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6228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包括有遮挡体及设于遮挡体一侧的接球槽组件,该接球槽组件与遮挡体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遮挡体上设有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需他人配合、练习抛至高度精确的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珍珠,满族称“尼楚赫”,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满族先世女真人曾在牡丹江里采珍珠。满族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采珍珠的传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以模仿采珍珠生产活动为内容的儿童游戏和体育活动。“采珍珠”这项体育活动来源于满族民间,运动器材比较解,场地的选择也不严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适合在山区和农村开展。至今,在一些满族聚集的村屯,仍有开展这项体育活动的习惯。珍珠球比赛和大家熟悉的篮球比赛比较相视。比赛场地长观米,宽15米。与篮球比赛场地不用之处在于,场地分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隔离区和得分区;各场区需用颜色显示,水区为蓝色,限制区与隔离区为红色,封锁区与得分区位黄色,另外,场地边线以外必须留有至少宽2米的安全区,因为活动在得分区的持抄网队员为接住珍珠球常需要凌空跳起伸手捞球。珍珠球的比赛器材包括球、球拍和抄网。比赛时,每队上场7人。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15分钟。进攻队员运用球拍对球进行传、拍、滚、运等技术方式,向站在得分区的本队队员投球,得分区内的队员用抄网抄得本队队员投来的球既可得分,其间,持拍的对方队员在前阻挡,用封、挡、夹、按等动作,阻挡进攻队员向得分区队员的投球。进攻运动员在进行投球的训练中,往往需要教练或其它队员进行配合(即教练或其它队员站在封锁区内,进攻队员将珍珠球抛过教练或其它队员,直至珍珠球落入到得分区内)。如若不借助教练或其它队员的配合,进攻队员在抛至珍珠球的过程中,则需要目测抛至的高度及曲线,目测的精确准较低,如若错误的判断在训练中形成习惯,在比赛过程中则会出现较大的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他人配合、练习抛至高度精确的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遮挡体及设于遮挡体一侧的接球槽组件,该接球槽组件与遮挡体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遮挡体上设有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其中,接球槽组件包括有长度与遮挡体一致的网兜,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有与网兜连接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有两根呈交叉设置的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一端通过伸缩杆与网兜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且两支撑杆的交叉点处呈铰接连接;所述的网兜内设有可沿伸缩杆轴向滑移的若干挡板,各挡板之间形成若干个珍珠球抛至腔,各抛至腔内分别设有提示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攻的投手可将珍珠球抛过遮挡体,并使珍珠球越过遮挡体进入到接球槽组件中,在训练过程中无需他人配合,并且可遮挡体上设有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这样设置后,进攻的投手可根据训练需要对遮挡体的高度实施调节,从来对珍珠球的抛至高度实施训练。另,接球槽组件与遮挡体之间的间距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实施调节,这样设置是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得分区与封锁区之间具有可供队员活动的空间,投手为了练习其投球的准确度,可将接球槽组件的位置件假想为本方队员所处的位置,并通过对接球槽组件与遮挡体之间间距的调节来练习不同位置投球的精准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遮挡体为网布,所述的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有与遮挡体连接的伸缩套,该伸缩套包括与遮挡体连接的外套及插设于外套内并可沿外套轴向伸缩的内套,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升降定位组件。其中,升降定位组件包括有设于外套内壁上的挠性卡块及设于内套外壁上并与外套上的挠性卡块适配的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伸缩套实施对遮挡体的调节结构简单,并且操作方便;升降定位组件的设置是为了使伸缩套对遮挡体的高度调节完毕后,伸缩套能够得到定位,防止伸缩套种的内套与外套在调节完毕后再次的滑移而影响到高度的调节尺寸。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接球槽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及2中遮挡体及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5所示的一种珍珠球投球训练装置,包括有遮挡体1及设于遮挡体1 一侧的接球槽组件2,该接球槽组件2与遮挡体1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3,遮挡体1上设有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4。进攻的投手可将珍珠球抛过遮挡体1,并使珍珠球越过遮挡体1进入到接球槽组件2中,在训练过程中无需他人配合,并且可遮挡体1上设有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4,这样设置后,进攻的投手可根据训练需要对遮挡体1的高度实施调节,从来对珍珠球的抛至高度实施训练。另,接球槽组件2与遮挡体1之间的间距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3 实施调节,这样设置是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得分区与封锁区之间具有可供队员活动的空间, 投手为了练习其投球的准确度,可将接球槽组件2的位置件假想为本方队员所处的位置, 并通过对接球槽组件2与遮挡体1之间间距的调节来练习不同位置投球的精准度。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1中,接球槽组件2包括有长度与遮挡体一致的网兜21,间距调节机构3包括有与网兜21连接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有两根呈交叉设置的支撑杆31,两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伸缩杆5与网兜21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311,且两支撑杆31的交叉点312处呈铰接连接;可通过对两支撑杆31活动端311实施调节(即两支撑杆31活动端311的靠近或分离)来实施对网兜21宽度的调节。网兜21内设有可沿伸缩杆5轴向滑移的若干挡板6,各挡板6之间形成若干个珍珠球抛至腔61,各抛至腔61内分别设有提示灯62。这样设置后,网兜的长度可根据调节伸缩杆5进行调节,并且挡板之间的抛至腔61以及抛至腔61内提示灯62的设置可是竞技运动员在训练中训练其投球的灵活性,即当一个抛至腔61内的提示灯62发光时,就将珍珠球投至哪个抛至腔61 ;挡板6通过挂钩悬架在伸缩杆5上,这样便使挡板6可沿伸缩杆5进行活动,以便于调节抛至腔61的间距,以满足不同竞技运动员锻炼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杆5通常为至少两段相互套接的杆体,其中一个杆体内具有另一个杆体插接滑移的空间。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2中,接球槽组件2包括有长度与遮挡体一致的网兜21及设于网兜21上的支架23,支架23与网兜21之间通过伸缩杆5连接,网兜21内设有可沿伸缩杆5轴向滑移的若干挡板6,各挡板6之间形成若干个珍珠球抛至腔61,各抛至腔61内分别设有提示灯62,此处的挡板6、提示灯62、伸缩杆5及抛至腔61的作用与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作用一致,这里不在赘述。间距调节机构3包括有连接遮挡体1与接球槽组件2的导轨32,遮挡体1及接球槽组件2架设于该导轨32上实施间距的调节。可在导轨32上移动遮挡体1或接球槽组件 2实施遮挡体1与接球槽组件2之间间距的调节。在本技术实施例1及2中,遮挡体1为网布,遮挡体升降调节机构4包括有与遮挡体1连接的伸缩套,该伸缩套包括与遮挡体1连接的外套41及插设于外套41内并可沿外套41轴向伸缩的内套42,内套42与外套41之间设有升降定位组件43。该升降定位组件43包括有设于外套41内壁上的挠性卡块431及设于内套42外壁上并与外套41上的挠性卡块431适配的卡槽432。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统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