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玮专利>正文

医用输液自动换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91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自动换瓶仪,其连接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输液瓶,包括连续输液系统和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其中:连续输液系统包括由带导气管和单向针头的主输液软管与第一个输液瓶连接构成的第一组输液单元,和由带导气管的双向针头连接主输液软管上的带橡皮塞开口与一个或至少二个输液瓶构成的另外一组或至少二组输液单元,且第一组输液单元与后置的输液单元依次工作;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包括与主输液管和双向针头上的导气管,对应设置在导气管开口端的导气阀门,阀门开关及驱动阀门开关工作的电机,间隔设置在主输液软管上的感应器,和通过导线连接感应器及电机并接收和发出指令的中心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输液装置,特别指一种合理运用自动探测、自动控制及自动换瓶技术的医用输液自动换瓶仪
技术介绍
护理输液是护士日常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在护理输液中有近一半的工作量是给病人更换输液瓶,平均每个病人要跑3-4次。如何减轻护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不必要的换瓶操作是一个仍未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自动实现换瓶的医用输液自动换瓶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连接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输液瓶,包括连续输液系统和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的换瓶仪,其中连续输液系统包括由带导气管和单向针头的主输液软管与第一个输液瓶连接构成的第一组输液单元,和由带导气管的双向针头连接主输液软管上的带橡皮塞开口与一个或至少二个输液瓶构成的另外一组或至少二组输液单元,且第一组输液单元与后置的输液单元依次工作;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包括与主输液管和双向针头上的导气管,对应设置在导气管开口端的导气阀门,阀门开关及驱动阀门开关工作的电机,间隔设置在主输液软管上的感应器,和通过导线连接感应器及电机并接收和发出指令的中心控制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①减少了护士劳动强度。②减少了出错的机会,因为每次换瓶过程都要经过严格的三查七对,稍不留意就会出错。③减少了病人呼叫次数,这样每个病人只有最后拔针时才呼叫护士。④增加输液的安全性,因为不需要人照顾、监视,另外在所有液体滴完后,这时所有的导气阀门都关闭,输液自动停止,就是病人睡着了也不会出事故,护士可以延迟到任何时候来拔针都没问题。⑤结构简单,可靠性高。⑥探测灵敏度高,且探测部位选择得当,因此既不会出现提前换瓶又不会出现延迟换瓶导致输液管内出现过多气体。⑦同时由于后面液体瓶与一次性输液管连接的空间较少,不会存留太多气体,在一般的输液缓冲气囊都能缓冲,不会出现安全事故。⑧操作简单,第一瓶液体挂好后,依次把后面的液体瓶挂号并通过针头连接输液管就行,不要额外的排气操作,只是要按要求把输液管各段安放到相应的探测仪中,同时把导气管按次序安放好就行。⑨输液瓶数可以自由设定,从一瓶倒多瓶均可,且每瓶液体的量也可自由设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主输液软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向针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阀门开关与导气阀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阀门开关与导气阀门安装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5可知,本技术连接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输液瓶1,包括连续输液系统和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其中连续输液系统包括由带导气管2和单向针头14的主输液软管10与第一个输液瓶连接构成的第一组输液单元,和由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连接主输液软管10上的带橡皮塞开口 11与一个或至少二个输液瓶构成的另外一组或至少二组输液单元,且第一组输液单元与后置的输液单元依次工作;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包括与主输液管10和双向针头12上的导气管2,对应设置在导气管2开口端的导气阀门3,阀门开关4及驱动阀门开关4工作的电机5,间隔设置在主输液软管10上的感应器7,和通过导线9连接感应器7及电机5并接收和发出指令的中心控制器6。