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本体和烟气处理室,锅炉本体为矩形体,在其上端分别设有与锅炉本体热水层相通的热水出水管、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其侧端设有上下除尘孔、总烟道,上下除尘孔、总烟道与外烟道相通,下端设有进水管;锅炉本体底端的燃烧室一端设有炉门,燃烧室内设有炉箅子;锅炉本体内设有外烟道,外烟道内设有水层,两水层之间设有内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通过水管与水层相通连,水层中间设有内烟道管与外烟道相通连,总烟道与烟气处理室的进烟口连接,烟气处理室下端的底座侧端设有进烟口与底座上端的出烟口相通连,接尘口上端设有喷淋装置,底座上端还设有烟筒连接烟气处理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属于锅炉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各种各样的锅炉正在实际使用中,但是大多数锅炉存在着热效率低、燃料消耗高、烟尘污染大等不足;部分节能锅炉其节能效率差、污染大,不能有效转化燃料的热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锅炉热效率低、污染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锅炉, 该高效节能锅炉供热好、热效率高,且节约燃料,污染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锅炉本体和烟气处理室, 锅炉本体为矩形体,在其上端分别设有与锅炉本体热水层相通的热水出水管、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其侧端上部设有上除尘孔,下部设有下除尘孔、总烟道,上下除尘孔、总烟道与外烟道相通,其另一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锅炉本体底端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一端设有炉门, 燃烧室内设有炉箅子;锅炉本体内设有外烟道,外烟道内设有水层,两水层之间设有内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通过水管与水层相通连,水层中间设有内烟道管与外烟道相通连,总烟道与烟气处理室的进烟口连接;烟气处理室的结构为烟气处理室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侧端设有进烟口与底座上端的出烟口相通连,底座侧端还设有出尘口与底座上端的接尘口相通连,其中间设有间门,接尘口上端设有喷淋装置;烟气处理室内部设有烟道盖,烟道盖上端连有内连杆,内连杆上端设有连杆柄;底座上端还设有烟筒,其底端通过管道和鼓风机连接烟气处理室,其中端通过上烟道连接烟气处理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锅炉本体中的加热装置有效的将燃料发出的热量吸收,锅炉本体的结构加大了吸热面积,总烟道设置在锅炉下部使燃料产生的热能再一次有效地吸收,致使燃料发出的热量充分被锅炉本体转化;烟气处理室的应用使燃料产生的粉尘颗粒集中收集,烟气净化,排放大气中的烟气降低,降低污染或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效节能锅炉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高效节能锅炉剖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高效节能锅炉烟气处理室结构图。图中1、锅炉本体,2、热水出水管,3、安全阀,4、压力表,5、温度表,6、上除尘孔,7、 进水管,8、下除尘孔,9、燃烧室,10、炉门,11、内加热装置,12、内烟道管,13、外烟道,14、总烟道,15、炉蓖子,16、连杆柄,17、内连杆,18、烟道盖,19、出烟口,20、进烟口,21、底座,22、 出尘口,23、间门,对、烟筒,25、上烟道,沈、鼓风机,27、喷淋装置,观、烟气处理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锅炉本体1为矩形体,在其上端分别设有与锅炉本体1热水层相通的热水出水管2、安全阀3、压力表4、温度表5,其侧端上部设有上除尘孔6,下部设有下除尘孔8、总烟道14,上下除尘孔、总烟道14与外烟道13相通,其另一侧下端设有进水管7 ; 锅炉本体1底端设有燃烧室9,燃烧室9 一端设有炉门10,燃烧室9内设有炉箅子15 ;锅炉本体1内设有外烟道13,外烟道13内设有水层,两水层之间设有内加热装置11,内加热装置11通过水管与水层相通连,水层中间设有内烟道管12与外烟道13相通连,总烟道14与烟气处理室28的进烟口 20连接;烟气处理室28的结构为如图3所示,烟气处理室28下端设有底座21,底座21侧端设有进烟口 20与底座21上端的出烟口 19相通连,底座21侧端还设有出尘口 22与底座21上端的接尘口相通连,其中间设有闸门23,接尘口上端设有喷淋装置27 ;烟气处理室观内部设有烟道盖18,烟道盖18上端连有内连杆17,内连杆17上端设有连杆柄16 ;底座21上端还设有烟筒对,其底端通过管道和鼓风机沈连接烟气处理室观,其中端通过上烟道25连接烟气处理室28。其具体使用时,燃料通过炉门10进入燃烧室9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加热水层和内加热装置11,烟气经由内烟道管12进入外烟道13由总烟道14、进烟口 20、出烟口 19排放到烟气处理室观中,喷淋装置27喷淋水雾将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加湿加重落到接尘口,停止燃烧时打开闸门23将所产生的粉尘颗粒清除。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其特征是锅炉本体(1)为矩形体,在其上端分别设有与锅炉本体(1)热水层相通的热水出水管(2)、安全阀(3)、压力表(4)、温度表(5),其侧端上部设有上除尘孔(6),下部设有下除尘孔(8)、总烟道(14),上下除尘孔、总烟道(14)与外烟道(13) 相通,其另一侧下端设有进水管(7);锅炉本体(1)底端设有燃烧室(9),燃烧室(9) 一端设有炉门(10),燃烧室(9)内设有炉箅子(15);锅炉本体(1)内设有外烟道(13),外烟道(13) 内设有水层,两水层之间设有内加热装置(11),内加热装置(11)通过水管与水层相通连, 水层中间设有内烟道管(12)与外烟道(13)相通连,总烟道(14)与烟气处理室(28)的进烟口(20)连接;烟气处理室(28)的结构为烟气处理室(28)下端设有底座(21),底座(21) 侧端设有进烟口(20)与底座(21)上端的出烟口(19)相通连,底座(21)侧端还设有出尘口(22)与底座(21)上端的接尘口相通连,其中间设有闸门(23),接尘口上端设有喷淋装置(27);烟气处理室(28)内部设有烟道盖(18),烟道盖(18)上端连有内连杆(17),内连杆 (17 )上端设有连杆柄(16 );底座(21)上端还设有烟筒(24 ),其底端通过管道和鼓风机(26 ) 连接烟气处理室(28 ),其中端通过上烟道(25 )连接烟气处理室(28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属于锅炉设备
,包括锅炉本体和烟气处理室,锅炉本体为矩形体,在其上端分别设有与锅炉本体热水层相通的热水出水管、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其侧端设有上下除尘孔、总烟道,上下除尘孔、总烟道与外烟道相通,下端设有进水管;锅炉本体底端的燃烧室一端设有炉门,燃烧室内设有炉箅子;锅炉本体内设有外烟道,外烟道内设有水层,两水层之间设有内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通过水管与水层相通连,水层中间设有内烟道管与外烟道相通连,总烟道与烟气处理室的进烟口连接,烟气处理室下端的底座侧端设有进烟口与底座上端的出烟口相通连,接尘口上端设有喷淋装置,底座上端还设有烟筒连接烟气处理室。文档编号F23J15/02GK202303862SQ20112043548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林忠宝 申请人:林忠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林忠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