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传扬专利>正文

一种多节自动开收伞及其伞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192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具,提供一种可自动开收的伞及其伞架,该伞架包括伞头、伞中棒、带有收伞弹簧的骨架总成、上巢及下巢,所述骨架总成分别与所述上巢和下巢连接,所述伞中棒包括内管、外管和至少一个中管,所述内管和与之连接的中管内设有一开伞弹簧,所述开伞弹簧内设有用于导正和/或顶压子弹头使其扣合在内管上、以及顶升所述外管的圆管;还包括至少两个拉绳组件,其中包括开伞拉绳组件和至少一个收伞拉绳组件。该自动开收伞架,不但可以将伞骨架自动打开和收起,还可自动收一节伞中棒,方便收伞操作,且伞架的结构简单,其中每个拉线组件中仅需绕过一个滑轮,故开收伞动作更加可靠顺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伞具,尤其涉及一种多节可自动开收伞及其伞架。
技术介绍
可自动开收伞作为高端伞具,以其方便使用和高端的外管形象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可自动开收伞,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的缺陷,比如有一些拉线组件会用到多达5个滑轮,绕线来回多,导致可靠性降低。另外,目前的自动开收伞一般需要将外管设计一条沿长度方向的凸槽以容纳开、收伞拉线,严重影响了伞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且美观的可自动开收伞及其伞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多节自动开收伞架,包括伞头、伞中棒、带有收伞弹簧的骨架总成、上巢及下巢,所述伞头和上巢分别设在所述伞中棒的两端部,所述下巢套设在所述伞中棒外,所述骨架总成分别与所述上巢和下巢连接,其中,所述伞中棒包括内管、外管和至少一个中管,所述内管和与之连接的中管内设有一开伞弹簧,所述开伞弹簧内设有用于导正和/或顶压子弹头使其扣合在内管上、以及顶升所述外管的圆管;至少两个拉绳组件,其中包括开伞拉绳组件和至少一个收伞拉绳组件。一种多节自动开收伞,包括伞架和安装于其骨架总成上的伞面,其中,所述伞架采用前述的多节自动开收伞架。根据实施例,还可采用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伞拉绳组件包括拉绳二、子弹头和固定在中管上的中管滑轮,拉绳二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子弹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管内部并绕过所述中管滑轮后固定在所述圆管靠近子弹头的端部。所述收伞拉绳组件包括拉绳一和固定于所述上巢上的外管滑轮,所述拉绳一的一端固定于与所述外管连接的中管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外管滑轮后固定于所述下巢上。所述圆管通过上巢滑轮座固定在所述上巢上,其靠近子弹头的端部设有一内凹开孔二,所述拉绳二的一端固定在该内凹开孔二处。所述圆管对应所述中管滑轮位置沿长度方向上开有方便所述中管滑轮相对移动的槽。所述中管靠近所述上巢一端侧面设有一内凹开孔一,所述拉绳一的一端固定在该内凹开孔一处。所述外管滑轮通过一外管滑轮座固定于所述圆管靠近所述上巢的端部。所述中管内壁设有用于导正开伞弹簧的两个以上沿周向分布的凸点或一个圆形凸台。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圆管和开伞弹簧之间的弹簧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开收伞架,不但可以将伞骨架自动打开和收起,还可自动收一节伞中棒,方便收伞操作,且伞架的结构简单,其中每个拉线组件中仅需绕过一个滑轮,故开收伞动作更加可靠顺滑。另外,通过将各拉绳的端部固定在内凹开孔一、二中,可避免开收伞过程中被摩擦或造成阻塞,进一步增加可靠性。通过导向凸点或凸台,可较好的限制开始弹簧的运动方向,避免跑偏,也可增加开收伞的可靠性。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在所述圆管和开伞弹簧之间的弹簧套,可使圆管能够顺利的在弹簧套内活动并收入中管内。再者,通过将中管的相应部位开槽,可给予中管滑轮足够的运动空间,可避免卡死,并可使外管保持截面呈圆形,既增加了可靠性又保证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伞架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伞架收一节时的状态剖视图,为清楚看图,骨架总成中仅显示了一个骨架,并将骨架以分解图方式示出。图3是图1的伞架全收状态剖视图,其中未示出伞骨架部分。