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书奎专利>正文

一天加一次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5503 阅读:9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煤水暖锅炉技术领域,是一种一天加一次煤锅炉,其包括内壳体、外壳体、火道水箱、炉排和烟囱;内壳体内腔的后上部固定有火道水箱,火道水箱的内部固定有不少于一个且贯穿火道水箱的排烟道,内壳体内腔的前下部固定安装有能放置燃煤的炉排,炉排上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炉膛,炉排下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存灰腔;外壳体上端固定有烟囱,外壳体的前侧上部有不少于一个且与炉膛相连通的加煤炉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内壳体内腔后上部的火道水箱吸收烟气中的热量,通过调风添煤炉门调节进风量,加一次煤最长可燃烧二十四小时,避免了人员长时间照料和频繁加煤,具有热效率高、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煤水暖锅炉
,是一种一天加一次煤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燃煤水暖锅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热效率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照料和频繁加煤,如果一次加煤太多又会因为煤炭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许多能量直接随煤烟废气进入烟 排走,造成了能源和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天加一次煤锅炉,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燃煤水暖锅炉存在的热效率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照料和频繁加煤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一天加一次煤锅炉,包括内壳体、外壳体、火道水箱、炉排和烟 ;内壳体内腔的后上部固定有火道水箱,火道水箱的内部固定有不少于一个且贯穿火道水箱的排烟道,内壳体内腔的前下部固定安装有能放置燃煤的炉排,炉排上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炉膛,炉排下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存灰腔;外壳体上端固定有烟囱,外壳体的前侧上部有不少于一个且与炉膛相连通的加煤炉口,外壳体的前侧下部有与存灰腔相连通的清灰炉口,加煤炉口和清灰炉口外部分别安装有炉门,外壳体上部有出水管,外壳体下部有进水管;炉排的后端上部与火道水箱下端之间形成出火口, 排烟道的上端与烟囱相连通,排烟道的下端与出火口相连通;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空腔形成内水层,进水管的管腔、出水管的管腔和火道水箱内腔分别与内水层相连通。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炉门可包括加煤炉门、生火炉门和清灰炉门;外壳体前侧上部自上向下依次有第一加煤炉口和第二加煤炉口并分别安装有加煤炉门和生火炉门,第一加煤炉口的内端与炉膛上部相连通,第二加煤炉口的内端与炉膛下部相连通;第一加煤炉口、第二加煤炉口和清灰炉口的左部分别固定有铰轴座,加煤炉门、生火炉门和清灰炉门的左部对应铰轴座的位置分别有铰轴孔,加煤炉门、生火炉门和清灰炉门的左部分别通过炉门铰轴、铰轴孔和铰轴座铰接在外壳体上,加煤炉门、生火炉门和清灰炉门的外侧右部分别固定有U形把手, 加煤炉门、生火炉门和清灰炉门的右部分别通过能够打开的扣锁装置固定在外壳体上。上述加煤炉门上方的外壳体前侧可有与炉膛上部相连通的第三加煤炉口并安装有调风添煤炉门;第三加煤炉口的左部固定有风煤铰轴座,调风添煤炉门的左部对应风煤铰轴座的位置有风煤铰轴孔,调风添煤炉门通过风煤炉铰轴、风煤铰轴孔和风煤铰轴座铰接在外壳体上,调风添煤炉门的外侧右部固定有U形把手,调风添煤炉门的右部通过能够打开的扣锁装置固定在外壳体上;调风添煤炉门上有呈半圆状的进风口并安装有呈圆盘状的调风门,调风门上固定有U形风门手柄,U形风门手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调风门的外侧左右两边,调风门上有位置和形状与进风口相对应的风门孔,调风门的中心有心轴孔,对应心轴孔位置的调风添煤炉门上有风门轴孔,调风门通过调风心轴、心轴孔和风门轴孔铰接在调风添煤炉门上;调风心轴外端有心轴头,心轴头底面与调风门外侧之间安装有风门弹簧,风门弹簧的外端压紧在心轴头的底面上,风门弹簧的内端压紧在调风门的外侧面上。