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学教学专用DICOM课件归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58632 阅读:18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7-14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医学教学专用DICOM课件归档方法。将医疗检查设备的影像采集与DICM课件归档相结合,采用自动化采集并归档共享资源库。DICM课件归档的流程主要有影像采集、PACS信息读取、传输、压缩打包、异步传输、服务器接收、返回传输结果。该方法设计的所有类型DICOM课件,都可以上传MIRC共享资源库,演示文稿不受格式、内容、大小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医疗教学工作者,提供了方便的DIOCM课件设计归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影像技术,是为MIRC医学影像共享资源库提供医学教学专用DI COM课件的一种归档方法,旨在为方便医院内教授、医生将自己的临床研究成果、课件、学术交流成果等,归档MIRC共享资源库,达到为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学生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影像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 PACS)的逐步完善,使得大容量图像数据信息的获取、存储、通讯、交换和显示等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US、CT、MRI以及单光子 CT(SPECT)、正电子CT(PET)等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医学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研究提供了日益丰富、详细而精确的信息和医学图像资源。医学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及其计算机处理, 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图像采集、显示、存储、传输和管理的手段。PACS为获取标准、精确和高质量的医学影像信息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是如何为医疗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专用的DICOM 课件?大多数情况下医疗教学工作者同时也是医院的医生,他们在诊断、科研、教学等工作中越来越多地依赖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检查结果,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病例,希望能作为教学课件,但是课堂与影像采集设备却不在一起,或者说不能同时出现,不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另外,医疗教学工作者设计好的DICOM课件,如何传输至医学影像共享资源库呢?常规的方法是将课件经过邮件或U盘方式,转至共享影像资源库,然后人工方式导入资源库——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医疗教学工作者,提供方便的课件设计归档,使所有类型DICOM课件都可以上传MIRC共享资源库,演示文稿不受格式、内容、大小限制。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医疗检查设备的医学影像采集与DICM课件归档相结合,采用自动化采集并归档共享资源库;所述影像采集医学影像采集是以计算机为中心,主要由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显示打印等部分组成。采集的目标是实现影像管理的自动化与无胶片化,主要是解决医学影像的采集和数字化、图像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化医学图像的高速传输、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重现、图像信息与其他信息的集成五个方面的问题。图像采集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点,只有采集到符合标准要求的规范数据资料才能进行后续的显示、处理等工作, 采集的图像质量决定了是否可用以及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般来讲,医学图像按照存储形式可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类。如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以“荧光屏-胶片”组合来采集、储存图像,属模拟图像。以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CT、MRI、PET和SPECT等断层扫描成像模式,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能力, 在X射线或其他激发源的作用下围绕人体做断层或螺旋扫描,可在一个呼吸周期内采集几幅以至几十幅断层投影信息,这种激发出来带有体内信息的信号(投影)进行数字化图像信息采集和处理用投影卷积反投影方法根据投影数据单准则或多准则来重构图像后,可在主机监视器上显示重构的断层模拟图像,然后采用多幅(模拟)摄像机摄录在感光胶片上。若对所采集的投影信息进行进一步计算机处理,可获得任意位置的断层图像,甚至可重构三维彩色图像。医务人员看到的是模拟图像,但它本质上是数字图像。采集的图像分两类一是静态图像,主要是单帧图片,例如腹部超声发现的结石图像;二是动态图像,为一段或多段连续的图像系列,如心脏超声可以采集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的图像。动态图像可以动态显示,也可以静态显示在医生工作站上,采集的图像能充分共享,以达到图像采集的目的。根据仪器设备特点,目前大体有两种图像采集方式数字图像以及(模拟)视频图像的采集。数字图像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图像采集,以超声仪器为例,前提条件是超声仪器为数字化超声仪。其图像支持国际医学图像标准如DIC0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或其他标准。开发支持对应格式的图像存储、显示等软件。 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它是超声图采集的最终方式,只要超声仪通过网络与图像存储设备连接即可;但它要求超声仪器基本配置支持DICOM或其他标准。同样,CT、MRI、DSA、 CR及ECT等设备如果满足上述条件,数字化图像信息也可直接采集并输入PACS。视频图像的采集是将超声仪器输出的视频信号通过计算机转化为数字信号。具体是通过图像采集卡等转换接口将超声仪器的图像采集到工作站,然后保存到存储设备中。 该方式目前基本满足于所有的仪器,实现的条件也比较成熟。目前可提供的数字化设备有专业平台式医用扫描仪、视屏分帧摄像机 (Videoframe grabbers)、数据化仪(Digitizers)及数字模式图像设备(CT、MRI、数字超声仪、DSA、核医学影像)的收集。常用的数字化仪有三类电耦合器件(CCD)读取系统、激光读取系统完成信号转换和计算放射学/荧光板X射线系统。这些设备速度快,精度高,但价格也贵。由此可见,数字化图像采集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数字化图像的形成,一是数字化图像文件的采集,即通过采集接口模块或设备将数字化图像信息从主机中取出,并构成数据文件存储到存储设备中去,供显示和传输并且归档。普通超声仪和常规X射线照相的数字化处理包括这两方面的任务,众多的X线图像或视屏模拟图像需经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数字化图像信息才能输入资源库。DICOM课件设计。医学教学专用DICOM课件内容制作的完整性,一个好的DICOM课件,课件首先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患者病情真实反映。本专利技术制作的DICOM课件, 都先以采集影像和检查患者信息以及诊断报告为基础,作为每个课件的纲和线或比喻为树干。如根据规定格式,每个课件都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一基本原理一病理一病理与影像学联系一影像学检查方法一影像学表现一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一小结”等,这样就保证了重点内容的编入。根据内容需要插入DICOM图像、AVI影像文件内容,使之利于演示和讲解。 在图文内容中再配以适当的颜色,声音和动画效果的编人。使制作的多媒体保件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声像同存,动静结合。给教师提供一个操作方便,演讲自如的讲稿,给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声像全方面教育的医学影像学习环境。医学影像学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需要大量的图像和影像文件辅助教学。 医学教学专用DICOM课件要求的X线照片、CT、MRI、造影等医疗检查设备相连接或者与医院的PACS系统相连接,采集的影像适当加工和后处理才能满足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医疗影像采集得到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色彩模式处理、灰阶处理、过滤器技术、图像编辑等,大大提高原图像的清晰度。通过后处理使图像色泽、背景鲜明,清晰。易看易懂,更利于学习和吸收。DICOM课件归档。对共享资源库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数据按照归档业务需求建立服务组件模型,采用WCF接口方式向外提供服务。它的特点是(1)扩展性好,新的服务组件可以按照归档要求按需随时添加;(2)面向数字档案馆的服务组件与具体归档业务系统应用隔离,业务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数字档案馆归档业务处理;(3)屏蔽了各应用系统的差异(如平台、数据库的差异),使得数字档案馆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蓉王玮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8日 22:45
    归档同义词为存档指将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事情或文件经系统整理后交档案室馆保存备案(备查)的过程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