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5561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与输入线缆和输出线缆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接电端子、第二接电端子及保险丝管。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对接配合连接;第一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一外壳内且一端与输出线缆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呈桶状设置而形成第一夹紧区的第一夹紧片,该第一夹紧片朝第一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部;第二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二外壳内且一端与输入线缆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保险丝管一端电性抵触;保险丝管另一端插入第一夹紧区内,则第一夹紧片抱紧保险丝管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能降低成本并能适于户外的环境下工作,同时还能使保险丝管的接触更牢固,抗震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丝管座,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这一新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况且我国新能源分布广泛,根据初步的资源评价,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 尤其在太阳能资源方面。因此,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以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它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中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适合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其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是诸多利用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设备,它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接线盒、线缆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把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输送给交流负载、直流负载和蓄电池,从而有效的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作的能源。目前,由于随着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显著提高,成本的降低,光电转换效率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使得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其中,为保证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相应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设置有融断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能往电能的转化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在太阳能往电能的转化过程中产生过载的现象,该过载的现象极易给负载设备及太阳能电池板本身造成损坏,因此,融断器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众所周知,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融断器的规格都是十分庞大的(即是融断器上的设置有众多融断单元),且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正由于融断器成本昂贵的原因,故使得融断器一般只能应用在大功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而对于小功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此融断器则会导致一些融断单元处于非使用状态,相应地增加了该小功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投入成本,并加重了投资者的负担。同时,融断器不具有防水性能的,一般只能安装在防水的工作环境内,从而限制了融断器的使用范围。再者,融断器的保险丝管与接电端子的接触方式是保险丝管的一端面抵触于一个固定在融断器本体上的接电端子上,保险丝管的另一端面抵触于一个可在融断器本体上滑动伸缩的接电端子上,借助一个接电端子的滑动伸缩从而使保险丝管的两端面抵触于两个接电端子之间。 当在外界震动的环境下,现有的保险丝管与接电端子的接触方式极易使保险丝管偏离接电端子的正确接触位置,从而使保险丝管与接电端子的接触处产生错位,一方面影响到保险丝管与接电端子接触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保险丝管与接电端子之间的抗震性能极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一方面能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投入成本且能适应于户外的环境下工作以扩大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提高保险丝管的接触可靠和抗震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输入线缆与输出线缆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接电端子、第二接电端子及保险丝管。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对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内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一夹紧片,所述第一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一夹紧区,且所述第一夹紧片还朝所述第一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部;所述第二接电端子内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丝管的一端电性抵触;所述保险丝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夹紧区内,则所述第一夹紧片抱紧所述保险丝管的插入所述第一夹紧区内的一端。较佳地,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的与所述保险丝管电性抵触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二夹紧片,所述第二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二夹紧区,且所述第二夹紧片还朝所述第二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部,所述保险丝管的与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电性抵触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夹紧区内,则所述第二夹紧片抱紧所述保险丝管的与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电性抵触的一端。其中,借助上述的第二夹紧片及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部,从而能对第二夹紧区的大小进行调整,一方面便于保险丝管插入第二夹紧区内,另一方面使得第二夹紧片对插入第二夹紧区内的保险丝管抱得更牢固,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第二接电端子与保险丝管之间的抗震性能。具体地,所述第一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一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通槽,相邻两所述第一分隔通槽使所述第一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条,所述第一抵触夹紧条形成所述第一抵触夹紧部;所述第二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二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通槽,相邻两所述第二分隔通槽使所述第二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条,所述第二抵触夹紧条形成所述第二抵触夹紧部。其中,借助上述的第一分隔通槽的设置以便于第一抵触夹紧部的形成加工,借助上述的第二分隔通槽的设置以便于第二抵触夹紧部的形成加工。较佳地,所述第一夹紧片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使所述第一夹紧片分隔出相对应且间隔开并悬空设置的第一夹紧片块,所述第一夹紧片块与所述第一外壳对应的内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夹紧片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使所述第二夹紧片分隔出相对应且间隔开并悬空设置的第二夹紧片块,所述第二夹紧片块与所述第二外壳对应的内部相接触。其中,借助第一缺口使第一夹紧片分隔出第一夹紧片块, 借助第二缺口使第二夹紧片分隔出第二夹紧片块,以便于第一接电端子在第一外壳上的装拆,以及第二接电端子在第二外壳上的装拆,且通过第一夹紧片块与第一外壳对应的内部相接触,在保险丝管插入第一夹紧区时为第一夹紧片提供抵触力,从而确保第一抵触夹紧部对保险丝管的夹紧作用,同样,通过第二夹紧片块与第二外壳对应的内部相接触,在保险丝管插入第二夹紧区时为第二夹紧片提供抵触力,从而确保第二抵触夹紧部对保险丝管的夹紧作用。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还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套接件,所述套接件位于所述保险丝管外,且所述套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呈密封的卡合套接,所述套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卡合套接,所述第二外壳通过所述套接件与所述第一外壳呈密封的对接配合连接。其中,借助上述的套接件,实现套接件与第一外壳之间,以及套接件与第二外壳之间的拆卸连接,从而简化了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的装配关系。较佳地,所述套接件的与所述第一外壳呈密封卡合套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合槽,所述套接件的与所述第二外壳呈密封卡合套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外壳对应地延伸出伸入所述第一卡合槽内的第一卡合块,所述第二外壳对应地延伸出伸入所述第二卡合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清之程襄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思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