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野专利>正文

负电子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44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电子发射器,是由放电极组和交流电源与直流高压电源共同组成,其特征是:在绝缘材料上安装着放电极组{2},放电极组{2}是由两个放电极构成,两个放电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气隙,其中一个放电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与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其中一个的输出端相连接,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另一个输出端和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的V1电压负极端共同与放电极组{2}的另一个放电极相并连,直流高压电源V1电压的正极端与正电极{3}相连接并接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静电除尘器中的负电子发射器,它以特殊的电路和结构,取代老式的电晕负极板,从而,使静电除尘器的性能和结构得以彻底的改善。
技术介绍
;公知,静电除尘器是由电晕负极和集尘正电极板所组成,通过电晕释放负电子,使含尘气流中的烟尘荷电,被集尘正电极所吸纳,完成除尘工作过程,但因老式电晕负极板本身是靠尖端效应来发射负电子,其效率是有限的,使静电除尘器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这样的结构自1907年专利技术以来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它体积庞大,设备造价高,除尘效率受粉尘物理性质影响很大,运行不稳定,对小于一微米以下的烟尘清除效果不好,随着工业发展,环保要求严格日渐突出,已不再适应当前环保的除尘要求,所以需彻底改造,提高其除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的缺点,采取创新改革措施如下;1、现专利技术特殊电路,用交流电源输出高电压施加在放电极组的两个电极间,使其发生击穿放电,产生高温电弧,将直流高压电源输出负电压施加在其中的一个放电极上,使其在电弧的高温下,发生负电子热放射,释放出大量的负电子,用于满足烟尘荷电的需要。2、为使电弧长期维持下去,在每组放电极的放电电路中串联一个限流电阻{阻抗},将电弧电流限制在一定的数量值。3、将放电间隙相等的多个放电极组,共同固定在同一根绝缘材料管上,组成放电极组棒,将多个放电极组棒,平行等距离排列固定在安装架上,组成放电极组棒栅栏。4、为使负电子发射器发挥最大的效率,将其安装在最新专利技术滚筒式静电除尘器上,分别用陶瓷绝缘套管在除尘区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都安装放电极组棒栅栏,必要时在除尘区内也安装若干个放电极组棒栅栏。5、将新型的高效率的负电子发射器用于改造各种老式静电除尘器上,替换老式负电极板,可提高除尘效率。6、由于专利技术了新型的高效率的负电子发射器,使体积庞大的老式静电除尘器改造成为可能,从而,专利技术诞生小巧轻便滚筒式静电除尘机器装置。负电子发射器适合用于制造各种新式烟尘静电除尘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最新专利技术滚筒式静电除尘机器装置,在除尘区内进风通道{7}处和排风通道{8}处,用陶瓷绝缘套管{6}固定的安装架上,固定着平行等距离排列多个放电极组棒{11},放电极组棒{11}是负电子发射器多个放电极组{2}平行等距离排列的共同固定在同一根绝缘管{1}上组成,每个放电极组{2}其中一个放电极都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与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其中一个的输出端相连接,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另一个输出端和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的V1电压负极端共同与放电极组{2}的另一个放电极相并连,直流高压电源V1电压的正极端与集尘正极滚筒{3}相连接并接地。