本技术所述的主输液软管10自带有单向针头14,主输液软管10的管身间隔设置有橡皮塞开口 11;双向针头12—端插入后置的输液瓶,另一端通过橡皮塞开口 11连接主输液软管10;感应器7依次设置于各橡皮塞开口 11的前端并将检测到的管内输液状态传送至中心控制器6。所述的导气管2 —端连接主输液管的单向针头14控制第一瓶液体输液,后置导气管2和双向针头12依次连接并控制后置输液瓶依次输液,所有导气管2的另一端即开口端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对应相应的导气阀门3。所述的导气阀门3包括下端设置的橡皮塞和上端设置的横杆,阀门开关4通过电机5接收的中心控制器6的指令依次提升各导气阀门3的横杆以导通对应导气管2,并控制各输液瓶1依次输液。所述的中心控制器6、电机5和感应器7均连接电源8,并通过电源8供电工作。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输液时按顺序在同一面板上同时挂好所有输液瓶1,用带橡皮塞开口的主输液管通过其自带的针头连接第一瓶液体,然后用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依次连接其余的输液瓶1和主输液管的开口 11 (现在的一次性输液管在其末端有这样的开口用于推注药物)。使所有输液瓶均与主输液管10连接。在主输液管的开口前安装一个感应7 (如超声发射和接受装置),其功能是探测输液管内是否有液体(没有液体时超声接收信号会变),探测到的信号都通过导线9传给控制器6,由控制器6处理后发出命令通过导线9传递给电机5,电机5带动阀门开关4向前移动,使其依次打开导气管阀门3,阀门依次被打开后进气管2依次进气,进而使液体瓶依次开始滴液。从而达到自动换瓶的目的。控制器6、电机5、感应器7均由电源8供电。本技术用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依次通过主输液管上带橡皮塞开口 11把液体瓶与主输液管10连接,构成连续输液系统,每一瓶液体开口于主输液管后,其管道走行从相应感应器7中通过,构成每瓶液体的输液监视器。所有导气管2均按次序置于导气管阀门3之下,导气管阀门3上连接一横杆,并与阀门开关4组成开闭系统,阀门开关4用电机5驱动。感应器7通过导线9均与控制器6相连接,控制器6通过导线9连接电机5。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本技术由输液瓶1、带导气管2的主输液软管10及若干个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组成的连续输液系统。由一组感应器7、中心控制器6、阀门开关4、电机5及导线9、电源8组成的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连续输液系统是由带导气管2的主输液软管10通过其自带的单向针头14与第一瓶输液瓶连接构成第一组输液单元。在主输液软管10的起始端等间距地连接若干个橡皮塞开口 11。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中的一端与橡皮塞开口11连接,另一端连接输液瓶1,构成另一组输液单元。主输液软管上的每一个橡皮塞开口 11都可以连接一个带导气管2的双向针头12及一瓶输液液体1组成若干组输液单元,这些输液单元与第一组输液单元共同组合成连续输液系统。自动开闭导气阀门系统包括若干导气管2,导气管2开口的游离端等距离置于同一水平,上面对应安置一导气阀门3,导气阀门下端带橡皮塞、上端有横杆的。在其一侧(通常是第一瓶输液液体导气管开口的一侧)有阀门开关4,当开始输液时阀门开关4运动适当距离并提升第一瓶液体所对应的导气阀门的横杆,第一瓶液体对应的导气管打开,开始输液。当阀门开关4继续运动适当距离后,提升第二瓶液体所对应的导气阀门的横杆,第二瓶液体导气管打开,开始输液,同时第一瓶液体所对应的导气阀门横杆自然落下(或被弹簧推下复位),以此类推。阀门开关4的运动由电机5驱动,控制电机5运转的是中心控制器6。感应器7依次置于主输液软管各带橡皮塞开口的前端,感应软管内液体有无,通过导线9把信号传递给中心控制器6,经相应程序处理后,发出命令控制电机5运转。导气阀门被打开后开始输液,当感应器7感受到管内没有液体后即把信号传递给中心控制器6,由中心控制器6发出命令,电机5运转,推动阀门开关4向前运动,从而提升第二瓶液体所对应的阀门横杆,打开第二瓶液体所对应的导气管,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颖惠刘玮刘志刚沈文刘书甜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刘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