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车间协作模式下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64114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车间协作模式下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一体化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窄口车间和窄口工序,然后进行迭代,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首先采用基于分派规则的调度方法进行预调度,然后根据预调度结果调整投产数量,直至迭代结束时输出调度结果和对应的投产计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解决生产车间能力不平衡问题;有效的解决生产任务跨车间的转移问题;并将产计划与调度一体化集成,在得出调度结果的同时,给出生产计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系统的生产计划与调度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跨车间生产任务和机加、装配与热处理混合问题的生产计划与调度一体化方法,属于先进制造生产控制与调度优化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生产线,但同时,大量传统设备又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共存,尤其在大中型机械制造企业中,多品种混线生产的情况非常普遍、并将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复杂生产过程计划与调度问题的建模与优化方法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计划、调度与优化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往往先单独制定并优化生产计划,然后在被优化的计划基础上优化生产调度,其结果是计划与调度不能达到整体优化,甚至出现生产计划导致调度不可行或性能很差的情况。这种生产计划与调度独立进行优化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以多品种、中小批量、混线生产的生产模式下跨车间转移频繁发生为特征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考虑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是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机械制造企业通常以车间为单位组织生产。一般情况下每个车间的生产过程都可以封闭在该车间范围内进行独立控制,但在多品种、中小批量、混线生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妮梁啟锵王彤王小海金铮郑伟居玉辉郝勇谢洪涛李弘赵凯潘树民许清波段勇郑鸿马小丽闫锦锋马开赵瑞颖邓卫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