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秀敏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64746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创伤较大、没有特效药等问题。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枣仁40-60份;水蛭60-80份;地龙70-100份;川芎100-150份;黄芪100-150份;红花50-70份;丹参40-60份。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100-2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患者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脑出血后遗症主要由内伤和外伤两种原因引起,西医应用手术治疗,但创伤较大; 中医也没有特效药,所以给很多患者留下后遗症。实践证明,祖国医药学在脑出血后遗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更强调整体的治疗,标本兼治预防为主,中药以不良反应少而著称。因此,研制治疗该病的中药制剂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创伤较大、没有特效药等问题。在颅内出血稳定的情况下(脑出血两个月后),用清脑瘀血丸做康复治疗,且具有疗效快,迅速清除血管外瘀血,行气活血,适合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枣仁40-60份;水蛭60-80份;地龙70-100份;川芎100-150份;黄芪100-150份; 红花50-70份;丹参40-60份。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所述的药剂是散剂、水丸、块剂、蜜丸或胶囊。一种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100-2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勻,制成药剂。所述的药剂可以为水泛丸,经阴干或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还可以加入蜂蜜制成蜜丸。所述的药剂,也可再加工成类似饼干大小的固体块状剂型,此时需要采用常规方法,在添加适量的药用粘结剂,再负压下压制成型,干燥并真空方式包装,即可得到膨松的块状剂型。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服用方法采用口服,一日2-3次,一次 5-7克,水丸将药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温开水冲服。本专利技术的药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的研究成就,结合现代有关研究资料和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脑出血后遗症与心、脑、肝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肝阳上亢,上犯于脑是本病的发病机制,要迅速清除颅血管外的瘀血。因此,本专利技术筛选出平肝熄风、清化痰热、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以达到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目的。水蛭、地龙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枣仁抗缺氧,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黄芪促进造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利尿降压。红花、丹参、川芎活血祛瘀,增加冠脉血流量,抗缺血,抗缺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凝。本专利技术针对内伤、外伤引起的脑出血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肢体僵硬挛缩,意识障碍,智力减退等症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 100%,症状完全缓解率为95%,命名为“清脑瘀血丸”。上述药物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原因的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康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天然的动物、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要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期的治疗。2、本专利技术即可制成不同的剂型,也直接可用于煎煮。3、本专利技术增强脑血管壁弹性,迅速溶解清除颅内瘀血,改善肢体症状,恢复肌肉弹性,增强智力和精神意识状态。4、本专利技术增强肌体肌肉群运动协调功能,平稳血压。5、本专利技术平肝潜阳,迅速清除血管外瘀血,降血脂。6、为了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对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治疗效果,采用该中药制剂用于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100例,其中完全缓解症状者95例,显效者5例,总有效率达100%,并使患者的脑出血后遗症的症状缓解,恢复肢体功能,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品质。本专利技术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期的治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重量份数计,枣仁40份,水蛭60份,地龙70份,川芎100份,黄芪100份,红花 50份,丹参40份。将上述的药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勻, 制成散剂;该散剂用水泛丸,阴干。曹某,男,49岁,脑外伤后遗症3年,右侧上下肢只能做轻微活动,生活不能自理, 精神亢奋,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左手拄拐。服用本实施例清脑瘀血丸,每天两次,每次7克,3 天后精神能自控,可以表达自己,5天后右侧肢体活动幅度明显改善,半个月后生活能够自理。一个月后不用拄拐,活动基本正常。实施例2按重量份数计,枣仁50份,水蛭70份,地龙80份,川芎120份,黄芪120份,红花60份,丹参50份。将上述的药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勻, 制成散剂;分装后,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姜某,男,55岁,脑出血后遗症两年,右侧下肢活动不良,走路颠簸,左手拄拐,行动缓慢。就诊时患者精神呆滞,言语表达不连贯。服用本实施例清脑瘀血丸,每天两次,每次 7克,用药7天后,扔掉拐杖,10余天后可以完全表达自己的感觉状态,一个月后如正常人。实施例3按重量份数计,枣仁60份,水蛭80份,地龙100份,川弯150份,黄芪150份,红花 70份,丹参60份。将上述的药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勻, 制成散剂;加入蜂蜜制成蜜丸。刘某,男,61岁,脑出血后遗症两年,半身不遂,不能协调运动,走路无力,手不能握持。服用本实施例清脑瘀血丸每天两次,每次7克,一个月后恢复劳动能力。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患者长期服用。在颅内出血稳定的情况下(脑出血两个月后),用清脑瘀血丸做康复治疗,且具有疗效快,迅速清除血管外瘀血,行气活血,适合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枣仁40-60份;水蛭60-80份;地龙70-100份;川芎100-150份;黄芪100-150份;红花50-70份;丹参40-60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散剂、水丸、块剂、蜜丸或胶囊。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100-2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勻,制成药剂。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水泛丸,经阴干或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或者,加入蜂蜜制成蜜丸。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加工成类似饼干大小的固体块状剂型,此时需要采用常规方法,在添加药用粘结剂,再负压下压制成型,干燥并真空方式包装,得到膨松的块状剂型。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康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服用方法采用口服,一日2-3次,一次5-7克,水丸将药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温开水冲服。全文摘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关秀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