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原矿破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3708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矿的破碎,具体说是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其包括破碎陶瓷原矿的碎石机,该碎石机与第一振动筛连接,该第一振动筛下侧与一集中斗连接、上侧与一循环破碎装置连接,该循环破碎装置与所述集中斗连接;原矿经碎石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一振动筛,通过第一振动筛的细矿粒从其下侧输送至集中斗,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粗矿粒从其上侧输送至循环破碎装置,经循环破碎装置破碎后的细矿粒输送所述集中斗。这样既避免了原矿的浪费,又提高了原矿的利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原矿的破碎,具体说是陶瓷原矿破碎系统
技术介绍
在开采陶瓷矿的过程中,对原矿的破碎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到陶瓷制品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原矿利用率问题和尾矿处理问题。目前,陶瓷矿的破碎系统对其原矿的破碎是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将破碎后的矿粒进行分离。但现有的破碎系统不仅破碎率较低,而且破碎后的矿粒的细度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形成的废矿较多,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原矿利用率较高且破碎后矿粒细度较小的陶瓷原矿破碎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包括破碎陶瓷原矿的碎石机,该碎石机与第一振动筛连接,该第一振动筛下侧与一集中斗连接、上侧与一循环破碎装置连接,该循环破碎装置与所述集中斗连接;原矿经碎石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一振动筛,通过第一振动筛的细矿粒从其下侧输送至集中斗,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粗矿粒从其上侧输送至循环破碎装置,经循环破碎装置破碎后的细矿粒输送所述集中斗。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循环破碎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筛、与第一振动筛连接的第一圆锥破碎机和与第二振动筛连接的第二圆锥破碎机;所述第一圆锥破碎机与第二振动筛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筛与集中斗连接;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所述粗矿粒经第一圆锥破碎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二振动筛,通过第二振动筛的细矿粒输送至所述集中斗,存留在第二振动筛内粗矿粒输送至第二圆锥破碎机,经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输送至第二振动筛。所述第一圆锥破碎机与第二圆锥破碎机下侧设有一皮带,经第一圆锥破碎机与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通过所述皮带输送至第二振动筛。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可知,经碎石机破碎后的细矿粒通过第一振动筛直接输送至集中斗,而粗矿粒则通过循环破碎后输送至集中斗,这样便避免了原矿的浪费,提高原矿的利用率;而且通过本技术的破碎系统可将原矿破碎成极小的矿粒,达到预定的破碎细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包括破碎陶瓷原矿的碎石机1,该碎石机1与第一振动筛2连接,该第一振动筛2下侧与一集中斗3连接、上侧与一循环破碎装置4连接,该循环破碎装置4与所述集中斗3连接;原矿经碎石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一振动筛,通过第一振动筛的细矿粒从其下侧输送至集中斗,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粗矿粒从其上侧输送至循环破碎装置,经循环破碎装置破碎后的细矿粒输送所述集中斗。这样既避免了原矿的浪费,又提高了原矿的利用率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破碎装置4包括第二振动筛41、与第一振动筛2连接的第一圆锥破碎机42和与第二振动筛41连接的第二圆锥破碎机43 ;所述第一圆锥破碎机42与第二振动筛41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筛41与集中斗3连接;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所述粗矿粒经第一圆锥破碎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二振动筛,通过第二振动筛的细矿粒输送至所述集中斗,存留在第二振动筛内粗矿粒输送至第二圆锥破碎机,经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输送至第二振动筛。在本技术中,两台圆锥破碎机可粗矿粒进行循环破碎,使其达到预定的细度,而且在循环破碎过程中,原矿的利用率较高。同时,第一圆锥破碎机42与第二圆锥破碎机43下侧设有一皮带44,经第一圆锥破碎机与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通过所述皮带输送至第二振动筛。通过同一皮带进行输送,不仅效率高、结构简单,而且节约成本。通过本技术,原矿可从50cm破碎至1cm,达到预定的破碎细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包括破碎陶瓷原矿的碎石机(1),其特征在于该碎石机(1)与第一振动筛( 连接,该第一振动筛下侧与一集中斗( 连接、上侧与一循环破碎装置(4) 连接,该循环破碎装置与所述集中斗连接;原矿经碎石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一振动筛,通过第一振动筛的细矿粒从其下侧输送至集中斗,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粗矿粒从其上侧输送至循环破碎装置,经循环破碎装置破碎后的细矿粒输送所述集中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破碎装置(4)包括第二振动筛(41)、与第一振动筛连接的第一圆锥破碎机0 和与第二振动筛连接的第二圆锥破碎机;所述第一圆锥破碎机0 与第二振动筛Gl)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筛 (41)与集中斗C3)连接;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所述粗矿粒经第一圆锥破碎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二振动筛,通过第二振动筛的细矿粒输送至所述集中斗,存留在第二振动筛内粗矿粒输送至第二圆锥破碎机,经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输送至第二振动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破碎机02) 与第二圆锥破碎机下侧设有一皮带(44),经第一圆锥破碎机与第二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粒通过所述皮带输送至第二振动筛。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陶瓷矿的破碎,具体说是陶瓷原矿破碎系统,其包括破碎陶瓷原矿的碎石机,该碎石机与第一振动筛连接,该第一振动筛下侧与一集中斗连接、上侧与一循环破碎装置连接,该循环破碎装置与所述集中斗连接;原矿经碎石机破碎后输送至第一振动筛,通过第一振动筛的细矿粒从其下侧输送至集中斗,存留在第一振动筛内的粗矿粒从其上侧输送至循环破碎装置,经循环破碎装置破碎后的细矿粒输送所述集中斗。这样既避免了原矿的浪费,又提高了原矿的利用。文档编号B02C21/00GK202316067SQ2011204312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谭柏深 申请人:佛冈县山深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柏深
申请(专利权)人:佛冈县山深陶瓷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