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067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器,包括牵引器外壳,牵引器外壳内设有同步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同步电机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包括电机上盖、电机外壳、线圈骨架,转子部分包括位于电机上盖和电机外壳内的磁钢、磁钢中心设有中心轴,位于电机外壳上方的中心轴上设有中心齿轮,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心轴上设有控制中心齿轮上下移动的斜坡分离器;所述磁钢和中心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磁钢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中心弹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齿轮弹簧;中心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各自动作中,两者始终保持啮合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水、气、阀类的自动开关与控制领域的牵引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质量稳定的牵引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牵引器大概有两种,一种结构,齿轮箱体由上,下壳体组成,箱体内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架,中心固定架的下方,即在下壳体内装有一个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极板上固定着供齿轮运转的轴,轴上装着一组通过变慢速度增大力矩的齿轮组件,同步电机的极板面上还立式装有一个电磁吸铁组件,通电后同步电机与电磁吸铁同时工作,同步电机带动齿轮运转,电磁吸铁吸合,电磁吸铁吸合产生杠杆作用使一端挡柱一个制动阻尼块齿轮,因制动阻尼块齿轮与小行星变速齿轮组件中的内齿轮啮合,所以该内齿轮被制止转动以后,同步电机的旋转才能则带动整个齿轮组件运转,产生的输出力由输出齿轮通过输出齿轮轴传递到中心固定架的上部,使固定中盖与上壳体内设置的与外部构件联接的齿条产生平移牵引,牵引的行程和距离,是由输出齿轮带动的一个起到开关作用的凸轮到达指定的位置,凸轮松开触点开关式铜弹簧片决定的,牵引结束后电机单独断电停止工作,而电磁吸铁继续保持吸合,使产生的功能继续保持,当控制牵引马达的装置到达设定的回复时间,整个牵引马达断电,电磁吸铁由本身的拉簧作用产生回复,不再控制小行星变速齿轮组件中的内齿轮,这时牵引马达由于受到被牵引物的返回力作用使牵引马达回到原来的起始状态。该结构的牵引马达存在的不足是1整体结构复杂;2电磁吸铁组件所产生的动作会由于牵引器本身的累计制造误差而制动不住阻尼块,出现中途牵引力不住够滑回去的现象;3)变速齿轮组件中的行星齿轮组件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对于质量较难控制;4原材料成本高,制造成本高。另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洗衣机的牵引马达,将电磁吸铁的控制原理改为用一个磁环,通过磁环产生切割磁场的原理,带动一个嵌有铜圈或铝圈的齿轮,然后由嵌有铜圈或铝圈的齿轮再带动一组变速增大力矩的齿轮,使其中一个带钩的齿轮,勾住制动阻尼块齿轮, 制动阻尼块齿轮制动传动齿轮组件中的内齿轮,当牵引到位后由一个类似于拨杆的零件起作用,让传动部分分离了电机的传动,电机继续带动磁环旋转切割磁场,使嵌有铜圈的齿轮组件制动阻尼块齿轮,内齿轮一直保持制动状态,使牵引器到位后的功能继续保持,当控制牵引器的装置到达设定回复的时间后,牵引马达断电,此时磁环和铜圈通过一个拉簧使其回位,不再制动阻尼块及内齿轮,牵引马达由被牵引物的返回力作用回到原来的起始状态。该种牵引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代替电磁吸铁部分的磁环、铜圈、拉簧有一个很难控制的力的配比关系,而且质量极不稳定,由于制造难度高,增加了人力成本和设备方面的成本,所以同样也是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牵引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器,包括牵引器外壳,牵引器外壳内设有同步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同步电机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包括电机上盖、电机外壳、线圈骨架,转子部分包括位于电机上盖和电机外壳内的磁钢、磁钢中心设有中心轴,位于电机外壳上方的中心轴上设有中心齿轮,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中心轴上设有控制中心齿轮上下移动的斜坡分离器;所述磁钢和中心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磁钢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中心弹簧;中心齿轮下移使中心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磁钢和中心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啮合,磁钢转动传动给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上移使中心弹簧处于伸展状态时,磁钢和中心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分离;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齿轮弹簧;第一齿轮上移使齿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啮合,第一齿轮转动传动给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下移使齿轮弹簧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分离;所述牵引器外壳内设有控制第一齿轮上下移动的齿轮移动控制件;中心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各自动作中,两者始终保持啮合状态。本技术中,所述齿轮移动控制件包括设置在电机线圈骨架内的铁芯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盖上方的翘板,所述翘板一端位于铁芯上端,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下方,翘板中部设置在电机上盖上的凸起卡口上,铁芯将翘板一端吸合后,翘板另一端将第一齿轮上移。本技术中,所述斜坡分离器上设有滑槽,所述中心轴位于滑槽内,滑槽背面两侧设有台阶,台阶具有斜坡,斜坡的对侧设有限位块,所述中心齿轮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制转挡块。本技术中,所述制转挡块为一个以上。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齿轮与齿轮移动控制件之间设有磁钢定向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牵引器能非常简单地实现牵引启动,牵引维持、牵引回复整个动作过程。主要在于牵引器的驱动电机部分和被驱动减速齿轮组部分分别设置了上下分离与啮合的控制装置,由电机中心齿轮将两个装置串联在一起,即起到驱动作用又起到控制作用。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容易、质量可靠、同时只需要在齿轮组件的终端更换外部联接的构件,就可以互换成多种产品规格,牵引器的核心结构不需要改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牵引器剖视图。图2为牵引器部分部件爆炸示意图一。图3为牵引器部分部件爆炸示意图二。图4为斜坡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输出齿轮结构示意图。图6为牵引器牵引状态时部分部件组合示意图。图7为牵引器牵引维持状态时部分部件组合示意图。图8为牵引器牵引回复状态时部分部件组合示意图。图9为牵引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器,包括牵引器外壳,牵引器外壳包括上端壳体18和下端壳体20。牵引器外壳内设有同步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同步电机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包括电机上盖24、电机外壳21、线圈骨架23、电机线圈(图中未示出)。转子部分包括位于电机上盖M和电机外壳21内的磁钢10、磁钢中心设有中心轴11,位于电机上盖的上方的中心轴11上设有中心齿轮1,所述中心齿轮1上设有两个制转挡块la。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中心轴11上设有控制中心齿轮1上下移动的斜坡分离器17。所述磁钢和中心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即中心齿轮下方设有类似鱼齿的凸块lb,磁钢10上设有可与凸块Ib啮合的凸块 10a,磁钢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中心弹簧四。中心齿轮1下移使中心弹簧四处于压缩状态时,磁钢和中心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啮合,磁钢转动传动给中心齿轮。中心齿轮1上移使中心弹簧四处于伸展状态时,磁钢和中心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分离。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 3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即第一齿轮2上方设有类似鱼齿的凸块2a,第二齿轮3下方设有可与凸块加啮合的凸块3a,凸块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或者方形或者其他形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齿轮弹簧30。第一齿轮上移使齿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啮合,第一齿轮转动传动给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下移使齿轮弹簧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交叉齿状结构分离。所述牵引器外壳内设有控制第一齿轮上下移动的齿轮移动控制件。中心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各自动作中, 两者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志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