上述扣锁装置可包括门闩板、闩板铰轴和闩板卡座;门闩板的左端通过闩板铰轴铰接在炉门上,U形把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炉门外侧右部并与炉门之间形成把手孔,门闩板的右端穿过把手孔并伸至炉门右方,对应门闩板右部的外壳体外侧固定有闩板卡座,闩板卡座的上部有闩板卡口,门闩板的右部通过闩板卡口固定在闩板卡座上。上述炉排下方的内壳体左右内壁之间有可不少于一根的排底换热管,出火口处的内壳体左右内壁之间可有不少于一根的火口换热管;排底换热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炉排下方的内壳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火口换热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出火口处的内壳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炉排左部的内水层通过排底换热管和火口换热管的内腔与炉排右部的内水层直接连接在一起。上述外壳体上端左部可有出水备用管。上述外壳体上端可有温度计或传感器安装孔。上述外壳体的上端面左部和右部可分别固定有吊耳,外壳体的下端可固定有支撑腿。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内壳体内腔后上部的火道水箱吸收烟气中的热量,通过调风添煤炉门调节进风量,加一次煤最长可燃烧二十四小时,避免了人员长时间照料和频繁加煤,具有热效率高、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2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中D-D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中E-E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内壳体,2为外壳体,3为火道水箱,4为炉排,5为烟囱, 6为排烟道,7为炉膛,8为存灰腔,9为出水管,10为进水管,11为出火口,12为内水层,13 为加煤炉门,14为生火炉门,15为清灰炉门,16为第一加煤炉口,17为第二加煤炉口,18为清灰炉口,19为U形把手,20为第三加煤炉口,21为调风添煤炉门,22为风煤铰轴座,23为风煤铰轴孔,M为风煤炉铰轴,25为进风口 J6为调风门,27为U形风门手柄,观为风门孔, 29为心轴孔,30为风门轴孔,31为调风心轴,32为心轴头,33为风门弹簧,34为门闩板,35 为闩板铰轴,36为闩板卡座,37为把手孔,38为闩板卡口,39为排底换热管,40为火口换热管,41为出水备用管,42为温度计或传感器安装孔,43为吊耳,44为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所示,该一天加一次煤锅炉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2、火道水箱3、炉排4和烟囱5 ;内壳体1内腔的后上部固定有火道水箱3,火道水箱3的内部固定有不少于一个且贯穿火道水箱3的排烟道6,内壳体1内腔的前下部固定安装有能放置燃煤的炉排 4,炉排4上方的内壳体1内腔形成炉膛7,炉排4下方的内壳体1内腔形成存灰腔8 ;外壳体2上端固定有烟囱5,外壳体2的前侧上部有不少于一个且与炉膛7相连通的加煤炉口, 外壳体2的前侧下部有与存灰腔8相连通的清灰炉口 18,加煤炉口和清灰炉口 18外部分别安装有炉门,外壳体2上部有出水管9,外壳体2下部有进水管10 ;炉排4的后端上部与火道水箱3下端之间形成出火口 11,排烟道6的上端与烟囱5相连通,排烟道6的下端与出火口 11相连通;外壳体2和内壳体1之间的空腔形成内水层12,进水管10的管腔、出水管9 的管腔和火道水箱3内腔分别与内水层12相连通。通过加煤炉口能够进行加煤或生火,通过清灰炉口 18能够进行清灰,正常燃烧时无黑烟,通过火道水箱3吸收排烟道6内烟气的热量,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通过较大容积的炉膛7,能够容纳较多的煤炭,最长时间可燃烧二十四小时,避免了人员长时间照料和频繁加煤,一天只需要加一次煤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天加一次煤锅炉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4所示,炉门包括加煤炉门13、生火炉门14和清灰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奎
申请(专利权)人:王书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