外线信号。作为本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为圆锥或圆锥台形,且红外线反射装置尺寸较小的一端与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相邻。作为本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为中空的或实心的圆锥或圆锥台形,其朝向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的外表面经抛光处理或电镀有高红外线信号反射率的电镀层。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红外线信号全方位发射的红外线发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发射装置,其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与红外线发射管相对的红外线反射装置,其中,红外线反射装置为前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作为本技术红外线发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反射装置上覆盖有由玻璃或透明塑胶制成的红外线透明罩。作为本技术红外线发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焊接、铆接或粘胶粘结固定安装于所述红外线透明罩上。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红外线信号全方位接收的红外线接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接收装置,其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和与红外线接收管相对的红外线反射装置,其中,红外线反射装置为前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作为本技术红外线接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接收管与红外线反射装置上覆盖有由玻璃或透明塑胶制成的红外线透明罩。作为本技术红外线接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焊接、铆接或粘胶粘结固定安装于所述红外线透明罩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红外线反射装置是由红外线不可穿透的材料制成,且其朝向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的外表面用于反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信号无需穿过红外线反射装置,因此红外线信号传输时的损耗小。2.红外线反射装置为圆锥或圆锥台形,可以360度全方位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红外线信号的外表面可以经抛光处理或电镀处理,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可以实现以较小的发射或接收功率实现红外线信号的远距离传输。3.红外线反射装置为红外线不可穿透的材料制成,可以减弱来自上方其他光源产生的杂乱红外线信号,增加红外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4.红外线反射装置可以通过现有的电镀工艺、车削加工工艺和抛光工艺制成,成本低廉。5.由于红外线反射装置在红外线透明罩内部,对红外线透明罩的外形要求不严格,可以配合产品外观实现红外线透明罩外形的各种变化。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控制的智能吸尘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吸尘器,其包括智能吸尘4器主体、安装在智能吸尘器主体上的清洁模块、安装在智能吸尘器主体内的垃圾盒,以及安装在智能吸尘器主体上的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其中,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为前述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红外线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红外线接收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红外线接收装置接收红外信号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技术红外线反射装置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红外线发射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7本图6所示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红外信号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为安装有本技术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的智能吸尘器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和说明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红外线接收管10’、与红外线接收管10’相对的红外线反射装置20’,以及覆盖红外线接收管10’和红外线反射装置 20,的红外线透明罩30,。红外线接收管10’没有特殊限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红外线接收管,只要能顺利实现红外线信号的接收即可。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反射装置20’与红外线接收管10’相对,为倒置的圆锥台形,其尺寸较小的一端与红外线接收管10’相邻近。红外线反射装置20’的中央设有安装孔(未标示),螺栓或螺钉40’等紧固件可以经过安装孔与设置在红外线透明罩30’上的螺纹孔(未标示)连接,以将红外线反射装置20’固定安装在红外线透明罩30’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红外线反射装置20’与红外线接收管10’相对,为倒置的圆锥形。红外线反射装置20’远离红外线接收管10’的一端通过焊接、铆接或粘胶粘合固定安装在红外线透明罩30’上。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红外线接收装置中,红外线反射装置20’既可以是中空的圆锥或圆锥台形,也可以是实心的圆锥或圆锥台形,优选中空的圆锥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港
申请(专利权)人:陈振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