通风通电后,放电极组{2}的2个放电极之间的气隙,在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击穿,产生高温电弧,为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的V1负电压在放电极上释放负电子创造了条件,使大量的负电子在电弧的高温下被释放在周围的空间,负电子与含尘气流中的烟尘颗粒碰闯,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负离子,这些烟尘颗粒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飞向集尘正电极滚筒{3}上,烟尘颗粒被吸附在集尘正电极滚筒{3}上,烟尘颗粒随着集尘正电极滚筒{3}的旋转进入灰斗{10}内,被灰斗{10}内钢刷{9}清除掉,落入灰斗{10}内,完成除尘过程。由于滚筒{3}不断的旋转,灰尘不间断的被清除掉,集尘正电极滚筒{3}始终保持清洁。由于放电极释放的负电子足以满足除尘需要,所以,可以大大提高含尘气流速度,可达每秒3米以上,由于风速过快,绝缘套管{6}和放电极组{2}栅栏难以积尘,所以,无须振打清灰装置,不存在2次飞灰,又由于排风通道{8}处设置了放电极组棒{11}栅栏,可将残余的烟尘拦截在除尘区内,从而,使烟尘彻底被清除。这种新型式静电除尘器取得的技术效果是;保持了原有优点外,使相同规格的除尘器结构缩小2/3以上,从而降低造价,其除尘效率可达99,9%。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尤其是对小于0.5微M极小微粒也能予以清除。因而该产品有着极强的竟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综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负电子发射器电路原理图。图2放电极组棒构造图。图3静电除尘器横向剖面4静电除尘器纵向剖面5静电除尘器俯视向剖面6一次性静电除尘器气流走向7进风通道放电极组棒安装8除尘区放电极组棒安装9正电极滚筒10二次静电除尘器横向剖面11二次性静电除尘器气流走向中z.直流高压电源整流器,R.限流电阻,1.绝缘管,2.放电极组,3.正电极滚筒,4.直流高压V1电压负极线,5.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线,6.绝缘陶瓷套管,7.除尘区进风通道,8.除尘区排风通道,9.钢刷,10.灰斗,11,放电极组棒,12.风机,13.隔离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直流高压电源整流器{z} 限流电阻{R} 放电极组{2} 正电极板{3}在图2中;限流电阻{R} 绝缘管{1} 放电极组{2} 正电极板{3} 直流高压电源输出V1电压负极线{4},交流电源输出u2电压线{5}在图3中 正电极滚筒{3}绝缘陶瓷套管{6}除尘区排风通道{8}钢刷{9}灰斗{10}放电极组棒,{11}在图4正电极滚筒{3} 除尘区进风通道{7} 钢刷{9} 灰斗{10} 放电极组棒,{11}在图5中 除尘区进风通道{7} 除尘区排风通道{8} 放电极组棒{11}在图6中;除尘区进风通道{7} 除尘区排风通道在图7中 绝缘陶瓷套管{6} 除尘区进风通道{7} 放电极组棒,{11}在图8中;绝缘陶瓷套管{6} 除尘区排风通道{8} 放电极组棒{11}在图9中;正电极滚筒{3} 钢刷{9}在图10中正电极滚筒{3} 绝缘陶瓷套管{6} 除尘区排风通道{8} 钢刷{9} 灰斗{10} 放电极组棒,{11} 隔离板{13}在图11中除尘区进风通道{7} 除尘区排风通道{8} 风机{12} 隔离板{13}实施对比参照例的性能参数用于水泥厂生产粉末系统一台老式静电除尘器原设计如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立窑规格2.9m×10m电除尘器形式单室,单电场板卧式电除尘器规格30m2处理烟气量 60000m3/h除尘效率99%电场风速0.55m/s粉尘驱进速度12`~14cm/s设计f=A/Q36.24S/m收尘极板面积604m2除尘器质量 1.58t/m2极板电耗0.00187KVA/m2除尘器投资 0.9607万元/m2除尘器总投资23,845万元/台实施例1按照实施参考例的性能数据要求现改滚筒式单台一次性静电除尘器设计如下;管道连接如图6中所示处理烟气量 60000m3/h 16.6m3/S 取电场的风速为;3m/S则电场断面积为;5.55m2取每个进风通道面积为3m×0.95m则每个排风通道面积为;3m×0.95m正电极滚筒长度为;3m 直径为;0.95m放电极组棒设计如下;放电极组的2个放电极之间的气隙为3mm交流击穿电压电压为12KV限流电阻为72000k 放电极组总电耗为2KW放电极组之间距离为50mm放电极组棒之间距离为150mm直流电压为42kv. 其它结构参考以上数据进行设计实施例2按照实施参考例的性能数据要求现改滚筒式单台两次性静电除尘器设计如下;在除尘区上部施 加分隔板{13},将除尘区除尘分为一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袁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