图4是图1的伞架全开状态,为图片清楚起见,仅显示伞骨总成中的一个伞骨。图5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内管立体图。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外管立体图。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中管立体图。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中管内安装了圆管、弹簧和弹簧套之后的剖视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是伞架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的伞架收一节时的状态剖视图,其中,骨架总成3中仅显示了一个骨架,并将骨架以分解图方式示出。该多节自动开收伞架, 主要包括伞头1、伞中棒2、带有收伞弹簧的骨架总成3、上巢4及下巢5,所述伞头1和上巢 4分别设在所述伞中棒2的两端部,所述下巢5套设在所述伞中棒2外,所述骨架总成3分别与所述上巢4和下巢5连接。其中,所述伞中棒2包括内管201、外管202和至少一个中管203,所述内管201和与之连接的中管203内设有一开伞弹簧204,所述开伞弹簧204 内设有用于导正和/或顶压子弹头207使其扣合在内管上、以及顶升所述外管202的圆管 205 ;还包括至少两个拉绳组件,其中包括开伞拉绳组件和至少一个收伞拉绳组件。如图1所示,伞头1内设有内座1015,其上安装活动套弹簧1014及其活动套1013, 活动套1013上装按钮座1011及其按钮弹簧1012,对应按钮座1011处设置按钮101。该伞头1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故对其工作过程等不作详述。如图3所示,所述开伞拉绳组件包括拉绳二 206、子弹头207和固定在中管203上的中管滑轮208,拉绳二 20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子弹头207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圆管205内部并绕过所述中管滑轮208后固定在所述圆管203靠近子弹头207的端部。所述收伞拉绳组件包括拉绳一 209和固定于所述圆管205上的外管滑轮210,所述拉绳一 209的一端固定于与所述外管202连接的中管203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外管滑轮 210后固定于所述下巢5上。所述圆管205靠近子弹头207的端部设有一内凹开孔二 211,所述拉绳二 206的一端固定在该内凹开孔二 211处。所述中管203靠近所述上巢4 一端侧面设有一内凹开孔一 2031,所述拉绳一 209的一端固定在该内凹开孔一 2031处。所谓“内凹开孔”,即在圆管205 的侧壁上有一向管内方向凹陷的部位,且在该部位开孔。此外,所述圆管205还在对应所述中管滑轮208位置沿长度方向上开有方便所述中管滑轮208相对移动的槽。该槽使得中管滑轮208随中管203相对圆管205移动时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卡死或有摩擦而造成开、收伞不顺利,增加可靠性。该圆管205的两个端部可仍然保持圆筒形状,当其在拉绳二 206的作用下向上巢4方向移动时,一端可将中管203顶向上巢4方向;当其在外力收伞时,另一端可将子弹头207顶向伞头1的方向。所述外管滑轮210通过一外管滑轮座214固定于所述圆管205靠近所述上巢4的端部。为保证开伞弹簧204能够沿适当的方向释放弹力,起到相应的作用,增加可靠性, 所述中管203内壁设有用于导正开伞弹簧204的两个以上沿周向分布的凸点2032,所述凸点2032显然也可以是一个圆形凸台等类似结构。该伞架的结构设计,允许所述外管202在上巢4和下巢5之间外露的部分的截面保持为圆形,而不影响开收伞动作。而现有技术的结构则需在外管设置外凸结构以容纳拉绳才行。当伞架完全收合时,外管202上端的外管滑轮座214内的圆管205顶住子弹头207 往下压。使子弹头207扣合在内管201的凹位上,实现拉绳二 206的底部固定。外管202 的下端的抬高215 (抬高215,即设在外管202端部外侧的凸缘或一个外凸结构)受收伞压力作用,被伞头内座上的金属勾片106 (勾片106并不限于金属,显然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硬度的非金属、合金等材料)扣合住,实现中棒2的锁合,并且使开伞弹簧204压缩蓄能。如图4所示,在伞架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按动按钮101,这时按钮101会带动活动套103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扬陈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