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锡君专利>正文

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877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将两架缆道整合成一架缆道的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其包括:主索和一对水平的循环索,主索与循环索平行;该主索和各循环索上设有中间支架,其中的一条循环索经中间支架上的导向轮与一绞车传动相连。同时其它的部件和结构用绕这一环节布置。本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的优点:一是造价较低,将两架缆道整合成一架缆道,可以节省一基铁塔;二是操作方便:在各种水流状态下,用一架缆道对两泓四个滩面可以一次连续测流,不需要转换缆道,不需要两套操作人员;三是结构紧凑:地物建设占地面积少,对占地受到限制的地方更适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文缆道的
,具体是一种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水文缆道是横跨河流上空、在岸上操作的索道系统,用以输送和控制仪器在该处水流断面上进行水文测验或泥沙、水质采样作业。
技术介绍
水文缆道是明渠渡河流量测验的传统设施工作人员不需要涉足湍急的河水,在河岸上缆道室内就可以操作测流,保证了测流人员的安全性,改善了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缆道经过较长时期的技术改造,已经发展出多种形式,能适用多种河流条件下的测流。按缆道的跨数分为单跨缆道和多跨缆道;按动力分为手摇缆道和电动缆道;控制装置分为人工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缆道等。现有的水文缆道均有一个共同点一控制装置在缆道的一端,入海水道海口水文站采用了中跨控制水文缆道。有些地方建设水文缆道由于受地形的限制,需要将缆道室建设在缆道的中跨。如一河两泓河的两岸不宜建设缆道室的水文站,或是同时施测相邻平行的两条河道流量的水文站。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架设两架水文缆道和建设一座缆道室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将两架缆道整合成一架缆道,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将两架缆道整合成一架缆道的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包括主索和一对水平的循环索,主索与循环索平行;该主索和各循环索上设有中间支架,其中的一条循环索经中间支架上的导向轮与一绞车传动相连。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中跨控制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的结构主要是循环索在中间支架上进出绞车(见图1),同时其它的部件和结构用绕这一环节布置。与一端控制缆道相比,主要结构有所不同一是进出绞车的中间支架和该支架的横担设计时要满足平衡砣、循环索、升降索的上下运行和各种转向轮的安装;二是缆道室最好建设在缆道的上游或下游,使循环索和升降索进出缆道室的转向轮最少,以减少因增加轮子而增加的阻力和升降索循环索的磨损;三是平衡砣的方向与边跨控制缆道相比转水平角90°,以保持循环索在中间支架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相关的转向轮不受偏向力,达到稳固耐用、减少故障的效果。(2)本技术的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的优点一是节约造价将两架缆道整合成一架缆道,可以节省一基铁塔,主要设备是操作控制系统、动力输入系统、卷扬机各节约一套;二是操作方便在各种水流状态下,用一架缆道对两泓四个滩面可以一次连续测流,不需要转换缆道,不需要两套操作人员;三是结构紧凑地物建设占地面积少,对占地受到限制的地方更适合。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中跨控制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一是必须是多跨缆道。多跨缆道的使用条件必须河道水面较宽,中间有建设支架的条件;二是中间支架附近有建设缆道室的条件,且能解决缆道室的防洪安全以及生活、工作、交通和管理均较为便利。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实施例中的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实施例的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包括主索1和一对水平的循环索2,主索1与循环索2平行;该主索和各循环索上设有中间支架3,其中的一条循环索2经中间支架3上的导向轮4与一绞车传动相连。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明渠渡河流量测验多跨缆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索和一对水平的循环索,主索与循环索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严锡君顾慧王鑫张学武石爱业徐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严锡君张振顾慧王鑫张学武石爱业徐立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