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0103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竖杆和安装在竖杆上的划线刀具,所述竖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划线刀具包括管体和安装在管体上的划线刀,所述管体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划线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划线刀分别安装在管体一周设置的四个划线刀孔内,所述划线刀的刀头位于管体内,四个所述划线刀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每相邻两划线刀的延伸线之间成90度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操作简单,同时划线速度快,划线精度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划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
技术介绍
管材收缩系数(CSR)反映管材的性质,对于管材来说至关重要。管壁收缩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其截面性能,研究其周向力学性能,特别是均勻的塑性对合理使用和开发材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管壁收缩系数的测试相比较管材其他力学性能的测试又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管壁收缩系数的测试结果不但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计算,还因为准备阶段划线精度要求比较高,操作比较复杂。传统的划线方法,首先划线,然后再进行拉伸试验。即首先在管材中间用三条圆周线划出相隔25mm的两段,然后顺管材轴向方向划四条直线,直线等间距分开,轴向直线两端伸向两端圆周线之外。传统划线机划四条轴向直线时,把划线刀和管材固定在划线机上, 管材沿轴向方向移动便划出一条直线,再转动管材90度以相同方法划出另一条直线,依次顺序划下去,便成为四条等间距的直线,这样测量工作量大且操作复杂。根据标准要求,划线刀划痕不能大于0. 0005in,精度要求比较高。综上,传统的划线机主要采用刀不动而管材动的方式进行划线,这样划线工作量大且繁琐,而且划痕精度不易保证。对传统的划线方法进行改进,采用管材不动而划线刀动的方式进行划线,这样便需要对划线机进行改造。而传统划线机使用单刀划线,其操作复杂,划线速度慢,且划痕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操作简单,同时划线速度快,划线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竖杆和安装在竖杆上的划线刀具, 所述竖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划线刀具包括管体和安装在管体上的划线刀,所述管体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划线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划线刀分别安装在管体一周设置的四个划线刀孔内,所述划线刀的刀头位于管体内,四个所述划线刀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每相邻两划线刀的延伸线之间成90度夹角。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配合使用且端面相互贴合的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的一端端部为凸出部分,另一端端部为凹进部分;所述第一半管体端部凸出部分与第二半管体端部凹进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半管体端部凹进部分与第二半管体端部凸出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通过销固定连接。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刀的刀尾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划线刀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划线刀连接,所述划线刀和弹簧均与划线刀孔滑动连接。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刀孔为半通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划线刀孔的底部连接。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相互贴合的端面为径向截面,所述径向截面与相邻划线刀延伸线之间成45度夹角。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两根。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半管体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二通道,两根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与竖杆滑动连接。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形成的平面与径向截面之间成90度夹角。上述的管壁收缩系数试验用简易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位于与其相邻两划线刀中间,所述第二通道位于与其相邻两划线刀中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操作简单。2、本技术划线速度快,划线精度高。3、采用本技术对管材划线,可实现管材不动而刀动,轴向四条线直线一次完成,且可达到了划线效果。因此,本技术具有工作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一个人即可操作完成。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划线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划线刀上安装弹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半管体、第二半管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划线刀;2-1 —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3—管体;3-1 —第一半管体;3-2—第二半管体;4一弹簧;5—划线刀孔;6—径向截面;7—销;8—凹进部分;9一凸出部分; 10 —划线刀具; 11一竖杆; 12 —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2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12上的竖杆11 和安装在竖杆11上的划线刀具10,所述竖杆1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划线刀具包括管体3和安装在管体3上的划线刀1,所述管体3与竖杆11滑动连接,所述划线刀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划线刀1分别安装在管体3 —周设置的四个划线刀孔5内,所述划线刀1的刀头位于管体3内,四个所述划线刀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每相邻两划线刀1的延伸线之间成 90度夹角。如图4所示,所述管体3由配合使用且端面相互贴合的第一半管体3-1和第二半管体3-2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半管体3-1和第二半管体3-2的一端端部为凸出部分9,另一端端部为凹进部分8 ;所述第一半管体3-1端部凸出部分9与第二半管体3-2端部凹进部分8相配合,所述第一半管体3-1端部凹进部分8与第二半管体3-2端部凸出部分9相配合;所述第一半管体3-1和第二半管体3-2通过销7固定连接,还可采用挂钩等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管体3也可以将做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划线精度。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划线刀1的刀尾外套有弹簧4,所述弹簧4安装在划线刀孔5内,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划线刀1连接,所述划线刀1和弹簧4均与划线刀孔5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刀孔5为半通孔,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划线刀孔5的底部连接。弹簧4还可采用具有弹性的弹性件进行连接,以便增强划线刀1与管材之间的自适应性,即弹簧会随着管材直径细微变化而做一定的变形,带动划线刀1轻微移动从而使划线刀和管材之间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使划线刀1划出来的线清晰均勻,而不会因为同一根管材直径轻微变化而导致划线不清或者划痕过深的情况出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半管体3-1和第二半管体3_2相互贴合的端面为径向截面6,所述径向截面6与相邻划线刀1延伸线之间成45度夹角。如图1所示,所述竖杆11的数量为两根。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半管体3-1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通道2-1,所述第二半管体3-2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二通道2-2,两根所述竖杆11的上端分别穿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所述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均与竖杆11滑动连接。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_2所形成的平面与径向截面6之间成90度夹角。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通道2-1位于与其相邻两划线刀1中间,所述第二通道2-2位于与其相邻两划线刀1中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管壁收缩系数CSR试验中使用时,拔掉销7,将划线所用的划线刀具10沿着直径从中间分开,然后将待划线的管材固定安装在底座12上,且位于划线刀具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茂许飞张娟焦磊王涛胡涛涛白新房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