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87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它由空气进口风机部件、发生器电源、静电除尘装置、多丝同极性负电极以及引出窗口与机箱组成。其特点是,采用位于15至30KV之间电位的多丝同极性负电极,在强非均匀负电场的作用下,多丝同极性负电极发射的电子与氧或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同时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中首次采用静电除尘装置。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纯净,不产生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臭氧含量低于国家一级卫生标准。在距出口30CM处,空气负离子含量大于2×10+[7]个/cm+[3]。(*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市售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有下列三个问题(1)负离子产额不高,在距发生器出口30cm处测量,一般低于107个/cm3。(2)含有过量的臭氧(O3)。(3)从发生器出来的气体含有(ⅰ)超过典型空气含量的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ⅱ)尘埃和其它物质的负电荷粒子。(ⅲ)环境污染物分解的物质及由这些物质产生的负电荷粒子。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提高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产额和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采用的空气负离子产生机制和方式与目前市售的正负极式或者近似平板式的均匀场结构不同。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所示,采用多丝(两根丝或两根丝以上)同极性负电极,丝状电极位于负15至30KV之间的任一电位,形成很强的非均匀电场,负电极表面发射的电子,与空气中的氧和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的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由于电子被大量吸收,抑制了放电的发展,同时负电性气体中的负电荷粒子(包括电子、负氧离子及其它负电荷粒子)形成的空间电荷分布,使负极性电场发生畸变,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位于15至30KV电位的负针状电极没有发生任何击穿和导通的放电现象。采用这种机理产生的负离子纯净,不产生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臭氧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空气进口风机部件、发生器电源、引出窗口、机箱、电极及除尘装置组成的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是电极采用多丝同极性负电极和在空气负离子了生器上使用静电除尘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空气进口风机部件、发生器电源、引出窗口、机箱、电极及除尘装置组成的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是电极采用多丝同极性负电极和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上使用静电除尘器。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高效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是采用多丝(两根丝或两根丝以上)同极性负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岳周光发王延敬吴日光方墨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中国予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