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除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33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去除铁磁性物质用的装置。其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导棍支撑的皮带,主磁体和副磁体通过聚磁体位于壳体中,并共同位于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皮带上端,特征是副磁体布置在主磁体四周,主磁体与副磁体同极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电能,采用复合磁体,结构合理,磁场稳定,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可适用于去除铁磁性物质的各种工作场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煤炭、电力、港口、粮食等领域去除铁磁性物质用的装置。现有技术的除铁器,主要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形式。电磁式存在耗能高,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制造成本高,稳定性能差,使用场合受到较多限制等缺陷。永磁式存在磁路设计不合理,磁场强度低,工作不可靠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磁路设计合理的永磁除铁器。本技术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导棍支撑的皮带,主磁体和副磁体通过聚磁体位于壳体中,并共同位于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皮带上端,其特征在于副磁体布置在主磁体四周,主磁体与副磁体同极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主磁体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副磁体采用铁氧材料的永磁体。主磁体与副磁体组成的同极性工作面设置非导磁材料的保护板。本技术为永磁式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电能;采用复合磁体,结构合理,磁场稳定,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可适用于去除铁磁性物质的各种工作场合,特别适合煤炭、电力、港口、粮食等领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动滚筒2带动皮带1移动时,由主磁体3和副磁体4组成的复合磁场将运输皮带上的铁磁性物质吸到皮带1上,随着皮带1的不断移动,当皮带1移动到脱离磁场位置时,将铁磁性物质卸落到收集箱中。为保护永磁体,在磁场表面安装非导磁材料的保护板6。聚磁铁5固定在壳体7内,其另一端面与主磁体3的另一磁极相接触。从动滚筒8上可以设置皮带1的松紧及防偏调整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调整需要。本技术主磁体3和副磁体4组成相接触一面的极性可以是N极,也可以是S极,在主磁体下方形成的磁场完全符合GB9076-88标准要求,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除铁器,包括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8)和导棍支撑的皮带(1),主磁体(3)和副磁体(4)通过聚磁体(5)位于壳体(7)中,并共同位于主动滚筒(2)和从动滚筒(80之间的皮带(1)上端,其特征在于副磁体(4)布置在主磁体(3)四周,主磁体(3)与副磁体(4)同极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除铁器,其特征在于主磁体(3)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副磁体(4)采用铁氧材料的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除铁器,其特征在于主磁体(3)与副磁体(4)组成的同极性工作面设置非导磁材料的保护板(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去除铁磁性物质用的装置。其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导棍支撑的皮带,主磁体和副磁体通过聚磁体位于壳体中,并共同位于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皮带上端,特征是副磁体布置在主磁体四周,主磁体与副磁体同极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电能,采用复合磁体,结构合理,磁场稳定,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可适用于去除铁磁性物质的各种工作场合。文档编号B03C1/02GK2372060SQ9922084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孚泰, 郑武, 王廷强 申请人:山东中舜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除铁器,包括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8)和导棍支撑的皮带(1),主磁体(3)和副磁体(4)通过聚磁体(5)位于壳体(7)中,并共同位于主动滚筒(2)和从动滚筒(8)之间的皮带(1)上端,其特征在于副磁体(4)布置在主磁体(3)四周,主磁体(3)与副磁体(4)同极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孚泰郑武王廷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