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6547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包括热水段,热水段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线与用热负载相连接,用热负载通过回水管线与热水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本热水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窑尾锅炉排出烟气中的热量,通过热量转换产生大量的高温热水用于供应用热负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余热利用
,涉及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行业是耗电、耗能大户,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一般在180°C以上,这部分热量都随烟气从窑尾余热锅炉的排烟口排出,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重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充分利用窑尾余热锅炉排烟中的热量,节能减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包括热水段,热水段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线与用热负载相连接,用热负载通过回水管线与热水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热水段为水加热器。热水循环泵至少为两台,该至少两台热水循环泵并联设置。本技术热水段系统采用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窑尾锅炉排出烟气中的热量,通过管网将热交换得到的高温水送给热用户,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热水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窑尾锅炉,2.省煤器,3.热水段,4.热水循环泵,5.供水管线,6.回水管线,7.用热负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热水段系统的结构,包括窑尾锅炉1的省煤器2和热水段 3,热水段3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线5与用热负载7相连接,用热负载7通过回水管线6与热水段3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线6上安装有至少两台热水循环泵4,该至少两台热水循环泵4并联设置。热水段3为水加热器。将窑尾锅炉1的热水段3通过管网与用热负载7连通,在该管网上配置相应的加压水泵,将水通入热水段3内,当窑尾锅炉1中的高温烟气流经热水段3时,与热水段3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对热水段3中的水进行加热,形成高温水,打开用热负载7中需要用热水的部分的阀门,根据需要启动至少一台热水循环泵4,将高温水送入该用热部分,如电站化水加热、电站给水加热、浴池、采暖等,经过用热负载7后的高温水的温度下降,并从用热负载7的出口流入回水管线6,再送入热水段3与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循环利用。 本技术热水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窑尾锅炉排出烟气中的热量,通过热量转换产生大量的高温热水,用于加热电站化水车间原水,提高给水温度,有益于提高发电负荷;用于采暖区供暖,节约煤炭资源,替代采暖锅炉,可为约19000m2的面积供暖,一个采暖期可节约燃煤990吨,约38. 5万元;还可用于浴池及其它用热水的地方;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段(3),热水段(3)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线(5)与用热负载(7)相连接,用热负载(7)通过回水管线(6)与热水段(3 )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线(6 )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4 )。2.按照权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段(3)为水加热器。3.按照权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循环泵(4)至少为两台,该至少两台热水循环泵(4)并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锅炉热水段系统,包括热水段,热水段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线与用热负载相连接,用热负载通过回水管线与热水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本热水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窑尾锅炉排出烟气中的热量,通过热量转换产生大量的高温热水用于供应用热负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329238SQ20112048428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志刚, 李泽儒, 王裕强 申请人:酒钢(集团)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儒李志刚王裕强
申请(专利权)人:酒钢集团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